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关心声:戈壁雄关的科技把脉人
迪丽瓦拉
2025-11-21 17:03:24
0

戈壁雄关

的科技把脉人

守 关 心 声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已有650余年历史

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

世界文化遗产

历经岁月沧桑

也被风霜留下很多病害

需要文物保护工作者定期

对其进行全面、精准的“把脉体检”

确保其真实、完整地得以保存

近几年以来,嘉峪关长城研究院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借助现代先进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全年定期对全市境内长城墙体、壕堑、关堡、墩台进行全面“体检”。

目前开展的日常监测工作主要有长城本体及赋存环境无人机拍摄巡查监测,野外独立墩台三维激光扫描建模监测,关城城台裂缝远距离定期监测,气象站环境监测,关城酥碱墙体水分盐分监测,两翼长城积沙量监测及关城病害巡查监测等。

10月中旬开始,监测中心正在开展本年第四季度关城病害巡查工作。本项工作开始于2023年,监测主体主要是外城、内城、罗城及木结构建筑,每处遗产要素又列为毛细水、裂隙、表层风化、生物病害、渗水、界面风化、坍塌、构建缺失、油饰劣化等总计230处13类病害监测指标,全面详实地巡查记录了嘉峪关关城各遗产要素病害现状。

根据病害类型、光照条件等,科学划分五条巡查路线开展监测工作。主要采用定点拍摄方法,拍摄记录病害发育情况,填写监测记录,做好病害对比分析,留存病害影像资料,为后续监测工作打好基础。

为了方便记录和查询,我们对每处病害都进行了科学编号,编号信息包括病害类型、区域位置和病害序数等,列如:“毛细0028- 南闸门墩东侧、北侧”表示南闸门墩台东立面和北立面毛细病害,序列为毛细病害的第28处。

这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资料,今年监测中心计划整理全年监测数据资料,编写关城病害巡查监测报告,以便于直观辨识同一区域病害增减发育情况,并做出相应的科学预判。

来源:嘉峪关长城研究院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当曹操的六员大将围攻吕布时,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为何没有出手相助?实际上,这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 在《...
原创 蒋... 在长征的故事里,有这么一个挺特别的人物,他叫张振汉,本来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将,还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但...
原创 比...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神秘的夏朝。夏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奠定了世袭制的基础,推...
两千年前泰国仿玛瑙玻璃珠是如何...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泰国中部一处约两千年前遗址出土的仿条纹玛瑙黑白玻璃珠是如何...
原创 当... “八嘎!苏联人到底想怎么样!” 这是一名普通的日军在面对苏联军队不按常规出牌时的愤怒吼声。 ...
原创 民... 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诏书,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此言论激起日本社会的民族主义热潮...
山西发现一座距今4300年的“...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因发现三重环壕而备受关注的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今年考古发掘又取得重大...
原创 解... 欢迎大家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033期。在1948年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期间,我方公布了国民党43名头等...
原创 团... 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旅在旅长崔建工(后来改名为崔建功)的指挥下,开始向黄河...
守关心声:戈壁雄关的科技把脉人 戈壁雄关 的科技把脉人 守 关 心 声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已有6...
故居管理中心调研组赴中国社会科... 11月20日上午,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衣学磊率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调研,与近代史研究所...
日本应该记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崔琦)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表示,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
原创 浙...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 根据传统的地理划分,以钱塘江为...
徐中舒: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 内阁档案原为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据罗振玉氏刊印的内阁大库档册(原书在玉简斋丛书内,总目下注“大库官抄本...
原创 建... 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然而,有时革命的确也需要通过请客吃饭来达成某种目的。1949年9月...
社教活动 | 把世界史装进手作... 2025年 11月22日-23日 历史不止在课本里, 更在指尖可触达之处。 1 中华瑰宝 ...
原创 中... 秦始皇嬴政 重要事件: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自称“皇帝”的君主,他的政策和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
悲情黑劳士:斯巴达军国制度下的... 时至今日,斯巴达仍被视为古希腊巅峰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强悍公民组成的重装步兵,在温泉关、普拉提...
原创 西... 中国历史考古是一门深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学科,它通过发掘、分析地下遗存,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丰...
中非共绘互利共赢新图景 图为11月14日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站台。新华社记者 彭立军摄 按照相关部署安排,中国正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