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巴黎石碑揭真相:只有800人的李世民,为何能杀死李建成?
迪丽瓦拉
2025-09-17 14:32:10
0

“玄武门之变”:唐朝政变背后的秘密

在唐朝历史上,玄武门之变无疑是最具决定性的政变之一,它标志着秦王李世民从一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最终成为了大唐的皇帝。这个变故不仅改变了唐朝的命运,也塑造了李世民作为一位伟大帝王的历史地位。然而,关于这场政变的很多细节,史书中并未做出完整的记录,尤其是李世民如何能够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仅凭800名亲兵成功击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数千精兵,这一谜团长期困扰着后人。

事实上,玄武门地处长安皇城的北门,是进出皇宫的要道之一,防守极为严密。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带领800名部下成功潜入并在此设下伏击的?更让人费解的是,在面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大量援军时,李世民是如何最终反败为胜的呢?直到一次文物的发现,这一切谜团才开始揭晓。

玄武门之变的背景与经过

李世民,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自幼才智出众,尤其在军事和战略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生于隋朝末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争和权力斗争几乎成为了他的生活常态。作为皇子,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三弟李元吉在同一屋檐下成长,但随着唐朝的建立,他们三人的命运也渐行渐远。

在李渊发动推翻隋朝的战争中,李世民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声誉,屡次率军征战,平定内乱,扩展疆土,为大唐的巩固与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凭借这些成就,李世民在军中积累了极高的威望,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忠诚的将领和士兵的支持。

然而,这一系列战功却让太子李建成感到威胁,李建成作为长子,理应继承皇位,但李世民的崛起使他深感不安,甚至认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于是,李建成开始对李世民产生不满,并逐渐采取措施削弱李世民的军事权力,甚至与三弟李元吉联合,密谋排挤李世民。

这些行为加剧了兄弟间的矛盾,李世民多次险些遭遇暗杀和陷害,尽管他表面上保持着对兄长的尊敬,但内心却明白自己已经成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要除之而后快的对象。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仅通过各种手段威胁李世民的生命安全,还试图逼迫李渊剥夺李世民的兵权,陷李世民于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决定采取果断行动,早在公元626年,他便策划了玄武门之变,决定一举铲除威胁,确保自己的安全,并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玄武门之变的关键时刻

李世民带着800名亲信士兵埋伏在玄武门,等待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到来。当两位太子和齐王毫无防备地进入玄武门时,李世民突然举弓射箭,一箭射中了李建成,而李元吉也在随后的混乱中被杀。李世民成功铲除了兄弟二人的威胁,随即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李世民如何能带着这么少的兵力,在玄武门这种重兵把守的地方成功潜伏?尤其是面对李建成和李元吉手下的四千余援兵,李世民又是如何实现“反杀”成功的呢?这一切的答案,直到一块碑文的发现才得以揭晓。

碑文的发现与关键线索

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西方探险家发现,许多珍贵文物被掠走,其中一件《常何墓碑》被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带到了巴黎,并保存多年。直到中国学者在研究文物时偶然发现了这块碑文,并解读其中的内容,揭开了玄武门之变背后隐藏已久的真相。

这块《常何墓碑》详细记录了常何的生平,特别是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常何,唐朝初年的一名将领,曾跟随李密、李建成和李世民共同征战沙场,屡立战功。然而,正是由于常何的身份和地位,使他成为了李世民策反的目标。

李世民早已意识到,要成功推翻李建成和李元吉,控制玄武门的守卫力量至关重要。因此,他策反了宿卫军中的常何,成为了李世民兵力中的重要“内应”。在政变当天,常何故意放宽了对玄武门的防守,确保李世民与其800名亲兵能够悄无声息地进入并布下伏击。

李建成和李元吉毫无防备,步入了李世民精心设计的圈套。常何在关键时刻的配合,使得李世民的行动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碑文中提到,“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即当日常何负责玄武门的防务,是他让李世民顺利得以成功布阵并击杀兄弟二人。

