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回忆
迪丽瓦拉
2025-09-18 16:04:10
0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五四运动后,由于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提高,由于马列主义的介绍、研究与宣传的相当普遍,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先导,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思想准备与国际声援等客观与主观条件,都已经具备了。

中共一大纪念馆内的一大代表群体铜像。新华社记者 刘颖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东方局派了魏金斯基(他的夫人同行)来到北京。

据他说,东方局曾接到海参崴方面的电报,知道中国曾发生过几百万人的罢工、罢课、罢市的大革命运动,所以派他到中国来看看(他曾经在美国做工多年,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他到北京以后,首先访问了以李大钊同志为首的许多进步人士,举行过几次座谈会,许多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也参加了。因为苏俄政府第一次对中国的宣言(即废除帝俄政府与中国所订的不平等条约)刚传到中国,中国很多社会团体都表示热烈欢迎,所以一听到苏俄人来到北京,大家感到特别高兴。魏金斯基在几次座谈会上,报告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的实际情况及其对外政策。当时李大钊同志等对于这位好朋友,很诚恳地和他交换意见,至于那些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带着好奇心,参加了一两次座谈,以后和他也疏远了。和他经常接触的还有张太雷(因为他懂英文)、杨明斋(华侨,因为他在俄国东方大学读过书,懂俄文)两人。

由于李大钊同志的介绍,魏金斯基到了上海,访问了《新青年》、《星期评论》、“共学社”等杂志、社团的许多负责人,如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及其他各方面在当时还算进步的人们,也举行过几次座谈其经过也和在北京的一样,最初参加座谈的人还多,以后就只有在当时还相信马列主义的人和魏金斯基交谈了。由于多次的交谈,一些当时的马列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俄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

这时候,“中国共产党”发起的事被列入了日程。魏金斯基来中国的主要任务是联系,他不懂得什么理论,在中国看了看以后,说中国可以组织中国共产党,于是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戴季陶等人就准备组织中国共产党。当时在上海参加发起的人有陈独秀、李汉俊(党成立大会以后退出)、陈望道(党成立大会以后退出)、俞秀松、施存统(参加后去日本留学,现属民建)、沈玄庐(第二年退出)、李达等。当时还曾起草一个党章草案,由李汉俊用两张八行信纸写成,约有六七条,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中国共产党用下列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一、劳工专政,二、生产合作。”我对于“生产合作”一项表示异议,陈独秀说:“等起草党纲时再改。”

这个组织发起后,由陈独秀、李汉俊找关系当时在全国各地发起组织共产党的有:在北京的李大钊、张太雷、邓中夏、张国焘、刘仁静、罗章龙、李梅羹等人;在武汉的陈潭秋、董必武、包惠僧等人(李汉俊本人也去到武汉);在广东的谭平山、陈公博、陈达材等人;在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在东京的施存统、周佛海等人;在湖南由毛泽东负责;另函约巴黎的朋友在巴黎组织。邵力子、沈雁冰是在党发起以后才加入的(以后又都退出了)。截至1921年6月,共有8个中国共产党小组,巴黎小组与国内各小组当时联系很欠缺。

成立共产党的会议是在《新青年》杂志社内召开的。在会上大家提供的工人运动的材料很少,第三国际的宣言和决议案在这次会议上也出现了。当时党的上海小组的工作分两部分:一是宣传工作,一是工运工作。宣传方面,决定把《新青年》作为公开宣传的机关刊物,从8卷1号开始。另行出版《共产党》月刊(报纸16开本,约32面),作为秘密宣传刊物。1920年11月间出了创刊号,这刊物的内容主要是刊登第三国际和苏俄的消息、各国工人运动的消息。至于工运方面,在上海杨树浦组织了一个机器工会,由李中主持此外还在上海小沙渡路筹组纺织工会,但未组成。

《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1号

党的上海发起组,推陈独秀做书记。另外还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因为当时有许多青年离开学校和家庭来到上海找《新青年》社想办法,所以上海共产党组织就把他们组织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的团部设在华龙路渔阳里六号,两层两底的房子里,挂了“外国语学校”的招牌,团员有20余人,由魏金斯基夫人教授俄文,团务由俞秀松主持。除上海外,北京、武汉、长沙也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

