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01
孝文皇帝四男:窦皇后生孝景帝、梁孝王武,诸姬生代孝王参、梁怀王揖。
文帝继位时,只剩四个儿子。
他即位后的24年里,也没有再生出其他儿子。
(他可能还有其他儿子,但这些儿子都没活到封王的年纪,所以没被记载。当然也可能他就突然不能生了,未央宫的风水咬人,妨碍生育)
这四个儿子中,窦皇后生了两个。
嫔妃生了代孝王参和梁怀王揖。
刘揖是文帝少子,宠爱异于他子,但是这娃儿运气不好,从马上摔下来死了,无子国除。他的老师贾谊为此自责不已,郁郁而终。
刘参在位17年,也死在了文帝的前头,不过他留下了子嗣,代孝王这支一直传到了西汉灭亡,但在读史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文帝还有刘参这个儿子。
梁王刘武存在感不用多说,梁王刘揖是贾谊的学生,刘参就只能用透明来形容。
综上所述,文帝有效的儿子数量只有两个,景帝和梁王刘武,兄弟俩还是同母,你让文帝怎么换太子?
02
而且刘启
就是个机器
政治机器
这家伙十岁左右,就知道上司马门跑马飙车,帮老爹娇纵淮南王刘长。
等刘恒被吴王用尺布斗粟逼迫,暂停打压宗室藩王。那时十五六岁的皇太子能操起棋盘,用大不敬的借口亲自执法,当场敲死吴国太子刘贤,帮着老爹逼吴王主动造反。
你以为皇太子从小骄横,不间断惹祸。
只是想不到他每一次惹的祸,无论大小还是时机,都正好是汉文帝最需要的。
人家是不需要对台本的上阵父子兵。
就连帮汉文帝打造边疆牧场,发展建设兵团,把汉文明推出江河流域,制定对匈奴的防守反击的智囊晁错,也是皇太子举荐的太子家令。
汉文帝从刘启九岁的时候就早早相中了这个儿子。
为了帮刘启坐稳皇太子,汉文帝替他三辞三让,亲手把这儿子捧到千古圣君的门槛上。
皇帝生病,皇太子公开宴请老爷子身边的保镖近臣。
这么犯忌讳的事,汉文帝担心的不是皇太子想提前登基,而是:“卧槽,卫绾那老实人居然不给皇太子面子,将来多半要被弄死。朕要帮他托付两句,求个情。”
说下前面的刘武,就是个被耍得团团转的傻弟弟。
连个备选项都没有,汉文帝拿什么换太子?
嫌汉室江山50年太长,他要只争朝夕?
除了段子传说中,造反都有皇帝派兵帮忙的朱标之外,恐怕没有比刘启更稳的皇太子。
03
打死吴国太子?
棋盘又不是菜刀,了不起重伤,要死哪那么容易。
淮南王刘长死了好几年风平浪静,汉文帝分割完齐国,要下手对付吴国的时候,莫名其妙出来了尺布斗粟的段子,对刘长造反只字不提,只说汉文帝不念亲情对付宗室。
汉文帝刚刚气得传出绝食的消息,立刻就有吴国相袁盎踩着点入朝为皇帝排解心事,并且献策善待宗室诸侯。
紧跟着才40多的吴王刘濞据说年龄太大,由吴国太子刘贤代父朝请。
于是皇太子请堂兄东宫下棋。
吴国太子的随从进不去,在场都是东宫属臣。
然后刘贤就被其棋盘给敲死了。
班固在汉书里面暗示,这是因为吴国太子的太傅属官都是楚人,把刘贤教成了轻狂骄矜的门里虎。
两人下棋争执,刘贤耍赖还言语不敬,激怒了皇太子。
照这说法,至少也是个不敬起步,严重点就是个大不敬。
反正都要死,皇太子亲自执法,皇帝陛下宽宏大量,就不追究连坐了。
然后汉文帝还很不合情理地把刘贤的尸体千里迢迢送回吴国,让刘濞验明正身,搞得好像外藩宗室不能葬在关中一样。
把事情捋一捋就不难看出,中500万都没这么巧的事。
唯一的疑问就是,刘启动手的时候,太子家令晁错有没有帮他按住受害人的双手?
最后:能杀恩师祭天的陛下,当个太子还不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