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朝最迷糊的大臣:宣旨忘内容返回问皇帝,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迪丽瓦拉
2025-09-17 03:01:46
0

“皇上,老臣突然忘记了您刚才的指示,能否再说一遍?”

当这位老臣在接到皇帝的圣旨后,竟然转身走了几步便失忆了,他不仅没有掩饰,反而直言不讳地请求皇帝重述。这种大胆且无所畏惧的举动,着实让人惊讶。难道他不担心皇帝的惩罚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皇帝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给予了他重重的赏赐。那么,这位健忘的老臣究竟是谁呢?而且他最后得到了如此厚重的奖赏,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玄机?

这位被人称为健忘的名臣,正是隋朝时期的著名人物——牛弘。牛弘由于其在政务上的尽职尽责,深受隋朝两位皇帝的器重。

事实上,牛弘的出生便伴随着一段奇特的经历。那是在古代的儿子至上观念盛行的年代,一位相面先生曾为牛弘做过预测。当他看到刚出生的牛弘时,立即感到这孩子非同凡响,便对牛父说道:“此子必有大贵之命,日后定会大富大贵。”

当听到“大富大贵”这四个字时,牛父无比高兴,赶紧给了相面师傅一些铜钱以示谢意,随后高兴地抱着牛弘离去。

从小,牛弘便显露出过人的聪慧,尤其是他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正因如此,他不仅被视为神童,还因对学习的无比热爱,赢得了周围人无数的赞誉。

然而,尽管聪明且勤奋,牛弘的外貌和性格却常常让他与他人保持距离。在年轻时,无论是在学堂里还是步入仕途后,许多人对他的印象并不好。

牛弘身形高大魁梧,肌肉发达,脸上两侧长满了参差不齐的胡须,整个面容显得有些狰狞。这样一副模样,让他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威猛,与那些温文尔雅的读书人显得格格不入。加上他平日里少言寡语,研究问题时眼神严肃,给人一种冷峻、难以接近的感觉。因此,许多人会自然地避开他。

不过,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人不可貌相。”虽然牛弘外貌吓人,但他的内心却极为温和,性格也很少发怒。

他常常骑着一辆老旧的牛车上下班,且极为珍爱那只老牛,精心照料。然而,某天,悲剧发生了:那只他疼爱至极的老牛被人射死了。

而射杀老牛的竟然是他的弟弟——牛弼。

牛弼嗜酒如命,每当他喝醉后,总喜欢惹麻烦。这一次,他与人比试箭术,竟然在家里进行了这项活动。按理说,比试射箭可以在户外进行,既安全又不影响情绪,但牛弼偏偏选择了在家中比试。最终,他精准地射中了那只载着牛弘的老牛,致使老牛当场死去。

得知消息后,牛夫人愤怒不已,连忙告诉了丈夫。然而,牛弘听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冷静地说:“既然死了,就处理了吧,全家人一起吃牛肉好了。”

这句话让牛夫人大为震惊:“这可是你心爱的老牛!你怎么能这么轻松地就决定吃掉它?”

在古代,吃牛肉是禁忌,尤其是那些为劳作一生的老牛,吃它们几乎成了不道德的行为。此事令牛夫人怒不可遏,她要求丈夫管教弟弟,毕竟他将牛杀死,后果不堪设想。

牛弘听后只是简短地答应:“我知道了。”然后继续埋头读书,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愤怒或责任感。

从表面看,牛弘似乎有些漠不关心,然而他内心却有着深远的考量。老牛死了,追究责任并无意义,再去责怪弟弟也未必能改变什么。若牛弼是个有悔改之心的人,他自然会改正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不知悔改,那强行干预反而可能引发兄弟间的矛盾,导致更大的冲突。牛弘选择忍让,正是出于对兄弟和睦的珍视,也是在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这件事的智慧不言而喻:有时小事不必纠结,忍一忍,时间过去,问题便会自行消散。

牛弘不仅擅长处理家庭矛盾,在朝堂上他同样明哲保身、深谙权谋。

隋文帝杨坚极为信任牛弘与杨素,视两人为左右臂膀。然而,尽管两人情谊深厚,牛弘却在与杨素相处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在一次送别杨素时,牛弘仅陪伴他走了两步便止步,杨素不解,问道:“为何走得这么匆忙?”

