雍正皇帝在历史上以冷酷和严苛著称,然而他却对一个人极为宠爱,这个人就是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号称“十三爷”的胤祥。雍正,本名胤禛,在继位为帝后,所有其他兄弟的名字都被改为了“允”,唯独胤祥获准保留原名“胤祥”。这一特许令他在整个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成为唯一,连曾拥有“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的胤祥也没有这一殊荣。雍正对胤祥的宠爱可见一斑。他曾给予胤祥极高的评价,称其为“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那么,雍正为何如此看重胤祥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雍正原本并非康熙帝所立的太子,胤祥在背后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才促成了他最终登上皇位。在雍正登基后,胤祥更是竭尽全力辅佐他,因此雍正才对胤祥心怀感激,并回报以厚爱。可是,雍正并非康熙生前所立的太子,而是在“九王夺嫡”期间,胤祥选择支持了当时并不显赫一时的雍正,那么,胤祥为何要支持这位当时看似“默默无闻”的四哥呢?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胤祥的母亲被设定为喀尔喀公主宝日龙梅,她因希望夺回被葛尔丹占领的家园而侍奉康熙,从而有了胤祥。虽然这种设定是虚构的,但有一点确实比较接近历史,那就是胤祥的童年并不幸福。据《清皇室四谱》及相关史料记载,胤祥的母亲并非宝日龙梅,而是章佳氏。章佳氏出身于镶黄旗的包衣家庭,地位十分卑微,关于她何时入宫并未有明确记载。由于章佳氏的身份低微,胤祥在年幼时并未得到很好的待遇。
清朝的宫廷中,皇子在年幼时,通常是“子凭母贵”,但等到长大后,则“母凭子贵”。章佳氏出身贫寒,胤祥小时候自然不被宫中其他人重视。再者,康熙帝极具生育能力,众多皇子之中,胤祥排在第十三位,因此他从小的日子过得平凡无奇。就在这时,一个人进入了胤祥的生活,这个人就是他后来的“四哥”雍正。
雍正兄弟众多,为什么他偏偏去照顾胤祥呢?资料显示,雍正的出身也并不显赫,他的母亲乌雅氏同样来自包衣家庭,在宫中并不占据显赫地位。然而,乌雅氏比章佳氏更得康熙宠爱。康熙不仅封她为德嫔,后来还晋升为德妃。与此相比,章佳氏的晋升之路相对艰难。虽然乌雅氏较为宠爱,但她并未能将自己的儿子雍正留在身边。按照清宫制度,皇子通常由其他嫔妃抚养,而在这种情况下,雍正的成长环境便与胤祥产生了联系。
康熙的第三任皇后佟佳氏由于没有亲生子女,便将雍正与八阿哥胤禩一同抚养在身边,而雍正则与佟佳氏关系非常亲近,甚至将隆科多称为“舅舅”,这是因为隆科多是佟佳氏的亲弟弟。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雍正、胤禩与胤祥三人出身平等,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三人性格、情感的互动便显得尤为亲密。
那么,胤祥为什么会和雍正比与胤禩关系更好呢?首先,雍正年纪稍长,性格也更加成熟,他对胤祥的照顾自然也比胤禩更为细致。雍正自小好学文,而胤禩则偏好骑射和马术,文艺方面的修养较为薄弱。康熙曾为胤禩请来书法家何焯指导他。雍正不仅在学术上给予胤祥帮助,平日里还带着胤祥一起玩耍,因此胤祥从小就与雍正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
此外,当雍正因母亲的原因逐渐在宫中地位上升,而胤祥仍然因母亲的低微身份而保持原状时,雍正的关心和照顾更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兄弟众多,但雍正对胤祥的支持显然让他感到特别的温暖和依赖。两人长大后,关系依旧深厚,几乎形影不离,若分开,便常常通过书信保持联系。
在“九王夺嫡”之时,胤祥并未站在太子那一边,因为他从小便视雍正为亲兄长,而且胤祥深知,自己的出身和能力不足以与其他兄弟竞争。选择支持雍正,似乎成了他唯一的明智之选。雍正不仅在情感上给予胤祥关照,二人从小共同成长,生活境遇也较为相似,因此胤祥心甘情愿地支持了雍正。
综上所述,胤祥之所以选择站在雍正一边,首先是因为两人有着相似的出身背景和情感纽带,再者,雍正从小对他关怀备至,而胤祥自己也没有能力单独为自己争取更好的位置。因此,他选择了全力支持雍正,成为他在政治生涯中的坚定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