常何的作用与后续影响

碑文不仅揭示了常何在政变中的关键作用,还描述了李建成死后,李元吉如何试图反扑,但常何的提前策应确保了李世民部队的顺利控制局面。随着李世民顺利登基,常何也因其卓越表现得到了极高的回报,不仅获得了高官厚禄,也因其智慧和忠诚赢得了李世民的深厚信任。

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常何始终保持低调,专注于地方治理与军事事务。贞观五年,李世民要求官员撰写一篇关于政治得失的文章,常何尽管不擅长文笔,却依然请来了马周代笔,这篇文章得到李世民的高度评价,马周随后成为了唐朝著名的谏臣。这一举动不仅显示了常何的深思熟虑,也加深了李世民对他的依赖。

结语

《常何墓碑》的发现,为我们深入理解玄武门之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常何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不仅为李世民打开了玄武门,还为政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关键支持。正是因为常何的政治智慧和深谋远虑,李世民才能在这一场血腥的政变中脱颖而出。常何的谦逊与智慧,使得他在李世民的治下得以继续升迁,最终为大唐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参考资料:

- 读史笔记(39)|唐朝一个大将的墓碑,揭开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也让人看清了唐太宗封面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延续了五千年。从文化到皇权的推动,汉族最终统一了中原,但在...
原创 朱...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虽然出身平民,但在登基后,却不忘清除与他一同征战的功臣,尤其是在他晚年时,为...
原创 西... 黄金自古以来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黄金一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也是权力...
原创 太... 太子朱标落水时,侍卫们见状,立刻跳入水中,将他救了上来。然而,当朱标被救上岸后,朱元璋一看到侍卫们的...
原创 《...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位女性,她对康熙帝的影响至深,大家应该已经猜到,她就是容妃。容妃是乾隆时期的...
原创 刘...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的用人之道与曹操、孙权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胜一筹。曹操曾强调唯才是举...
南渚山房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 失落的雕像与河流中的历史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栏 南渚山房 刘冬 东南亚古代造像独立研究者 《南渚志...
原创 为... 朝代也逃不过 “退休” 命!为啥武将总能终结王朝?看完笑喷了 咱老祖宗常说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原创 诸... 诸葛亮的倒数第二次北伐,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自第一次北伐失利以来,最接近成...
从文盲到巨星:明朝大画家幕后的...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仇英肖像 清 李岳云...
原创 同... 原因很简单,刘邦封王的主要对象是他的政治盟友,而封侯的则大多是他的臣子。 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中...
原创 为... 近期中日关系再次紧张,局势悄然升温。引发这一波紧张的直接原因,正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
原创 三... 1939年初,皖东大地寒风凛冽。42岁的罗炳辉望着眼前几千名新四军战士,眉头拧成了疙瘩——每个战士身...
美化日本侵略者?高市惹恼马来西... 据马来西亚本地媒体近日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年10月下旬赴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
原创 天... 在天京发生的内讧,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极大的动荡。杨秀清被杀后,东王府的势力被彻底铲除,紧接着韦昌辉也被...
长安里的文物|唐景云钟 长安里的文物 今天,邀您欣赏 唐景云钟 景云钟是唐代的青铜钟,因铸造于唐景云二年(711年)而得名。...
原创 古... 在古代,军队的指挥和传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随着战争的不断演变,排兵布阵逐渐成为了军队中不可或缺的...
原创 黄... 大将粟裕被誉为无冕之帅,凭借他卓越的军事成就,毫无疑问,他是当之无愧的军事领袖。无论是在战略眼光还是...
原创 晚... 末代皇帝溥仪的感情生活中,妻妾成群,但他却有一位深深爱着他多年的女人,她就是被誉为“晚清最美格格”的...
原创 若... 康熙时期,皇宫中的许多皇子都拥有非凡的才华和潜力。其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四阿哥胤禛和后来的雍正帝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