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一个小计策试探司马懿,轻易发现了司马懿心中的野心。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虽然许多人觉得他长寿、善于保命,并且常常依靠“熬死”同辈的英雄豪杰来最终取得权力,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虽然他在与曹操和诸葛亮的对抗中常常处于下风,但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他的策略和智谋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看待他的才能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司马懿的老师——胡昭。胡昭这个人,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因为在一些历史小说和演义中,他的名字并不显赫。但在正史中,他可是非常有名的经学家,与郑经一起并列为当时的学术巨擘。胡昭培养了许多弟子,而司马懿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身处乱世,司马懿曾希望能投身于某个强大的帝王门下。然而,世上并没有他觉得合适的主公。比如,袁绍虽然聪明多谋,但缺乏果断,做事空有宏大计划却难以实施;刘备虽然有雄心壮志,但身份低微、根基不稳,根本没有足够的权力;而曹操虽为一代英主,但他性格多疑,嫉妒心强,时常难以容人。考虑再三,司马懿决定暂时不出仕,归隐山林。但即便他隐居在山林中,依旧难逃众人的眼光,因为他的老师胡昭在学术界的声望实在太高,再加上一些人对司马懿的推荐,他最终还是不得不出山。
司马懿初出山时,并没有立即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反而还选择装疯卖傻。他最著名的一次装傻,就是当曹操派人去请他时,他故意表现得无动于衷,这让曹操非常生气,甚至扬言要杀了他。无奈之下,司马懿只能向曹操负荆请罪,接受了曹操的召唤,成为了曹操的谋士。尽管如此,司马懿在曹操麾下依然很少出谋划策,这引起了曹操的好奇。渐渐地,曹操开始觉得司马懿是个深藏不露的人,同时也有传闻说他眼神锐利,行事狡猾、心机深沉,像狼一样的性格让曹操不禁产生了担忧。他觉得,像司马懿这样的人,早晚会反叛,如果不趁早除掉,日后必定会成为大患。因此,曹操决定对司马懿进行一次测试。
有一天,曹操安排了司马懿的一位朋友与他一同外出。就在两人愉快聊天的时候,曹操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后,并大声喊道:“司马仲达!”司马懿被突然喊到,心中一惊,立刻回头。不同于常人的回头,他的脖子几乎没有动,而是用眼神转过来,像是狼一样回头。曹操看在眼里,心生疑虑,决定要彻底除掉司马懿。
然而,司马懿也非常聪明,他知道自己的野心和狼回头的举动会引起主公的不信任。所以,之后他更加小心谨慎,生怕曹操找个借口来杀掉自己。为了自保,司马懿开始紧紧依附曹操的儿子曹丕,帮助曹丕稳固权力,最终促成了曹丕称帝。而曹丕也一直对他宠爱有加,甚至在临终时托孤给他。曹操对此十分无奈,心想:“我的儿子啊,你竟然还如此信任他,难道不知道他将来会害我们家族吗?”
最终,司马懿凭借着自己的隐忍与精心布局,成功度过了这段乱世,三国的局面也逐渐归于晋朝,司马家族最终掌握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