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族主义是如何驱动日本“搞事”的?
迪丽瓦拉
2025-11-21 17:33:07
0

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诏书,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此言论激起日本社会的民族主义热潮。日本走上了频繁“搞事”之路——

1874年入侵台湾、1875年挑衅朝鲜江华岛、1894年发动甲午海战、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日本将国运摆上赌桌,一路“搞事”一路“搞赢”,民族自信空前膨胀。但其实就在天皇放出豪言壮语的15年前,日本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岛国。

1853年,美国海军的“黑船”撞开了日本国门。日本认赌服输,奋发图强,开启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喊出“脱亚入欧”的口号,兴办军工,建立近代军队。

除“硬件”外,民族国家意识的建立也是日本崛起的关键“软实力”。

以“富国强兵”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动员,让日本社会空前团结,士兵“为国而战”,民众“为国捐资”,战事频频告捷。胜利继续刺激民族自豪感,也确认着这种“民族主义-军国政体”的有效性。部分知识分子在这一时期提出“大和民族优越论”,进而催生“日本引领大东亚共荣”的思潮。

日本不可避免地对这种模式产生路径依赖。民族主义驱动着战争机器越转越快,逐渐异化。日本走上对外扩张侵略之路,终至覆亡。

分享好书,共同阅读。搜狐文化编辑部甄选7本好书,都是关于日本和民族国家研究的经典之作,能让读者理解民族主义如何驱动近代日本迅速崛起又滑向深渊。

01

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日本人”自画像的系谱

[日]小熊英二 著 文婧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01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军舰抵达日本,以武力威胁日本开国,史称“黑船事件”。随后倒幕运动兴起,幕府体制瓦解,日本进入明治维新时期(1868年-1873年)。

社会学家小熊英二在《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中分析,日本开始迅速模仿西方追求扩大民主,掀起“内争民权”的浪潮。但同时又有被西方侵略殖民的强烈危机感。

在这种背景下,承认天皇“万世一系”的神话成了日本内聚民族向心力、外争国权的唯一出路。民众只得先争取国权以保持民族独立,内争民权的诉求被暂且搁置。

直到大正时期(1912-1926年),日本在一战中的空前发展使外部危机基本解除,内争民权的诉求才重回前台。

可是一战的举国动员早已将日本的民主建设与民族主义牢牢捆绑,形成一种“国民=国家”的家国同构观念——个人意志与国家精神、个人权利与国家发展是一致的。

这实际上是用利民族主义的话语来阐述民主的理念,法西斯主义思想在日本民间萌芽。

02

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

[美]查尔斯·蒂利 著 魏洪钟 译/陈尧 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04

民族国家是战争的产物,同时又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战和二战都是民族国家发展过程的副产物”,这是美国社会学家蒂利在《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近代日本的发展路径完全符合蒂利提出的范式。

民族国家是个很晚近的概念,它形成于18世纪的欧洲。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成为首批民族国家,掌权者以民族主义思想为工具教化民众,将公民的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关联,让个人对国家产生强烈的忠诚感,自愿自发参与战争。

法国因此成为一个举国动员的高效战争机器,在18-19世纪的欧洲战场上所向披靡,刺激“挨打”的后发国家纷纷效仿。

03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著 吴叡人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08

随着民族国家模式普及,民族主义思潮在全球蔓延。美国政治学家安德森首次提出“想象的共同体”概念。

“民族国家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通过社会、文化的象征与叙述被人们‘想象’出来的共同体,民族主义就是形成这一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工具。

民族主义可以超越血缘、地理的藩篱,通过语言、习俗、宗教等文化因素,培养不同出身的人对同一“民族”的归属感和忠诚心。

04

民族、国家与经济

[奥地利]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著 蒋豪 译

商务印书馆 2023-04

奥地利经济学派大师米塞斯在《民族、国家与经济》中指出,民族主义一方面宣扬本民族的普遍团结,另一方面又对其他民族强调自身特色,具有普遍又特殊的矛盾特质。

这种矛盾性导致许多民族总是将权力与文化绑定,将自己的文化强行输出世界,是一种区别于自由主义的“黩武”民族主义。

输出的核心要义是“同化”,尤其是语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抵制这种同化则成了大多数民族国家之间冲突的原因,日本便是随着西学东渐,首先在语言上产生“抵制同化”的思潮。

05

从德川到明治:自他认识的思想史

[日]桂岛宣弘 著 殷晓星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07

日本学者桂岛宣弘认为,日本的民族意识源于日本“大和语”的确立。

《从德川到明治》这本书中提到,日本有两部古老的史书:用标准汉语写的《日本书纪》和用变体汉语写的《古事记》。18世纪之后,日本学界开始摒弃标准汉语,确认变体汉语才是日本人应极力保存、传承的古日语。

