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一个精神病当天皇,才能避免上世纪的日本走向军国主义?
迪丽瓦拉
2025-09-17 14:31:34
0

前言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未来能方便接收更多类似的文章,并与我们一起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最大动力!

文|Severn

编辑|S

日本天皇制度的背景

日本的天皇制度,其实根植于唐朝律令体系,同时也借鉴了日本自身的传统。表面上看,天皇似乎仅仅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权力。然而,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天皇在日本的军国主义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曾经在明治维新后登上帝位的大正天皇,他的上台曾一度掀起了一阵民主与自由的风潮,延缓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快速崛起。然而,随着大正天皇的去世以及昭和天皇的登基,日本的军国主义最终还是开始主导国家的方向。那么,为何大正天皇的领导让日本的军国主义发展迟缓呢?难道真如传闻所说,他是因为精神疾病的原因吗?

军国主义的诞生背景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而这一思想之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逐渐滋生,并在明治维新后成为国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因为当时日本国内外矛盾激化,形势迫使日本加速走上了这一道路。

进入近代社会后,日本的统治阶级深刻体验到了通过战争获得巨大财富的可能性,因此逐渐将侵略扩张作为其主要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朝鲜和中国的扩张中,日本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例如,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海战。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战败并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偿了2亿白银,而由于赔款是按英镑支付的,实际上日本从清朝那里获得的赔款比预期多出了3.58亿日元,这相当于日本当年财政收入的4倍。

通过这笔赔款,日本的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迅速迈入了工业化的时代。同时,日俄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得到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和新的殖民地,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民族资本的积累。随着一战的爆发,日本乘机从德国手中抢夺了胶州湾,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接连发动了对华的侵略,迅速占领了山东半岛和南洋群岛。

不仅如此,一战期间,欧美列强的商品暂时退出亚洲市场,许多军需物资的订单都转到了日本手中,令日本的对外贸易额激增。1914年,日本的出口总值为6.32亿日元,到1916年,这一数字飙升至20.7亿日元。日本一举从债务国转变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之一。

同时,日本也未放过朝鲜半岛的资源,1910年,日本决定吞并朝鲜,并迫使朝鲜国王签订《日朝合并条约》。此后,日本通过设立“东洋拓殖公司”,对朝鲜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掠夺,试图效仿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总而言之,通过对中朝的侵略,日本不仅积累了大量不义之财,还为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一系列的侵略行为,也助长了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潮的蔓延。

大正天皇上台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海外军需订单骤然消失,日本国内的生产力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随之而来的是深刻的经济危机。1918年11月,日本的物价开始暴跌。1920年,全球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困境,国家经济遭受重创。

随着股市崩盘、物价暴跌、工业生产下降,许多工厂和银行相继倒闭,工人失业,街头涌现出大量的贫困人口。农业方面,生丝出口锐减,蚕茧价格暴跌,导致全国3500座丝厂停产,30万工人失业,200万蚕农失去收入来源。日本进入了漫长的经济萧条时期。

经济危机的加剧,也导致了阶级冲突和政治矛盾的升级。战时日本资本主义的飞跃式发展,使资产阶级迅速富裕,而工人阶级人数激增。面对危机,资产阶级选择裁员、降薪、关厂等手段,而这些压力则转嫁到了工人身上,加剧了劳资矛盾,刺激了工人运动的蔓延。

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与欧美列强的矛盾不断加深,社会各界对外扩张的呼声愈发高涨。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经济政治危机,日本急需调整其发展策略并进行体制改革。而军国主义思潮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再次抬头。

幸运的是,日本此时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天皇——大正天皇。大正天皇身体孱弱,早年因脑膜炎患上了精神疾病,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不适宜实际执政的统治者。由于明治天皇的其他儿子几乎都夭折,最终只能将大正天皇推上了皇位,虽然他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然而,尽管大正天皇本身并不胜任领导工作,他却深受西方“自由”和“民主”思想的影响。进入大正时代,日本社会迎来了相对短暂的“盛世”,民主和自由的思想风潮席卷了整个社会。因此,大正天皇的上台,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成型过程。