1920年,孙中山在广州做大元帅。11月,他邀约陈独秀去广州做教育厅长陈把书记的职务交由李汉俊担任,《新青年》也交他和陈望道主编,我负责编《共产党》月刊,这份杂志的稿子主要由《新青年》社供给。12月间,魏金斯基回到苏俄去了。当时党的工作经费,每月仅需大洋二百元,大家却无力负担,因为当时在上海的党员大都没有职业,不能挣钱,搞工人运动没有钱不成。《新青年》社在法租界大马路开了一家“新青年书社”,生意很好。李汉俊向陈独秀写信提议由“新青年书社”按月支二百元做党的经费,陈独秀没有答应。还有陈独秀临去广州时,曾对李汉俊约定,《新青年》每编出一期,即付编辑费一百元。后来李汉俊未能按月编出,该社即不给编辑费,因此李汉俊认定陈独秀私有欲太重,大不满意。这是他两人之间的冲突的起源。这时候党的经费是由在上海的党员卖文章维持的。往后因为经费困难,《共产党》月刊就中止了。

1921年2月,陈独秀起草了一个党章,寄到上海李汉俊看到草案上主张党的组织采取中央集权制,对陈独秀甚不满意,说他要党员拥护他个人独裁,因此他也起草了一个党章,主张地方分权,中央只不过是一个有职无权的机关。陈独秀看了李汉俊这个草案,大发雷霆,从广州来信责备我一顿,说上海的党员反对他,其实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件事。从此以后,陈独秀和李汉俊两人之间的裂痕愈来愈深。我觉得党刚才发起就闹起分裂来,太不像话只得调停于两者之间,要大家加强团结但李汉俊态度坚决,不肯接受调停,并连书记也不做了,《新青年》也停刊不编了。他就把党的名册和一些文件移交于我,要我担任书记。我为了党的团结,只好接受了。李汉俊原是无政府主义者,后来看了考茨基的书才转变过来。他很想做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参加资产阶级议会去宣传无产阶级的政见。他的本性原是一个热衷于利禄的人,所以在党的成立大会开过以后,就跑到国民党去了。

1921年6月中旬,马林(荷兰人)和尼克尔斯基(俄国人)由第三国际派到上海来,和我们接谈了以后,他们建议我们应当及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的成立。于是由我发信给各地党小组,各派代表两人到上海开会。

来源:曲青山 柴方国主编《中国共产党100年口述史》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作者李达(18901966),中共一、二、三、八大代表,曾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等职;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守关心声:戈壁雄关的科技把脉人 戈壁雄关 的科技把脉人 守 关 心 声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已有6...
故居管理中心调研组赴中国社会科... 11月20日上午,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衣学磊率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调研,与近代史研究所...
日本应该记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崔琦)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表示,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
原创 浙...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 根据传统的地理划分,以钱塘江为...
徐中舒: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 内阁档案原为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据罗振玉氏刊印的内阁大库档册(原书在玉简斋丛书内,总目下注“大库官抄本...
原创 建... 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然而,有时革命的确也需要通过请客吃饭来达成某种目的。1949年9月...
社教活动 | 把世界史装进手作... 2025年 11月22日-23日 历史不止在课本里, 更在指尖可触达之处。 1 中华瑰宝 ...
原创 中... 秦始皇嬴政 重要事件: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自称“皇帝”的君主,他的政策和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
悲情黑劳士:斯巴达军国制度下的... 时至今日,斯巴达仍被视为古希腊巅峰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强悍公民组成的重装步兵,在温泉关、普拉提...
原创 西... 中国历史考古是一门深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学科,它通过发掘、分析地下遗存,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丰...
中非共绘互利共赢新图景 图为11月14日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站台。新华社记者 彭立军摄 按照相关部署安排,中国正抓...
庆州的古韵与新声(旅人心语) 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驱车一路驶向东南。窗外的城市高楼渐渐隐去,山岭与田野映入眼帘。距首尔330公里,...
古三里河:京城藏着的“小江南”... 镜头推近青石板路,河水晃着碎金——哎!这可不是江南,是咱北京城里藏着的“小江南”——古三里河(即前门...
中国“琉球学”学科已正式启动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位于...
原创 崇...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在位时,国家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内外问题接踵而至。国内,农民起义四起;外部,清...
原创 三...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群雄争霸,正如那句乱世出英雄所言,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不计其数。除了那些在战略上运...
用文物讲长江故事,那是历史的底... 金沙江,《因为长江》剧照。片方供图 8集文化纪实纪录片《因为长江》正在播出。从长江源头出发,循着自西...
原创 绝...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了许多英勇的指挥官。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师长,他的牺牲令无数人感动与痛惜,那...
日本1879年强行吞并琉球: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
原创 1... 1938年,由于有汉奸泄露情报,日军迅速包围了山东乐陵县的大常村。在这紧急时刻,常大娘展现了极大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