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给侄媳韩瑾行递烟,自己却抽半截烟头,笑称:这烟我抽不得
迪丽瓦拉
2025-09-16 18:03:30
0

“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在许多毛主席的经典照片中,我们常能看到他手夹香烟,或笑意盎然,或沉思默默的身影。生活中的毛主席似乎从未将香烟离手,不论是轻松的聚会,还是激烈的思考,他总爱品味烟雾缭绕。甚至在游泳时,嘴里也常常含着香烟。这种习惯,可见毛主席的烟瘾真是不小。

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关于毛主席吸烟的一则小趣事。

1960年,毛主席的侄媳韩瑾行来到北京治疗肺病。一天,她递上一支香烟,按常理,毛主席这个烟民应该会欣然接受。然而,令她意外的是,毛主席并没有伸手接过,而是婉拒后,拿起自己剩下的半根烟头,笑着说:“这烟我抽不得。”这一幕让韩瑾行心生疑问,究竟为什么主席会这样呢?

当时的韩瑾行,正在北京治疗肺部的疾病。她的身份显赫,是毛主席的侄媳妇,毛泽民的儿媳,毛华初的妻子。然而,她一直过着低调朴实的生活,始终未曾借着与毛主席的亲戚关系谋取过任何个人利益。作为一个扎根湖南的基层干部,她默默奉献,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为人民服务。

那一年,她因长期在湖南工作劳累过度,导致身体出现严重问题,肺病逐渐加重。经过多方求治,最终,她来到了北京。为了治疗,她联系到了阜外胸科医院的吴英凯院长,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手术之后,韩瑾行的身体慢慢恢复,她将治疗过程简单地告知了主席,称自己病情无碍,稍微休息便能重回工作岗位。

毛主席一听,不禁嘱咐她一定要注意身体恢复,强调身体健康是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在谈话中,毛主席还特别关心她的家乡——湖南的情况,对她和丈夫共同为基层建设努力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就在这时,毛主席从桌上取出一支香烟递给韩瑾行。她立刻摇头婉拒:“大伯,我不吸烟。” 毛主席一笑,“不抽烟好,抽烟有害健康。”他将香烟放回桌上,问她:“那你介意我抽一根吗?” 韩瑾行道:“不介意,您抽吧。”她从桌上取起一支香烟递给主席,但毛主席却说:“我自己有烟。”

韩瑾行看到主席从口袋中摸出了半根已抽过的烟头,旁边还有一个烟嘴,顿时明白了。毛主席将烟嘴和烟头接起来,塞进嘴里,韩瑾行随后点燃了那半截烟头。

接着,毛主席看向韩瑾行,笑着解释道:“这是用公家的钱买的烟,只能用来招待客人。你是客人,当然可以抽。但这烟我抽不得,我只能抽我自己的。” 韩瑾行听后,恍若大悟,心中对毛主席的敬佩又多了一分。

原来,即使一根小小的香烟,毛主席也坚持公私分明,不使用公款满足个人需求。公私的界限在主席心中分得非常清楚,他深知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理应回归人民。

毛主席吸烟的习惯是广为人知的。自他青年时代在长沙读书时,香烟便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既是生活的调剂,也是减压的方式。在革命时期,他常通过吸烟来保持清醒,缓解沉重的工作压力。尤其在长征后,他面对的战争压力愈加庞大,香烟成为他思考战争局势、整理思绪的一种方式。

回忆中提到,毛主席在延安时期是吸烟最多的。他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休息时间几乎为零。每当你推开毛主席的窑洞,总能看到他手里拿着半截烟头。尽管周围的人一再劝他减少吸烟,以保健康,毛主席始终未曾戒烟,因为那已成为他日常的习惯。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依旧保持着这种吸烟的习惯。为了保护主席的健康,工作人员曾从国外为他买回过滤烟嘴,费用也列入了公务招待费。主席听说后,感到有些诧异,问道:“这些烟嘴是专门给我买的?其他人没有需要吗?”工作人员回答:“是的,都是为您准备的。” 毛主席点了点头,但又问:“既然是给我个人的,那为什么要列入公款呢?” 他随即决定将这笔费用从公款中剔除,转为自己的个人开支。