牛弘只是挥手示意,默默地转身离去。这个举动看似冷淡,但实则是为了避免过度亲近引发皇帝的猜疑。在那个权力斗争异常复杂的时代,任何微小的异常都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导火索。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得杨坚完全消除了对牛弘的疑虑。某次,皇帝在上朝时,竟然在龙椅所在的台阶上围了一层厚厚的帷幕,外面的官员完全听不见里面的交流。众臣感到不解,纷纷猜测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牛弘毫不犹豫地走上台阶,进入帷幕内。汇报完工作后,牛弘从帷幕中走出,向大臣们宣布:“若有急事,先向我汇报,我再转述给皇上。”

这一举动深得杨坚的信任,也让其他大臣们对牛弘的处事风格刮目相看。

然而,最让所有人震惊的却是那一次皇帝的圣旨事件。牛弘在传达圣旨时,故意表现出健忘,让大家看他低头请示,实则是在用这种方式避免自己过于得意,从而引起皇帝的警惕。

杨坚最终识破了牛弘的“聪明伪装”,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大加奖赏,提升了他的职务。这一切表明,牛弘的智慧并非表面上的愚钝,而是更高层次的“深藏不露”。

直到隋炀帝时期,牛弘病逝,隋炀帝深感痛惜,还特别写了多首诗歌来纪念这位智慧与忠诚兼备的臣子。

有时,表面的愚钝,往往蕴含着更深的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多... 前言 我们是否曾设想过,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如何在复杂的宫廷争斗中,奋不顾身地为自己深爱的兄长出手相...
观展 溯源 探微(上新了) 刻纹石器 这是我国史前文化中流行的一种特殊石器,在内蒙古敖汉兴隆洼、辽宁阜新查海、山东泰安大汶口等遗...
原创 以... 历史长河中的智者抉择——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而非曹操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一位人物凭借其卓越的智...
原创 五... 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这五位将领是蜀国阵营中的重要人物,每个人的武功都非常强大...
原创 历... 有句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一些历史在后代的流传中被改变,原本的真相被掩盖。由于古代的文化和科...
原创 元...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曾经两次尝试征讨日本,但都以失败告终。元朝甚至还筹划了第三次东征日本的行动,但...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掌控的封建王朝,它的前朝是元朝,后来的清朝则是另一个强大的政权。明朝能...
原创 晋...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太原城外的晋恭王坟园旁,突然出现了一队人马。领头的那人手持朝廷敕...
原创 清... 华夏大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明和王朝。从远古的尧舜禹时期,开始开疆拓土,奠定了...
明中期景德镇青花瓷考古持续深入 近年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号沉船被确认为明正德年间商船,...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安重荣起兵造反,冯道负晋主托孤 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冬季,晋主忆起桑维翰之言,北巡邺...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 #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币改革的实物见证与收藏珍品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光绪元宝铜元是晚清...
原创 他... 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武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像三国时期的张飞和赵...
原创 汉... 刘协不缺杀掉曹操的心,也不缺杀掉曹操的机会,缺的是杀掉曹操后还能保证自己没事儿的方法。如果杀了曹操一...
原创 印... 在17世纪的北美,随着第一批欧洲殖民者的船只驶入这片未知的新大陆,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贸易模式。这种模式...
吸引人的短视频有爽剧 还有红色... “名侦探小宇”团队正在制作道具。受访者供图 “郝家豁”团队正在拍摄。受访者供图 “以吾辈之青春,捍...
原创 为... 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其中故宫无疑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之一。从明朝开始,故宫就成了皇帝的居住地,并一...
原创 低... 1.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讲到崇祯皇帝自杀的悲壮时,故事戛然而止,许多人因此感到遗憾。虽...
郑佳明:湖湘文化与湖南伟人 一、近代湖南的辉煌业绩和伟人、英雄群体 近代史有一个说法,就是从1840年算起到1949年为止,是1...
原创 赵...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这场战争让赵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几乎导致了国家的崩溃。然而,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