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安徽省文物局指导、安徽省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芜湖市报送的7件珍贵文物从全省百余万件套藏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150件初评名单。
此次芜湖市入选候选名单的7件文物分别是芜湖市博物馆收藏的西汉蟠虺纹铜钫,芜湖市繁昌区博物馆收藏的宋繁昌窑荷花形青白瓷托盏、春秋窃曲纹龙钮盖盉、战国楚贝铜范、春秋鱼龙纹青铜盘,南陵县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木雕伎乐俑以及无为博物馆收藏的西周鸟首盖钮三足球腹铜盉。
西汉蟠虺(pán huǐ)纹铜钫
蟠虺纹铜钫是1981年在芜湖市贺家园西汉墓中发掘出土的。高50.8厘米,口宽15.6厘米,腹宽30.8厘米,方口平唇,平底鼓腹,方圈足,肩部四面饰有铺首衔环,颈饰三角纹,通体布满细密蟠虺纹。蟠虺流行于春秋中期至战国前期,四方连续式结构,造型为相互纠结的高度抽象的小爬虫。
宋繁昌窑荷花形青白瓷托盏
这件青白瓷托盏诞生于宋代,彼时繁昌窑制瓷工艺已达极高水准。此托盏以荷花瓣为造型灵感,线条柔美流畅,宛如绽放的荷花。其独特的造型与精湛的制瓷工艺,在宋代瓷器中独树一帜,不仅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术,更体现了宋代的审美风尚与文化追求,是研究宋代瓷器工艺与社会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春秋窃曲纹龙钮盖盉(hé)
这件青铜器以窃曲纹为主要装饰,龙的造型栩栩如生,彰显着尊贵与威严。它见证了春秋时期繁昌地区青铜铸造工艺的辉煌,也反映了当时的礼乐制度与文化交流,对于研究先秦历史、青铜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战国楚贝铜范
作为战国楚地的铸币模具,它以贝形为基础,精致的纹路清晰地记录着古人的铸币智慧。通过这件铜范,得以窥见战国时期楚国的货币铸造工艺,以及当时繁昌地区与楚地的经济往来。
春秋鱼龙纹青铜盘
鱼龙纹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展现了春秋时期工匠们卓越的艺术创造力。这件青铜盘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纹饰蕴含的图腾文化与铸造工艺,为研究古代艺术风格、宗教信仰等提供了重要依据,是繁昌历史文化传承的生动象征。
北宋木雕伎乐俑
它们由10件木雕乐俑组成,手持不同种类的乐器,有拍板、笛子、排箫、笙、琵琶等,栩栩如生。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服饰、音乐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西周鸟首盖钮三足球腹铜盉
出土于无为市开城镇大同村,青铜质。此造型独特新颖,较为少见,特别是鸟形钮,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研究区域文化珍贵的实物资料。
此次综合考虑藏品的历史价值、地域特色以及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因素,将推出100件套安徽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下一步,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将通过网络投票与专家终评相结合的方式,从150件(套)候选藏品中评选出“百大镇馆之宝”。其后还将以专题展览、数字展示、文创开发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并诠释“百大镇馆之宝”背后的安徽故事,让更多人领略安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