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后的文章:
在清朝,九大地方总督被视为封疆大吏,他们不仅拥有重要的军权,而且在朝廷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除了这九大总督外,还有三个专务总督职位,虽然不直接管理地方,但他们的职责同样涉及军队,并且同样至关重要。
其中,仓场总督的职责是管理国家的粮食储备和陆路运输,官方全名为“总督仓场户部侍郎”,通常是正二品。这一职务之所以显得尤为重要,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社会的粮食生产受限,天灾人祸不断,洪水、干旱和蝗灾频繁发生。粮食储备与赈灾工作对于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的秩序。所以,尽管仓场总督在权力上不如其他地方总督,但他的责任却无比重大。
不过,尽管仓场总督的职务关键,但与其他总督相比,他的身份和地位却显得逊色许多。与那些掌握地方政务,直接控制军队的总督不同,仓场总督的职责更多集中在户部,尤其是在征收粮税和安排粮食运送、赈灾上,鲜有机会参与到更广泛的政务中。他手下虽然也有一些兵力,但这些兵力主要用于看守和护送粮食,规模和战斗力远不如其他总督的军队。
然而,尽管实权有限,仓场总督的职位依然藏有巨大的利益空间。全国的十一个大粮仓都由仓场总督管理,而粮食的存储过程中由于虫害、运输不当等原因,总是会有一定损耗。实际上,这个损耗到底有多少,外人很难得知。如果仓场总督能稍微夸大损耗数据,把这个差额悄无声息地吞进自己的口袋,那么他便能从中获得丰厚的利益。电视剧《天下粮仓》中那位大贪官米汝成,他担任的正是仓场总督,借着建双层粮仓等手段,将大量属于国家的粮食转变成了私人财富。
漕运总督的职责则是管理南方的物资通过水路运输到北方,主要依靠京杭大运河。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远不如表面那么容易。漕运总督不仅仅负责运输物资粮食的工作,还需要管理沿途的码头和船务,甚至连“青帮”前身的“漕帮”也归其管辖。此外,漕运总督还兼有部分海防责任,甚至包括一些重要的卫所。漕运总督的办公地点设在江苏淮安,驻军防务也由漕运总督负责。
漕运始于明朝,直到火车普及之前,漕运一直是物资运输的主力。而对于国家的经济命脉来说,漕运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运送粮草通过大运河,能比用马车节省不少时间和人力。然而,随着火车的出现,漕运的地位逐渐下降,清朝末期漕运总督的影响力也大不如前,直到1905年,这个职位最终被取消。
尽管如此,漕运总督依旧是一个重要职位。虽然他并不直接管理一方,但他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影响力与其他地方总督不相上下。这个职务的利益同样不小,稍微耍些小手段,就能截流一部分运送的粮草和物资,足以让家族几代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河道总督则主要负责治理黄河、运河及海河等重要河道。最初,这一职能属于漕运总督管理,后来专门设立了河道总督。雍正时期,河道总督被分为北河、南河和东河三个职位。按照现代的标准,河道总督属于水利部门,主要负责防汛防洪以及清理河道,这一职位对技术要求非常高。
河道总督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民生和安定,尤其是在黄河泛滥的年代,防洪防灾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黄河水灾极为严重,许多地方出现民众饥荒、灾民满街的局面,及时的救灾和防洪措施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朝廷的执政威信。因此,河道总督被皇帝视为重要官员,手下的军队虽不庞大,但主要负责防洪抗灾,称为“河标”,与地方军队相比,数量和待遇都远逊一筹。
尽管河道总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受到皇帝重视,但这个职位的影响力相较于地方总督要小得多。河道总督虽掌握着水利这一重要领域的最高权威,但其作用多集中在技术性和管理层面,难以插手其他领域的事务。尽管如此,这一职位因其涉及到庞大的水利工程和工程款项,成为了许多官员垂涎的肥差。
对于河道总督而言,若能在修建堤坝、修复河堤等工程中得到一些好处,往往能获取大量的回扣和贿赂。因此,尽管这一职位有许多贪官,但也有如嘉靖年间东河河道总督徐端这样清廉的官员。徐端不仅廉洁奉公,还在河道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其刚直不阿,许多改革措施未能得到采纳,最终导致他在官场上的孤立,甚至在去世后家境贫困,妻儿生活艰难。
总的来说,河道总督的职位要求极高的专业知识,但因其巨大的利益,依然吸引了无数官员争抢。在嘉靖年间,短短25年内,因贪腐无能被罢免的河道总督就有超过二十个之多,足见这一职务背后的诱惑力与腐败现象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