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知道也不能说:海峡计划并非虚构,吴敬中身份解密还得等二十年?
迪丽瓦拉
2025-09-17 10:33:21
0

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这一点无需笔者多言,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自然心知肚明。沈醉在其回忆录中多次提及的老友、老同事吴景中,正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吴敬中。严格来说,吴景中甚至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吴敬中的“历史原型”,因为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例如,在《特赦1959》这部作品中,蔡守元的原型是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三兵团司令官罗盘将军张淦,而刘安国则源于军统局东北办事处处长兼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文强,但王耀武、杜聿明、王陵基、沈醉、徐远举、周养浩这些人物都是真实身份,以本名出现,属于“本色出演”。

在电视剧《潜伏》中,吴景中被改名为吴敬中,而我们甚至无法确认这个名字是否真实。实际上,吴敬中本是我方的高级人才,曾被选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进修,在那里结识了蒋建丰和郑介民。回国后,他转而从事特务工作,因此他极有可能是原名吴敬中,后来叛变改名为吴景中。沈醉对吴敬中的称呼有三种:第一是“老同事”,他们曾在临澧特训班共事,一个担任总务处事务股股长兼行动术教官,另一个是第一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兼情报学教官;第二是“老朋友”,两人曾在总务部门共事,关系密切,利益共享;第三则是“叛徒”,指的是吴敬中回国后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若非叛变,凭吴敬中的才干,他极有可能成为克公的助手。现今我们还能查到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期间撰写的重要论文。正如电视剧所展现的那样,历史上的吴敬中在逃离天津后彻底销声匿迹,他的两位老友文强和沈醉都不知他行踪。对那些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来说,所谓“海峡计划”绝非虚构,这类潜伏计划层出不穷,如《风筝》里的“影子”、《黎明之前》的“木马计划”、《渗透》的“渗透计划”、《潜伏》的“黄雀计划”,均有真实历史原型。

细细分析,这些计划与“影子”一样,都是培训一批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秘密改变身份潜伏,长期潜伏并通过潜移默化实施破坏。有人曾说郑耀先并未真正抓获“影子”,除了江万朝和韩冰,许多“影子”仍然逍遥法外,且以三种身份公开出现。关于具体是哪三种身份,文章正文未提,聪明的读者定能在评论区找到明确答案。无论“影子”以何种身份出现,我们暂且来探讨吴敬中逃离天津后的去向。

吴敬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小蒋”,在接班前就组建了自己的特务网络,连他二弟纬国的情报系统也完全交给了大哥管理。毛人凤被调到岛上后便被冷落,而吴敬中与“小蒋”的同窗好友郑介民却混得不错。1954年保密局更名为“安全局”,首任局长正是郑介民。这里的“还是”二字极有讲究:军统局副局长戴笠坠机身亡后,郑介民接任并被正式任命为正局长,随后军统局转为保密局,郑介民依然担任首任局长。虽然郑介民能力不及戴笠,也未必比毛人凤高明,但他能接连获重任,显然离不开“小蒋”同学的帮衬。毕竟老蒋有意让“小蒋”接班,自然要为他配备可靠班底。

既然“小蒋”的同期不同班同学郑介民都能顺利晋升,且关系密切的吴敬中却连副局长或处长的职位都没拿到,这便引出了疑问。吴敬中的“消失”极为彻底,连他的两位老友文强和沈醉特赦后辗转香港和美国访亲都未能得知其踪迹,因而他们的回忆录中再无吴敬中的任何描述。沈醉在香港期间与前妻相见,还会见了多位老友,回忆录中写得详细:“1980年12月23日,我携女儿终于抵达香港,见到了许多亲朋好友。”虽然提及多位故交,却偏偏无“吴景中”的名字。笔者在那些隐去真名的“朋友”名单中也未见吴敬中踪影:“有些老朋友责怪我总说北京比香港好,特地找我辩论。他们召集了十余人,约定输者请客。我欣然应允。从上午九点多辩论到十一点半,我理直气壮地唠叨个不停……我赢了,所以请客,因我是首都来的,大家皆大欢喜,愉快地度过了一次观音请罗汉。”

至于吴敬中是否出现在沈醉的饭桌上,沈醉未写明,但以吴敬中的性格,若有这样的饭局,他绝不会缺席。沈醉在回忆录中也提到吴敬中好吃的习惯,甚至在戴笠骂他口沫横飞时,两人仍在戴笠的“漱庐”别墅共进晚餐:“戴笠大骂吴景中不中用,边吃边骂,因与我无关,我吃得很开心。”沈醉吃得开心,吴敬中是否也如愿,那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我们确知的是,吴敬中在被戴笠严厉训斥后,从中苏情报所总务科长一路升迁,先后任总动员会第七经济检查大队队长、军统西北区区长、第八战区长官部调查室主任、军统东北区区长兼北满站站长。一个“叛徒”能担当如此重要职务,除了程一鸣、吴敬中、谢力公,军统局鲜有其匹。

提及程一鸣,“叛徒”二字就必须加引号:程一鸣是“假叛变真潜伏”,直到1964年才公开身份凯旋,这或许也是吴敬中彻底消失的原因之一。程一鸣和吴敬中的履历相似:两人均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后改弦更张,程一鸣完成潜伏任务后从澳门带回电台和大量情报,身处香港的吴敬中或遭更严密监控,或需用实际行动向“小蒋”示忠,这也解释了他为何未与沈醉见面。

