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许平君,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她身为汉宣帝的初恋情人,为了能够封她为皇后,汉宣帝还留下了“故剑情深”的动人典故。这段感情的深厚,不言而喻。然而,许平君的命运却十分悲惨,她在位仅仅三年便因霍光的妻子霍显的算计而丧命,未能见到自己的丈夫复仇和真正执掌大权,也未能目睹自己的儿子刘奭成为太子并登基为皇。那么当许平君去世后,汉宣帝又是如何对待她健在的亲人及父亲许广汉的呢?许家的命运是否如其他皇后的家族一般,成为一个强大而庞大的外戚家族?本文将为大家深入探讨许平君家族的兴衰。
在霍光的统治之下,汉宣帝明白自己的权力并不稳固,说想要重用许家更是难上加难。尽管朝廷惯例上,皇后的父亲应被封为侯,但许平君在位时,霍光对这个提议显得相当抗拒。当汉宣帝奋力想要为许广汉封侯时,霍光则以“许广汉不过是一个遭受过罪罚的太监,完全不配成为侯爵”的理由进行抵制。经过一年来的激烈争论,汉宣帝最终只能勉强将许广汉封为了“昌成君”,而许平君的父亲在政治的漩涡中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那时,霍光彻底掌控着朝政,朝堂之上满是他的亲信,连汉宣帝对许平君的追悼,都会受到霍光的干扰。
在许平君去世后,汉宣帝想要调查她身边侍奉的亲信,然而最终都在霍光的阻挠下无功而返。在这个时期,汉宣帝的内心可以说是相当苦闷,明白无法反抗霍光的巨大利益,他只能扭曲自己的心情,隐忍守住自己的皇位。在史书记载中,自然也没提及许家有受到重用的记载。
随着霍光的去世,朝廷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汉宣帝终于得以将许平君的儿子刘奭封为皇太子,霍光的妻子霍显因而气得吐血,却无能为力,只能暗中谋划毒杀太子。在这个关键时刻,汉宣帝如愿以偿,将许广汉封为平恩侯,并开始广纳重用来自许家及其祖母家族史家的官员。过去由霍氏掌控的羽林军与两宫卫队的统领,都先后被汉宣帝替换为史家与许家的年轻后辈紧随其后。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在汉宣帝的信任下,成为了他与朝臣之间的沟通桥梁。
由于霍光的儿子霍禹掌握着尚书事务,许多朝臣上奏的意见都要经过他的审核,因此不少削弱霍家权势的建议根本无法正常上呈。这时,朝中大臣们便采取了曲线救国之策,将上书悄悄渡交给许广汉,然后由他私下转交汉宣帝。就在此时,许家的外戚地位逐渐上升,逐步获得了初步的权力。霍禹对此不满,甚至直言“陛下为何把我们霍家撇在一旁,反而重用史家与许家的人!”
当汉宣帝彻底削除霍氏势力,全面释放自己的权力之时,许家欣然迎来了它的鼎盛。最初,许家只有许广汉一人获得封侯,而霍氏被清除后,汉宣帝又为许广汉的两位弟弟分别封为博望侯的许舜与乐成侯的许延寿。许舜在朝中虽未有建树,却显得如同一个象征,而许延寿则在汉宣帝和汉元帝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最初担任侍中与光禄大夫等重职,而汉宣帝对他的寄托显而易见。两年后,汉宣帝将许延寿任命为强弩将军,随同老将赵充国出征西羌,尽管实际指挥仍然是赵充国,许延寿的参与显然为他赢得了颇高的声望。
不久之后,许延寿被加封为大司马车骑将军,成为汉宣帝的得力助手,内廷首席官员之一。他在汉宣帝有生之年忧困而逝,其子许嘉接过了史家的重任。虽然许嘉是许延寿的亲生儿子,但鉴于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没有儿子,因此汉宣帝主张将许延寿的次子许嘉过继为许广汉的继承者,继承了平恩侯的爵位。而作为许平君之子汉元帝刘奭即位后,许嘉以皇舅的身份成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地位愈发显赫。
汉元帝十分怀念早逝的生母许平君,经常怀念她,并将许嘉的女儿嫁给太子。汉元帝去世后,太子即位为汉成帝,而许嘉的女儿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汉成帝的皇后。此时的许家,凭借多年的辅佐权力的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与深受汉成帝宠爱的许皇后,显然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
