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阴铿:风华独绝陇籍诗人
迪丽瓦拉
2025-09-17 12:04:13
0

风华独绝陇籍诗人

阴铿(约511年——约566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武威市)人,梁、陈时期著名诗人。阴铿是武威人,怎么入仕南朝呢?南北阻隔,他是如何到南方去的呢?资料很少,这里略作分析。武威阴氏世为大族,在前凉时期,张轨因忌惮阴氏势力而逼死阴鉴,说明其家族势力都大到引起统治者顾虑的地步了。

拓跋焘平定凉州,阴氏子弟多数迁至平城。在平城,阴仲达是协助崔浩修史的重要人物,也是东迁凉州人的代表之一。北魏南迁洛阳后,我们推测,洛阳的阴氏子弟继续南迁,这应该是阴铿入仕南朝的根源。据《梁书•阴子春传》,阴子春祖父(即阴铿的曾祖)阴袭,随萧衍南迁南平(今荆州市南平镇)。由此推理,阴袭可能从洛阳移居襄阳,然后随雍州刺史萧衍南迁至荆州。

在南平,阴铿祖父阴智伯与萧衍邻居,关系密切,官南齐梁、秦二州刺史,于永明十一年(493年)因贪赃被劾处死。阴铿父阴子春,梁武帝时期也任梁、秦二州刺史,侯景之乱中,阴子春力战侯景,但郢州惨败,被苛刻的萧绎处死于江陵。

阴铿出生于仕宦家庭,有较好的学习条件,但他的入仕条件则一般,因为其父、祖都被处死,且祖父因贪赃被杀,这使得家族门第降低,入仕难度增大。正因此,阴铿大概三十岁才入仕(贵族二十入仕,寒门三十),任湘东王萧绎的“法曹行参军”,即萧绎帐下的执法助理。这是梁朝官职九品十八班中最低的一级。此后,他任故章县令三年(有其《罢故章县》诗为证)。这正是侯景之乱时,阴铿身陷乱军,幸好有人解救,他才得以奔赴江陵,为父守丧(因阴子春被杀)。

梁朝灭亡之后,阴铿流浪于岭南。在岭南,他有幸结识了南方豪族侯安都。侯安都是陈霸先的得力战将、陈朝的开国功臣,所以,阴铿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侯安都幕僚。侯安都因骄奢被杀之后,阴铿失去了依靠,再进始兴王陈伯茂幕府,具体事迹不详。这些都是阴铿落魄的游幕生涯。直到后来徐陵受陈文帝信任之后,引荐阴铿,阴铿才开始进入陈朝的国家官僚梯队中,历任招远将军、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等职,官职都不高。但徐陵是一代文宗,他的推介,使阴铿文名大增,最终成为陈朝最有名的诗人之一。

从现存三十余首阴铿诗歌来看,多数创作于其生涯的后期,即侯景之乱以后。这些诗歌“琢句抽思”“务极新隽”“穷态极妍”,风格秀丽,在丽靡浓艳的梁陈诗歌中独开清丽之姿,别具一格,可以看作是梁陈文学的重要创获,也是中国文学走向盛唐的重要津梁。杜甫自称“颇学阴何苦用心”,说自己苦心学习阴铿、何逊的诗歌。杜甫还赞誉李白:“李侯(按:指李白)有佳句,往往似阴铿。”李白的佳句往往貌似阴铿诗。李、杜作为我国诗歌的双子星座,都明显受阴铿诗歌的艺术浸润,这足以证明阴铿诗歌的重大影响。六朝文人多如过江之鲫,但深刻影响了李、杜的,能有几个?

我们试举阴铿诗一例,《晚出新亭》: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这是侯景之乱后期,身陷乱军的阴铿步出建康城,在江边新亭渚凝望时创作的诗歌。经历了侯景之乱的建康城破败不堪,就如同饱经战乱后千疮百孔的阴铿心态。所以,诗歌整体都渗透着一种沉重、昏暗的情感基调:眼前的长江风高浪急,天空彤云密布,山松如画,远处戍楼里隐隐传来金鼓之声。这说明,战火还在延续,道路还在戒严。他不想身陷乱军,可是,回归江陵的路又在何方?年近半百的阴铿,独对着浩渺江山,黯然伤怀。

从艺术效果来看,阴铿用简约、明快又传神的笔触,八句之中,高效地传达了盼归却又无奈的深沉忧虑。他没有大肆铺张离别之悲,而是借助阴沉的景色来侧面烘托,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中国诗歌最本色的特征,也是阴铿诗歌的显著特点,当然更是中国诗歌走向盛唐的必由之路。由此来看,李、杜等伟大诗人也深刻受阴铿的艺术浸润,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再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南北朝时期的陇籍作家颇多,留存作品也不少,但真正能像阴铿这样深刻影响、哺育了李、杜等伟大作家的,则罕有其人。

因为陇右的深厚山川和独特习俗,培养出的多是质朴、务实的品性和朴素、简练的文风,一般都注重实用而缺乏文采;阴铿则不同,他生长于荆州,陶冶于江南的华丽文风,出浓艳而不染,最终呈现出清丽隽永、风华独绝的艺术面貌。阴铿应该是南北朝时期陇籍诗人里最为杰出者。

来源:黄河清风

辑:张安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些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们的影响依然深远,如同一圈圈涟漪,始终在触动着后...
原创 狄... 唐朝长安城中有一座名为太极宫的宫殿,而在太极宫的东北角,有一座特别的建筑——凌烟阁。这个凌烟阁因唐太...
原创 原... 秦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首先是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率先揭竿而起,接着项羽也带领着8000名来自关东的勇...
原创 成... 成吉思汗:草原上的传奇 成吉思汗,这位曾统一蒙古各部的伟大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
原创 夷... 夷陵之战,深刻地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命运走向。这场战争的胜负并不是由一场突如其...
原创 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延续了五千年。从文化到皇权的推动,汉族最终统一了中原,但在...
原创 朱...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虽然出身平民,但在登基后,却不忘清除与他一同征战的功臣,尤其是在他晚年时,为...
原创 西... 黄金自古以来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黄金一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也是权力...
原创 太... 太子朱标落水时,侍卫们见状,立刻跳入水中,将他救了上来。然而,当朱标被救上岸后,朱元璋一看到侍卫们的...
原创 《...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位女性,她对康熙帝的影响至深,大家应该已经猜到,她就是容妃。容妃是乾隆时期的...
原创 刘...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的用人之道与曹操、孙权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胜一筹。曹操曾强调唯才是举...
南渚山房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 失落的雕像与河流中的历史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栏 南渚山房 刘冬 东南亚古代造像独立研究者 《南渚志...
原创 为... 朝代也逃不过 “退休” 命!为啥武将总能终结王朝?看完笑喷了 咱老祖宗常说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原创 诸... 诸葛亮的倒数第二次北伐,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自第一次北伐失利以来,最接近成...
从文盲到巨星:明朝大画家幕后的...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仇英肖像 清 李岳云...
原创 同... 原因很简单,刘邦封王的主要对象是他的政治盟友,而封侯的则大多是他的臣子。 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中...
原创 为... 近期中日关系再次紧张,局势悄然升温。引发这一波紧张的直接原因,正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
原创 三... 1939年初,皖东大地寒风凛冽。42岁的罗炳辉望着眼前几千名新四军战士,眉头拧成了疙瘩——每个战士身...
美化日本侵略者?高市惹恼马来西... 据马来西亚本地媒体近日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年10月下旬赴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
原创 天... 在天京发生的内讧,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极大的动荡。杨秀清被杀后,东王府的势力被彻底铲除,紧接着韦昌辉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