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时期,秦国内部团结稳定,没有农民起义爆发,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秦国民众是秦法直接受益者
现代人一说秦法,脑袋里第一直觉就是“暴虐”,实际上这不是事实。我们来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几条没有一条是专门针对普通老百姓的:
比如说废井田、开阡陌核心就是增加耕地面积、允许土地私有买卖,这在在战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革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实行郡县制,其实就是变相削弱了贵族特权,能力强的普通人就有了上升的渠道;奖励耕织和战斗,对普通民众来说就是一大福音,只要肯辛勤耕作、英勇作战,就能得到爵位奖励,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连坐法,早已有之,秦国实行的很彻底,但对安分守己的普通百姓来说,影响不大(想想警察到过你们家几次就明白了),主要是整治那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流的。变法初期,政策执行得很到位;中央政府还会及时派遣督察队监督法律的实施。普通大众都是这些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谁没事撑得慌去起义造反。二、什伍连坐制限制了群众大规模起义活动
什伍连坐法将百姓按军事组织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这项政策极大限制了民众的大规模起义,你想,假若有一家想造反,其他家就要及时举报,举报有奖;若是不举报,就要严惩。在利益面前,有多少人经得住考验?只要有小股起义,政府很快就会知道,就能够及时镇压,掀不起什么浪花。
这项政策对统治阶级极其有利,后世曾有一尚书对皇帝说连坐法太残忍,结果被皇帝大骂了一通迂腐。
三、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秦国国力大增,普通民众都在受益,没有起义动力
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秦国始终在快速上升通道上,民众在经济、政治上享受政策红利,作为秦国国民的荣誉感也是刚刚的。就算有少许不满,一般也不会爆发。任何时代百姓都会有不满情绪的,但只要国家处于上升期,基本都不会爆发,为什么?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什么时候百姓喜欢起义?一般都是在国家成熟期、衰落期。不信你看看新闻,全世界哪些地方百姓喜欢游行就知道了。
综上所述,秦法为民着想,秦律严酷,百姓受益多,自然就没有起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