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我会帮你改写每段,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这段辉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开国功臣。他身经百战,亲自率军多次征战沙场,而始终伴随他左右的,便是他的六匹骏马。战马在古代战争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堪比现代战场上的坦克一般重要。因此,唐太宗对这些战马极为珍视。唐太宗统一天下后,命令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制这六匹战马的形象,再由雕刻大师闫立德将其刻制成石雕。两人都是唐朝极负盛名的艺术家。这六尊马雕完成后,被唐太宗珍藏,并最终陪葬于昭陵。后世遂将这组雕刻称为“昭陵六骏”,成为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珍品。
---
在近现代,文物走私者甚至在法国成立公司,专门从事中国文物的买卖活动。盗墓贼闯入昭陵,将里面的珍贵文物洗劫一空后,目标便锁定在这六匹宏伟的石刻骏马上。由于这些石刻尺寸巨大,运输极为不便,盗贼不得不将它们强行击碎,巨大的石雕断裂成数块。随后,这些碎石雕被偷偷运出市场进行贩卖。1914年,古董商卢芹斋发现了昭陵六骏的部分石刻,斥资数千元买下其中两匹。他曾是古董店的学徒,早在1902年便前往巴黎,与张静江合办运通公司。那时正值清朝覆灭前夕,文物流失严重,他们利用这家公司,将大量中国文物转卖海外。
---
他们贩卖文物的初衷既为了获利,也为支持国内的革命事业。通过贩卖珍贵文物筹集的资金,辛亥革命得到了重要的经济支援。昭陵六骏石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逐渐流散海外。卢芹斋将两匹骏马石雕运至法国后,一位美国古董商看中了它们,并出价12.5万美元购得。如今,这两匹马的石刻收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内。这两匹仅是卢芹斋手中众多文物中的极小部分。当时正值中国文物走私的巅峰时期,大批国宝流散海外,成为历史遗憾。
---
靠贩卖文物积累财富后,卢芹斋在法国娶了一位法国女子为妻。这位名叫玛丽的女子美貌动人,但卢芹斋的心并不在她身上,而是倾慕她的母亲奥尔佳。奥尔佳是法国上层社会的名媛,却是某位贵族情人,若断绝关系便失去经济依靠。为使卢芹斋和奥尔佳的关系名正言顺,两人以玛丽为“牺牲品”,促成了这桩婚姻。年轻的玛丽对此浑然不知,甚至为卢芹斋生育了四个孩子。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卢芹斋一生以贩卖文物为业,他同时也热心慈善,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救助了不少中国难民。
---
总结来看,卢芹斋晚年曾坦承内心的复杂感情。虽然他贩卖了大量国宝级文物,但也正因如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才得以逃脱战火摧残,得以保存至今。他为此感到一丝幸运,然而贩卖文物的事实不可否认。这些文化瑰宝原本属于全中国人民,而卢芹斋的行为导致国家失去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面对这一切,他应对祖国心存愧疚。卢芹斋结束文物买卖后,终未返回故土,最终在异国他乡的法国安息,葬身异乡,成为一段带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
你觉得这样改写如何?需要再调整细节或风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