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与济南军区的司令和政委进行了电话沟通,提出调任副政委阴法唐前往西藏,担任自治区第一书记。对此,军区的主要领导曾思玉和萧望东表示担忧,认为阴法唐在西藏已经有长达十六年的工作经历,这样的安排并不合适。
阴法唐的军旅生涯始于抗日战争时代,随后在解放战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中层指挥官。随着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地区的解放,中央决定派遣18军进入西藏,阴法唐作为52军师的副政委也在队伍之中。他参与了西藏的和平解放,随之而来的地方建设工作中,阴法唐被调往江孜,负责地方工委书记的工作,指导具体的地方治理。
在1962年,阴法唐重返军队,担任419部队的政委。在与印度的战斗中,他成为了主战场的重要指挥官。1963年,他被提升为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负责军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在1967年,由于政治运动的加深,他被调往沈阳军区的盘锦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西藏地处高海拔地区,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作为指战员,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承受高原带来的身体挑战。在五十年代后期,军区的一些干部向上级提出关于干部轮换的建议,认为干部不能长期在苛刻的气候中工作,但这项提议遭到了批评,被指责为缺乏革命意志,放在今天看则显得极不理解。
在艰难的条件下,扎根西藏的干部所承受的艰辛远超内地的同仁,更何况阴法唐在西藏工作已逾十年。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济南军区的司令和政委对这一调动感到不公。他们心中疑惑,西藏地方干部如此之多,为什么就找不到一个适合的领导人来主政,偏偏要选择阴法唐?
虽然中组部的负责人与军区的司令、政委进行了交流,但并未直接与阴法唐对话或许是由于对此事的不知所措。于是,他们建议中组部直接与阴法唐交谈。随后,中组部的副部长拨打了阴法唐的电话,表示西藏的许多人都希望他回去,中央也有类似的意愿,并询问阴法唐对此的看法。
阴法唐对重返西藏的工作并没有表现出排斥,他只是简要地表达了对这一提议的支持。他离开西藏已经十多年,确实对目前的情况不甚了解,但从感情上讲,回去还是可以接受的。实际上,中组部不仅与军区的领导进行了交流,也与他的妻子进行了沟通,以全面征求各方意见。对于留在医院、身体有心脏病的阴法唐,有人劝他不要去西藏,但他仍然坚持要回到西藏工作。
上级对他前往西藏提出了几点明确的要求。除了继续推行民族政策和宗教事务的工作外,还有如何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寻找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他们建议,可以考虑开展一些手工艺和家庭副业,推动农业、牧业和林业的发展,以改善当地的经济情况。
当阴法唐正式上任时,他还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副政委及西藏军区第一政委,但因为他的工作性质主要是地方事务,他发现驻军区工作出入相对不便,地方干部找他办事时常常遇到困难,因此决定搬到地方去办公和居住。
在后来的西藏工作中,阴法唐提出了“三年一小变、五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的工作发展规划。尽管他在西藏的任职时间仅为五年,但随着形势逐渐好转,生产稳定发展,贫困状态得以改善。最终,在1985年,他被调回部队,转任二炮副政委,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