对日语与汉语的区别辨析,确立了“大和语”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由此,一种被称之为“日本人”的民族意识得以被叙述,一个叫“日本”的内部得以成立。

06

暴走军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

沙青青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4-11

日本迅速崛起,战事接连胜利,信心空前膨胀。然而,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一员的日本未得到西方列强的尊重,并在利益瓜分中受排挤。

历史学者沙青青在《暴走军国》一书中写道,巴黎和会的结果让日本国内十分失望,升腾起强烈的民族情绪,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异化。

“大和民族优越论”崛起,溢出国界——日本提出“日本=亚洲”,把日本看作推进全亚洲文明化的模范标杆,企图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由此,日本披着“亚洲主义”的外衣,走向侵略的军国主义。沙青青认为:“在日本人眼里,他们天生该是‘领导者’,中国只能是‘从属者’,领导者对从属者发号施令成了理所当然。因此,日本做的事比西方列强还残酷。”

07

世界历史的教训:民族国家信仰及其祸福

[美]卡尔顿·海斯 著 秦传安 译

中华书局 2022-07

百年前,美国历史学家卡尔顿·海斯在《世界历史的教训》中阐明过民族主义的本质:

“它(民族主义)被描述成一种当代的大众信仰,一种相信自己的民族国家有固定价值和卓越之处,以至于需要把超越一切的忠诚奉献给它,并给予它最高的宗教崇拜。”

在海斯眼中,国际争端中的民族主义者常断言自己国家的事业是正义的,并要求本国政府在捍卫自己的事业上更多地展示武力。因此,一个被民族主义裹挟的国家,最终往往被竞争性的军国主义所统治。

当然,海斯也未完全否认民族主义的价值,他认为:“一个民族应当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比如语言、习俗等。但是我们必须在民族主义面前保持清醒,如果不加控制,民族主义将结出不宽容、军国主义及战争的果实。

撰文 | 张天娇

编辑 | 钱琪瑶

*本文为BOOK方物独家原创内容

未经BOOK方物授权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粟... 1979年7月,粟裕将军已经72岁,因身体不适在青岛的八大关休养。每当他感觉身体好些时,他便会和身边...
国宝时刻 | 跨越千年的盛唐遗... 玛瑙为身,镶金为首。一段丝路传奇,凝于宴饮之器。它盛放过西域的葡萄美酒,也见证过长安的万千气象。何等...
原创 曾... 谁能想到,百年前一个在日本秋田县出生的体弱乡村孩子,竟然能够准确预言关东大地震和广岛核爆?他甚至在自...
原创 曹... 当曹操的六员大将围攻吕布时,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为何没有出手相助?实际上,这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 在《...
原创 蒋... 在长征的故事里,有这么一个挺特别的人物,他叫张振汉,本来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将,还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但...
原创 比...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神秘的夏朝。夏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奠定了世袭制的基础,推...
两千年前泰国仿玛瑙玻璃珠是如何...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泰国中部一处约两千年前遗址出土的仿条纹玛瑙黑白玻璃珠是如何...
原创 当... “八嘎!苏联人到底想怎么样!” 这是一名普通的日军在面对苏联军队不按常规出牌时的愤怒吼声。 ...
原创 民... 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诏书,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此言论激起日本社会的民族主义热潮...
山西发现一座距今4300年的“...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因发现三重环壕而备受关注的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今年考古发掘又取得重大...
原创 解... 欢迎大家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033期。在1948年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期间,我方公布了国民党43名头等...
原创 团... 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旅在旅长崔建工(后来改名为崔建功)的指挥下,开始向黄河...
守关心声:戈壁雄关的科技把脉人 戈壁雄关 的科技把脉人 守 关 心 声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已有6...
故居管理中心调研组赴中国社会科... 11月20日上午,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衣学磊率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调研,与近代史研究所...
日本应该记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崔琦)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表示,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
原创 浙...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 根据传统的地理划分,以钱塘江为...
徐中舒: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 内阁档案原为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据罗振玉氏刊印的内阁大库档册(原书在玉简斋丛书内,总目下注“大库官抄本...
原创 建... 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然而,有时革命的确也需要通过请客吃饭来达成某种目的。1949年9月...
社教活动 | 把世界史装进手作... 2025年 11月22日-23日 历史不止在课本里, 更在指尖可触达之处。 1 中华瑰宝 ...
原创 中... 秦始皇嬴政 重要事件: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自称“皇帝”的君主,他的政策和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