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曹操的六员大将围攻吕布时,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为何没有出手相助?实际上,这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誉为天下第一猛将,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在单挑中击败他。然而,在濮阳之战中,吕布却两次败给了曹操,这令人大为震惊。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吕布之所以两次输给曹操,主要是因为曹操采用了阴谋,将原本的单挑局面变成了围攻。在当时,曹操占据了兖州,并计划进攻徐州。就在他与陶谦的战争正酣时,吕布和陈宫突然袭击了兖州,占领了曹操的老巢,将曹操赶得只剩下三座县城。曹操一旦失去这些县城,便无法在兖州立足。于是,曹操只能从徐州撤军,准备和吕布争夺兖州。在第一次濮阳之战中,曹操并不是吕布的对手,无论是正面交锋还是侧面偷袭,都无法击败吕布。幸好,突如其来的蝗灾导致吕布缺乏粮草,最终被迫撤兵,曹操才得以幸免。
几个月后,曹操解决了粮草问题,再次发动进攻。这次,曹操带来了更多的猛将,其中许褚尤为突出。许褚刚加入曹营不久,为了获得战功巩固地位,主动挑衅吕布,与他单挑了二十回合,未分胜负。看似许褚武功不差,似乎有机会和吕布一较高下。然而,就在大家期待胜负时,曹操突然告知手下:“吕布非一人可胜”,并命令六名将领一起围攻吕布。于是,本应是一场单挑的较量,变成了围攻战。
吕布再强大,虽然被誉为三国第一猛将,但在六将的围攻下,哪怕他再厉害,也难以独自应付。很快,吕布便败下阵来。
第一次围攻失败后,吕布开始撤退,曹操紧紧追随,不愿让他逃脱。最终,双方僵持在定陶。见曹操不主动进攻,吕布心生不安,决定亲自带领骑兵偷袭曹营。结果,他遭遇了曹操的伏击,被打得大败。为了应对吕布,曹操再次命令六员大将合力围攻,最终彻底击败了吕布。
当吕布被围攻时,许多人不禁疑惑,为什么每次都是曹操的六将围攻吕布,而吕布却总是独自作战?他的八健将都去哪了?他们为何没有出手相助呢?其实,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吕布的八健将并非都在他身边。早在吕布撤兵的时候,粮食短缺是导致他暂停行动的重要原因。曹操通过抢夺黄巾军的物资,解决了粮草危机,而吕布没有类似的机会,只能派人外出寻粮。曹操进攻时,陈宫劝吕布等所有将领齐聚再战,而吕布并未采纳建议,直接决定出战。这意味着,当时吕布身边并不齐全,他的八健将中,有一部分人在外执行任务。
在定陶之战中,也提到过吕布军队的处境:“吕布与张邈、张超都在城中,高顺、张辽、臧霸、侯成正在外巡海打粮。”可以看出,吕布的军队并没有完全解决粮食问题,且分散在各地寻找粮草。因此,吕布身边并没有很多猛将,曹营六将发起围攻时,吕布手下的八健将自然无法出手相助。
第二,吕布的自大与墨守成规。当曹操再次出征时,陈宫劝吕布不要贸然出战,而是等待众将集结后再与曹操决战,但吕布并未听从。他自信满满,认为曹操只是自己的手下败将,不足为惧。吕布对自己的武力有极高的自信,觉得凭借方天画戟和赤兔马,他几乎无敌。即便关羽和张飞联手,也未能击败自己,他认为曹操麾下的武将无法与自己匹敌。然而,曹操并非遵循规则的人,单挑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胜利才是目标。当许褚未能在二十回合内击败吕布时,曹操果断改变策略,命令六将联合围攻吕布。吕布的自大和对规则的坚持,让他未能意识到曹操早已准备好改变战术,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第三,吕布战败的速度太快。从原文来看,吕布每次被围攻时,败得非常迅速。第一次围攻时,吕布正在与许褚单挑,结果其他五员猛将突然出现,令吕布措手不及,最终他被击败。第二次围攻时,吕布再次遭遇了曹操的伏击,败得更为迅速。在这两次围攻中,吕布的八健将根本来不及支援,他的败退速度远远超过了援军的到达速度。
综上所述,吕布两次遭到曹操六员大将围攻,八健将未能出手,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一是吕布的八健将并非都在他身边;二是吕布过于自大,未听从陈宫的劝告;三是吕布战败的速度太快,手下无法及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