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上还在处理光绪后事,傍晚嘴中就含上了夜明珠
迪丽瓦拉
2025-09-18 16:02:41
0

1908年11月15日,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实权统治者慈禧太后在人世的最后一天。就在前一天,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太后在处理完光绪皇帝的丧事后,情绪平静且毫无征兆地,于当天下午辞世。

内务府立即着手安排老佛爷的后事,严格按照预先拟定的程序执行。慈禧一旦去世,便立刻有人将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小心地塞入她的口中。执政长达48年的慈禧,恐怕也未曾预料到,她会在光绪帝去世的次日,也跟随他一同离开人世。

慈禧生前最为宠爱的太监李莲英亲自为她入殓,葬礼中放置了大量珍贵的宝物。翡翠雕成的硕大西瓜、寓意招财纳福的蝈蝈白菜,以及精致的玉石莲花、珊瑚树等奢华器物,都被陈设在她的棺椁周围及其底下。

然而,这些珍宝最终被盗墓贼孙殿英全部掠夺。孙殿英在打开慈禧棺椁时震惊不已,慈禧的面容依旧鲜活如同睡眠一般。他意识到慈禧尸体不腐的秘密,就是那颗口中散发绿色寒光、璀璨夺目的夜明珠。即使在百米开外,这颗宝珠散发的光芒依然足够照亮人的发丝。

此后,孙殿英的盗墓行为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争议,为了自保,他将部分珍宝赠予权贵,试图借此保全自身。夜明珠最终流落到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手中,希望她能在蒋介石面前为其求情,免遭惩罚。宋美龄则将这颗太后口中曾含的宝珠巧妙地缝制在自己的鞋子上,带着几分讽刺意味。

慈禧绝不会想到,她精心安排的身后事竟遭此蹂躏。她是否预感自己会恰巧死在光绪帝去世的隔天呢?这不得不提及光绪帝死因的谜团。

光绪帝于1908年11月14日下午约6点半去世,官方说法是病逝。负责诊治的太医详细记录了光绪的病情,诊断结论显示其病入膏肓,死亡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民间广泛流传的版本则认为光绪是被慈禧或袁世凯下毒而亡。

清西陵多次被盗后,考古学者对陵墓内部进行了细致清理,并对光绪遗骸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其体内含有过量的砒霜。可以确定光绪是被毒死,但具体是慈禧还是袁世凯下的毒,则难以断定。考虑到慈禧的统治动机及控制欲,她下毒的可能性更大;而袁世凯追逐的是权势与财富,杀害皇帝既无胆量也无必要。

慈禧深知自己寿命不长,不愿意让光绪在她死后有异动,故意让他先行而亡。因此,她很可能预感自己不久将死,但并不清楚具体哪天。两人相继去世,间隔不足20小时,这只能是命运的巧合。

当太监通报慈禧光绪帝驾崩消息时,她表现得异常平静,随即立即着手为两人安排丧事。此后事不仅是为光绪,更是为她自己预备。

尽管慈禧生活奢华,热衷新鲜事物,她却每天极为忙碌。天未亮便早起上朝,处理国事。清末社会动荡,农民起义频发,列强虎视眈眈觊觎中国土地,慈禧几乎没有片刻安宁。

此外,她还时刻防范光绪皇帝,生怕他借助谭嗣同、梁启超等变法人士推翻自己的统治,保持高度紧张和警觉。

决定毒死光绪时,慈禧早已选定继承人。她仍然从醇亲王府中挑选,青睐载沣长子溥仪。溥仪年仅两岁,易于控制;而摄政王职位则让载沣自己担任。

确定新皇帝后,慈禧又下令严禁女性干政。她终生掌权,临终前却间接承认女性干政带来的负面影响。

小溥仪匆忙入宫,开始了其前半生作为傀儡皇帝的命运。

事毕,慈禧意识到这天很可能是她生命的终点,她毫无惧怕,反而拿出珍藏已久的夜明珠静静等待生命的尽头。

下午两点时,慈禧几乎停止呼吸,身边负责安排后事的人跪伏聆听她的最后训诫。两点四十五分,她在西苑仪鸾殿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李莲英伴其终末,迅速为她收尸,第一时间将夜明珠放入口中。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两位最高统治者,在24小时内相继驾崩,成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巧合。慈禧不可能提前精确算出光绪只给她留下半天时间处理后事。若从迷信角度看,也许是光绪的冤魂在等着她一起踏上黄泉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守关心声:戈壁雄关的科技把脉人 戈壁雄关 的科技把脉人 守 关 心 声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已有6...
故居管理中心调研组赴中国社会科... 11月20日上午,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衣学磊率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调研,与近代史研究所...
日本应该记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崔琦)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表示,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
原创 浙...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 根据传统的地理划分,以钱塘江为...
徐中舒: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 内阁档案原为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据罗振玉氏刊印的内阁大库档册(原书在玉简斋丛书内,总目下注“大库官抄本...
原创 建... 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然而,有时革命的确也需要通过请客吃饭来达成某种目的。1949年9月...
社教活动 | 把世界史装进手作... 2025年 11月22日-23日 历史不止在课本里, 更在指尖可触达之处。 1 中华瑰宝 ...
原创 中... 秦始皇嬴政 重要事件: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自称“皇帝”的君主,他的政策和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
悲情黑劳士:斯巴达军国制度下的... 时至今日,斯巴达仍被视为古希腊巅峰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强悍公民组成的重装步兵,在温泉关、普拉提...
原创 西... 中国历史考古是一门深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学科,它通过发掘、分析地下遗存,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丰...
中非共绘互利共赢新图景 图为11月14日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站台。新华社记者 彭立军摄 按照相关部署安排,中国正抓...
庆州的古韵与新声(旅人心语) 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驱车一路驶向东南。窗外的城市高楼渐渐隐去,山岭与田野映入眼帘。距首尔330公里,...
古三里河:京城藏着的“小江南”... 镜头推近青石板路,河水晃着碎金——哎!这可不是江南,是咱北京城里藏着的“小江南”——古三里河(即前门...
中国“琉球学”学科已正式启动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位于...
原创 崇...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在位时,国家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内外问题接踵而至。国内,农民起义四起;外部,清...
原创 三...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群雄争霸,正如那句乱世出英雄所言,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不计其数。除了那些在战略上运...
用文物讲长江故事,那是历史的底... 金沙江,《因为长江》剧照。片方供图 8集文化纪实纪录片《因为长江》正在播出。从长江源头出发,循着自西...
原创 绝...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了许多英勇的指挥官。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师长,他的牺牲令无数人感动与痛惜,那...
日本1879年强行吞并琉球: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
原创 1... 1938年,由于有汉奸泄露情报,日军迅速包围了山东乐陵县的大常村。在这紧急时刻,常大娘展现了极大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