昭和天皇与军国主义的崛起

然而,大正天皇的健康逐渐恶化,1921年他被迫退出政治活动,由皇太子裕仁即昭和天皇摄政。昭和天皇的上台标志着军国主义势力的复兴。他继位后,日本逐渐出现了多个军国主义团体,诸如“大正赤心团”和“大日本国粹会”,这些组织最初通过思想宣传来推动军国主义,然而不久后,这些团体的活动开始更加激进,逐步向军事政权过渡。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发生了,那就是“九一八事变”。在这次事变后,昭和天皇没有谴责关东军的擅自行动,而是默许并批准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在整个侵华过程中,昭和天皇大肆宣扬日军的“自卫行为”,并为其战争胜利进行庆祝。

随着战争的扩大,昭和天皇不断采取措施支持侵略行径,并为其背后的军国主义势力提供支持。他的领导不仅直接推动了日本的全面侵华,也让日本成为了侵略战争的主导者。

结语

令人唏嘘的是,在外忧内困的局面下,日本竟然依靠一个精神失常的天皇,才避免了军国主义的迅速成型。但随着大正天皇的去世,军国主义力量迅速上台,发起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最终在二战中陷入失败。

战争结束后,军国主义领导人纷纷被国际法庭追责,而军国主义势力也暂时隐退至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然而,这一段历史的阴影依然无法被完全抹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延续了五千年。从文化到皇权的推动,汉族最终统一了中原,但在...
原创 朱...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虽然出身平民,但在登基后,却不忘清除与他一同征战的功臣,尤其是在他晚年时,为...
原创 西... 黄金自古以来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黄金一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也是权力...
原创 太... 太子朱标落水时,侍卫们见状,立刻跳入水中,将他救了上来。然而,当朱标被救上岸后,朱元璋一看到侍卫们的...
原创 《...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位女性,她对康熙帝的影响至深,大家应该已经猜到,她就是容妃。容妃是乾隆时期的...
原创 刘...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的用人之道与曹操、孙权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胜一筹。曹操曾强调唯才是举...
南渚山房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 失落的雕像与河流中的历史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栏 南渚山房 刘冬 东南亚古代造像独立研究者 《南渚志...
原创 为... 朝代也逃不过 “退休” 命!为啥武将总能终结王朝?看完笑喷了 咱老祖宗常说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原创 诸... 诸葛亮的倒数第二次北伐,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自第一次北伐失利以来,最接近成...
从文盲到巨星:明朝大画家幕后的...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仇英肖像 清 李岳云...
原创 同... 原因很简单,刘邦封王的主要对象是他的政治盟友,而封侯的则大多是他的臣子。 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中...
原创 为... 近期中日关系再次紧张,局势悄然升温。引发这一波紧张的直接原因,正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
原创 三... 1939年初,皖东大地寒风凛冽。42岁的罗炳辉望着眼前几千名新四军战士,眉头拧成了疙瘩——每个战士身...
美化日本侵略者?高市惹恼马来西... 据马来西亚本地媒体近日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年10月下旬赴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
原创 天... 在天京发生的内讧,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极大的动荡。杨秀清被杀后,东王府的势力被彻底铲除,紧接着韦昌辉也被...
长安里的文物|唐景云钟 长安里的文物 今天,邀您欣赏 唐景云钟 景云钟是唐代的青铜钟,因铸造于唐景云二年(711年)而得名。...
原创 古... 在古代,军队的指挥和传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随着战争的不断演变,排兵布阵逐渐成为了军队中不可或缺的...
原创 黄... 大将粟裕被誉为无冕之帅,凭借他卓越的军事成就,毫无疑问,他是当之无愧的军事领袖。无论是在战略眼光还是...
原创 晚... 末代皇帝溥仪的感情生活中,妻妾成群,但他却有一位深深爱着他多年的女人,她就是被誉为“晚清最美格格”的...
原创 若... 康熙时期,皇宫中的许多皇子都拥有非凡的才华和潜力。其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四阿哥胤禛和后来的雍正帝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