不仅是烟嘴,小到烟头,毛主席对公私分明的坚持可见一斑。无论是公务中收到的礼物,还是工作中的花销,毛主席始终不允许自己享有任何来自人民的私利。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将一切公款收入归还给国家,从未让自己成为“特权阶层”的一员。

即便是面对来自各方的礼物请求,毛主席也始终保持着清廉的原则。建国后,他多次收到来自各地的礼物,尤其是一些补品和名贵药材,工作人员总是建议他收下,但毛主席始终坚持,“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他坚信,如果他接受了这些礼物,那么全国的官员都会以此为榜样,形成不正之风。国家的利益永远大于一切。

毛主席的“公私分明”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生活中,更在处理与亲朋好友的关系时一以贯之。即使是亲生子女,他也从未通过职权谋取私利,而是要求他们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毛主席深知,官场上只有拒绝裙带关系,国家才能真正清廉。

正因为他始终坚守着清正廉洁、公私分明的原则,毛主席无愧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领袖。无论是身处高位,还是面对亲朋,毛主席始终践行着共产党人的道德操守。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领袖,中国才能在风雨中崛起,走向繁荣与强大。

毛主席曾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到:“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句话,正如对毛主席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忍... 唐朝末代皇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以大唐盛世闻名于世。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外交方面...
原创 夏... 一、大禹 禹,姓姒,名文命,是夏后氏的开国君王,亦为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之一。他的父亲是鲧,母亲则是有...
原创 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红军主力开始转变为八路军,并形成了三师六旅十二团的建制,全面投入到抗日...
原创 咸... 在清朝历史中,提到最幸运的皇帝,很多人会首先想到乾隆。而如果说到最命运多舛的皇帝,咸丰无疑是其中之一...
原创 为... 周瑜,作为东吴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人物,他的智慧与勇气在三国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
原创 废... 刘裕年轻时的生活,仿佛像是刘邦的影像,充满了被人白眼的困境。尽管他并非刘邦的亲后代,而是刘邦弟弟刘交...
原创 商... 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烹饪中不可少的调味料,更是维持生命所需的基本元素。在古代,盐更是...
1932年陕西霍乱致10多万人... 全文共2904字 | 阅读需7分钟 1932年,陕西省关中和陕北地区爆发罕见的霍乱疫情。1932年6...
原创 此...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项羽无疑是一位英勇的英雄。尽管最终他未能成功,却依然深受后世推崇。许多人认为...
原创 慈... 给领导提意见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如果遇到那些脾气暴躁、不喜欢听真话的领导,你提出的意见不仅可能白费功...
原创 白... 前言 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白起无疑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战神,他的战功彪炳,难以超越。然而,历史上真的没...
原创 叶... 在清朝的历史中,有两个家族因其显赫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清朝皇室背后的重要支柱。这两个家族分别...
原创 靖... 北宋末年,经济虽然繁荣,但朝廷依旧腐败黑暗,局部的起义不断爆发,警示着统治者。 公元1125年,金...
原创 北... 公元1056年,北宋仁宗赵祯将年号改为嘉祐,并开始铸造嘉祐元宝、嘉祐通宝。这些钱币有楷书和篆书两种字...
原创 汉... 受古代言情小说的影响,很多人误以为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丞相一职,并且这个职务通常被认为是仅次于皇帝...
原创 清... 清朝时期,百姓的生活困苦异常,尤其是在盗匪横行的年代,民众的生计更加艰难。盗贼们的肆虐给百姓带来了无...
原创 刘... 楚汉之争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尽管时光已久,但这段历史依然是后世学者和文人常常研究的话题。虽然项羽最终未...
原创 汉...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四位历史人物我们都非常熟悉。通常人们将他们合称为秦皇汉...
原创 曹...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而刘邦却能够成功?许多人认为曹操的能力比刘邦更强,其实问题并不简单,不能仅仅...
原创 李...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主动退位,九年后因病去世。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一件让人惊讶的大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