吴敬中不见沈醉尚可理解,但为何不与“小蒋”和“小蒋”共同的朋友文强接触,就令人费解。两蒋对文强极力拉拢,文强却不为所动,连“小蒋”给他存下的一百万美元薪水都未曾接受。吴敬中为何不出面当说客?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皆知,《特赦1959》中刘安国的历史原型即为文强,《渗透》中李维恭并非文强,但很少有人知道,吴敬中和文强在东北时期也是平级搭档。军统(保密局)大区和大区督察室是平级机构,督察室负责监督大区工作,文强和吴敬中之间理应频繁交往。

文强无心权力,吴敬中擅长人际,两人绝不可能如徐远举与周养浩那般互相掣肘。事实上,徐远举和周养浩并非电视剧中描绘的亲密无间,他们在西南区经常发生摩擦,毛人凤亦难调和,最后只好请沈醉充当和事佬。沈醉在《人鬼之间·徐远举的特务生涯》中回忆:“周养浩一直不肯屈居徐远举副手,经常顶撞徐。毛人凤听了周妻话后,在重庆设立保密局西南督察室,由周养浩任主任。军统一贯做法是,督察室与西南特区平级,且监督考察西南特区及各省站,但谁也不理这,督察室从未真正履行过监督职能。”

文强绝不会与吴敬中闹矛盾,但吴敬中未与特赦后辗转各地的文强见面,却令人生疑:难道吴敬中“假叛变真潜伏”的身份已被识破?小蒋念旧同窗情谊,虽未杀他,却对其严密监控,致使他无缘再与老友文强、沈醉重逢?

史料记载,吴敬中离开天津后曾被毛人凤逮捕,后在小蒋担保下获释,随后确实前往香港。当时香港站站长是吴敬中在莫斯科的同学、军统临澧特训班的战友谢力公,因此吴敬中在谢力公辖区内相对安全。若无“问题”,小蒋必将委以重任。然而吴敬中的“消失”本身即透露了信息:蒋家父子已不再信任像吴敬中这样的“叛徒”。程一鸣公开身份后,谢力公于1961年“退役”。谢力公生于1907年,比吴敬中还小四岁,尚未到退役年龄。与程一鸣、谢力公经历相似的吴敬中去向不言自明。

吴敬中极可能被限制活动,才会从老友视线中彻底消失,这也给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结合史料与电视剧来看,吴敬中的真实身份,是否还需等待二三十年,才能水落石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皮... 1969年10月28日晚,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接到了一个来自周总理的电话。电话那头,周总理没有做任...
原创 曹... 我们如果深入阅读《三国志》,可以看到,曹操在征服汉中的时候,掠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资后,实际上在刘备和...
原创 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画卷中,德国的角色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作为战争的发起国之一,德国几乎以单...
千年译途:古人外语的习得之路 在唐代长安西市的波斯邸舍里,粟特商人用流利的突厥语、波斯语和汉语讨价还价;宋代汴京的国信所内,归正人...
原创 姚... 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以便随时查阅更多优质文章,也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茶... 戎新宇先生在其著作《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中,深入探讨了茶叶从诞生到流行、传播以及种植的整...
原创 多... 顺治初年,清朝的实际掌权者并非位高权重的顺治皇帝,而是摄政王多尔衮。顺治刚继位时年纪尚小,权力几乎完...
原创 王... 杜聿明和王耀武在被俘后的首次见面,并不是发生在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而是在山东潍坊的一个名为“解放...
5分钟速读秦始皇,群聊始皇笑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寻秦始皇的人生,网络上随处可见“我那迷人的老祖宗”一词,大多时候就是专指秦始皇。 ...
原创 7... 好,我会根据您的要求重新改写文章,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在1971年9月13日的...
原创 1... 1971年8月的一天,毛主席突然召见了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约他来到中南海一会儿。在会面中,毛主席详...
原创 吕... 文章原文的核心内容已较为详细,下面是对原文的改写,尽量保持原意,同时加入一些细节和扩展的描述: --...
原创 司... 在中国古代纷繁复杂的权力斗争中,有一位不可忽视的历史人物——司马懿。他的名字,注定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有...
原创 和... 唐朝的公主总是让人联想起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提到平阳公主,我们想到的是她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
云布集团:青花钴料——元代瓷器... 青花钴料的传奇,始于丝绸之路上的矿物迁徙。考古研究表明,元代景德镇窑工使用的钴料分为"苏麻离青"与"...
原创 凌...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出身与籍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长孙无忌、长孙顺德和尉迟敬德,均为鲜卑族人;屈...
原创 从... 三国二十四将中,姜维如何逆袭赵云 在《三国演义》中,二十四将的排名堪称一大看点,其中吕布名列第一,...
原创 马... 如果抛开那些无足轻重的董卓余孽李蒙和王方,马超曾单挑过的三国英雄将领,从早到晚逐次相比,分别是于禁、...
原创 他... 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他们每一个名字或许我们并不完全熟知,但他们...
原创 倒... 提到瓦岗的名将,许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秦琼,秦叔宝。这个被称为“门神”的英雄,与演义小说中的形象大相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