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却下令米价继续涨,灾民:不愧是好官
迪丽瓦拉
2025-09-17 20:32:07
0

范仲淹的一生,堪称为“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这一名句的最佳践行者。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北宋时期重文轻武的政策,限制了许多武将的才能,也导致了国家军事力量的迟缓发展,频繁遭遇外族侵犯。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依然涌现出一批文武兼备的杰出人才,而范仲淹便是其中一位典型的代表。

史料记载,范仲淹曾在一场灾荒期间,下令将米粮的价格提高。按常理看,这一决定可能会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甚至认为他冷血无情,但范仲淹却凭借这一举措赢得了民众的高度赞扬。那么,为什么他会在灾荒时做出这种决策?又是什么促使范仲淹作出如此非同寻常的举动?

贫寒家境中的苦读与志向

范仲淹出生在989年,年幼时便遭遇了父亲因病去世的变故。为了生计,母亲改嫁他人。由于范仲淹年纪尚幼,对父亲并无记忆,直到成年后才知道,自己并非亲生父亲所养。为了回报养父母的恩情,他下定决心努力读书,凭借科举考试改变命运。范仲淹的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生活条件与同龄人相比可谓贫困。

然而,这些艰难的物质条件并没有让他感到一丝自卑,反而激励了他更加刻苦地投入到学业之中。他虽然家境贫寒,但始终不与他人攀比吃穿,而是埋头苦读。正是在书院的岁月里,范仲淹的意志得到了磨砺,也为他日后施展抱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身为寒门子弟,范仲淹缺少显赫的家世和名师指导,但他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弥补了这一切不足。

范仲淹极为珍惜每一分学习时间,为了节省时间,他常常晚上只吃简单的粥。有时粥凝结成块,他会将其分成四份,每餐只吃两份。这样的节俭生活,使得他更加专注于学业,最终在1051年通过了科举考试,正式步入仕途。起初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但范仲淹始终保持着为民办事的态度,兢兢业业,丝毫不因职位低微而懈怠。

“庆历新政”与为民请命

北宋虽然经济繁荣,但社会内部却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尤其是文官在社会中的地位过高,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导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大多数依靠耕种为生的百姓失去了土地,而那些文臣或有功之将则通过土地兼并积累了大量财富。这种社会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与民众的福祉。范仲淹出身贫寒,他更能够深刻理解普通百姓的疾苦。因此,他联合朝中志同道合的官员,提议进行一场变法,以期改善社会现状,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庆历新政。

然而,变法触及了很多统治阶级的利益,导致这些人集结起来,采取各种手段对范仲淹进行打压。最终,范仲淹在朝中失势,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甚至被多次流放,孤独终老,最终于1052年去世。

面对灾荒,提升粮价的巧妙之举

范仲淹一生中深受百姓爱戴,他为民所做的许多事,都成了百姓口中的佳话。然而,他曾做出的一项决策,在当时却引起了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那便是在灾荒期间上涨粮价的决策。故事发生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当时范仲淹被任命为杭州一带的官员。

正当他刚到杭州时,灾荒突如其来,百姓陷入了极大的困境。由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性质,灾荒意味着农作物歉收,百姓难以维持生计。此时,粮商们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将米价抬高,使得百姓更为困苦。面对这一困境,范仲淹冷静地分析局势,作出了一项非常特殊的决定——他下令允许粮商提高米价。原本一百二十文一斗的米,一下子涨到了百五十文。

这一举动引起了朝中反对派的强烈反应,他们纷纷上奏皇帝,指责范仲淹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不顾百姓生死。然而,真相并非如此。范仲淹此举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提高粮价,激励全国的商人将粮食运输到杭州。当这些粮食运到后,范仲淹立即下令开仓放粮,由官府将粮食分发给百姓。因为官府提供的粮食无需花费,因此百姓蜂拥而至,迅速解决了粮食紧缺的问题。而那些囤积粮食的商人,因无人购买而不得不以低价抛售,最终使得市场恢复了正常。

总结:以民为本的好官

范仲淹的这一决策,虽然在当时受到了权臣的攻击,却赢得了百姓的高度赞扬。他以逆向思维打破困局,不仅缓解了灾民的困境,也让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认识到,灾荒时的暴利并非长久之计。范仲淹的一生,真正做到了为民请命,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清官”和“好官”,他的事迹流传千古,成为后人效法的楷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通常人们说,曹魏得天时,孙吴得地利,蜀汉得人和。在刘备时期,蜀汉的确人才济济,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
原创 狗... 亲爱的你: 我叫狗剩,是东汉末年一个佃农。此刻,我病卧在茅草屋中,感觉生命正一点点从这具枯瘦的身体里...
中国4位鹰派人物,有人扬言灭掉... 一提起 “鹰派”,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美国那种咄咄逼人的侵略性,可中国的 “鹰派” 从来不是这路数。 他...
原创 袁... 袁术为何敢于自称帝王?这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麾下拥有五位十分出色的猛将,其中有一位更是堪称无...
原创 曹... 曹操用一个小计策试探司马懿,轻易发现了司马懿心中的野心。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虽然...
原创 曲... 从某种角度来看,孙策的成功标志着庶民对汉末士大夫精英阶层的胜利。他得到普通百姓的支持,击败了由士族阶...
原创 当... 前言: 华佗被尊称为“医圣”,因其出色的医术和独特的手术方法为后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原创 “... 西周灭商后,建立了封建制度,将宗室子弟、异姓功臣以及圣贤后裔封为诸侯王,形成了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春秋...
原创 永... 公元1402年,刚刚登基的朱棣展开了对建文帝朝臣的大规模屠杀,尤其是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为代表的文...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其杰出的文治武功与丰功伟业而被世人铭记。然而,这位帝王的早逝,却成为了一...
原创 朱...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英明而勇敢的皇帝,他的名字叫朱元璋。朱元璋治理着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与其他许多皇...
驻藏大臣制度: 清代治理西藏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在拉萨八廓街大昭寺北侧,一座看似普通的藏式建筑门前屹立着两只石狮...
原创 廖... 廖耀湘,湖南邵阳人,是一位全程参与了八年抗战的国民党中将。他身上既有书生的气质,又有战将的胆略,长期...
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长沙开幕 一... 中新网长沙11月21日电 (邓霞 贺靖婷)“东方微笑——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21日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原创 1... 两宫回銮又称“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京”,指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结束庚子逃亡,...
“最干净的,最危险”:赵构为何... 《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 著 官家的心事 (节选) 官家这些日子有些纠结,到年底了,宫里宫外都在忙着准...
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2025、11、21日 题目: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作者:佚名 五年。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长,但足够...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
原创 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名将,他们无论是在扩展疆域,还...
原创 张...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雄关漫道》,讲的是红军的红二、六军团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