在史书《汉书》中,汉武帝托孤大臣之一的金家、汉宣帝时期重臣张安世的张家、许家和汉宣帝祖母的史家,共同被誉为“金张许史”,成为古代汉式贵族的代名词。虽然后来许家因为人才短缺逐渐衰落,但其地位仍然高于王氏。尽管许家曾经辉煌,终究也不及史家的实力背景,难以对抗汉宣帝内外势力持续的眼光。
在汉宣帝与汉元帝相继去世后,汉元帝之子汉成帝继位,许家迅速与新的外戚势力产生了摩擦。汉成帝的母亲王政君来自一个庞大家族,朝中亲属众多,汉成帝即位后按惯例应立新的大司马。虽然汉成帝对许嘉历来信任,但王政君的兄弟王凤也被封为大司马,并与许嘉平起平坐。尽管表面上是并立,但事实是王凤的权力显然更为雄厚,逐渐暗示了朝廷的倾斜。
随着时光推移,汉成帝愈发青睐于自己的舅舅,加之王凤嗜权,对许嘉的影响力逐渐大不如前。最终,汉成帝以令人体面的方式罢免了许嘉,表面上说是因大司马身份太过尊贵,不适合再承担朝堂事宜,许嘉也被赋予“特进侯”的名号,但实际上许家失去了在朝中的话语权,开始走向衰退。
虽然许家失去重要的官职,但汉成帝的皇后许氏依然存在希望。若她能够生育太子,并在未来成为太后,按照汉朝重用外戚的传统,许家的复兴指日可待。尽管汉成帝与许皇后的婚姻是包办,但汉成帝对许皇后却十分宠爱,后宫之中几乎无人能及。然而,许皇后先后为汉成帝生下一子一女,却都不幸夭折,而此后她再也没有能够生育的机会。太后王政君及王家的外戚对此忧虑重重,日渐对许皇后感到不满。在连续三年发生月食期间,大臣们甚至指责这一切都是因为许皇后受到宠爱,上天的警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成帝的心思逐渐变得模糊,他对许皇后的宠爱逐渐减退,开始青睐起了其他妃子。直到赵飞燕姐妹进宫后,汉成帝更是被她们的魅力所吸引,许皇后的地位岌岌可危。许家人对此感到恐慌,甚至不惜借用巫蛊之术,希望能使许皇后重获汉成帝的宠爱与信任。然而,在汉宫中,巫蛊向来是大忌,王皇后的前任因巫蛊而被废的事件始终让人心存忌惮。
不久之后,许皇后施加巫蛊之事被揭露后,汉成帝毫不留情地将她废除,许家的牵连也随之而来。行使巫蛊的相关人士被全部处死,许家的亲属皆被召回封地,禁止再留在长安。此时,看似仿佛经历了一场灭顶之灾。但许皇后并未就此放弃。被废后的两年里,汉成帝立起了赵飞燕,并与她的妹妹赵合德关系密切。曾经的皇后许氏在冷宫中倍感不甘,渴望重返汉成帝身边,便暗中策划。
但许皇后在冷宫中苦等八年之久,终得知姐姐许孊与汉成帝宠臣淳于长产生私通之事。意识到机会来临的许皇后,便借由许孊提议让淳于长为她求情,渴望能够重回冷宫。于是,许氏开始透过许孊给予淳于长丰厚的贿赂。淳于长自然乐于享受许氏的好意,并以调戏的方式与许氏书信往来。
尽管许氏对淳于长的调戏感到不悦,但她为了复位显然只能隐忍。但等来的不是复位的皇命,而是残忍的毒酒。其实,淳于长因是太后王政君的外甥,向来是深得人心,被皇帝与太后所信赖。可王莽也对其虎视眈眈,寻求机会揭发他的种种罪行。汉成帝在愤怒和震惊之下,最终因淳于长调戏前任皇后而令其处死,紧接着下令赐死许皇后。
许皇后的去世,意味着许家在历史舞台上彻底退出。自此,许家无论在朝中还是后宫再无人倡言。不论汉成帝身上流淌着许家的血脉,许家也无机会东山再起。许家因一位皇后而走上历史舞台,乘风破浪,最终也因另一位皇后而走向衰亡,完成了这样一个闭环。虽然结局略显悲惨,但与西汉诸多其他显赫皇后的家族相比,许家的遭遇还是可以称得上相对轻松。
西汉时期有众多显赫的皇后家族,他们经历过鼎盛却最终走向毁灭。冲突、冲突、再遭毁灭,犹如吕后、卫子夫与上官氏的家族,都最终遭受了灭顶之灾。而像汉宣帝的王家,虽未遭到灭族,但同样也未曾辉煌,一直处于权力的压制之下。许家虽然曾达到辉煌,但最终显得波澜不惊,也算是勉强保持着一种平衡。毕竟,家族的兴衰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不可逆转,能够确保家族后人平安顺利,才是最重要的。您是否也有同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