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史上,曾有一段震荡人心的岁月,虽说各小国之间龃龉冲突不断,但绝对的自由,缔造出珠玉般璀璨的精神文明,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成就绵延千年也难以比肩,这个时期就是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诞生于东周,因周王朝势弱,无力平衡辖制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导致逐渐出现称霸之心,从春秋的简单试探,邻里国之间小摩擦占点便宜就收手,发展到战国的大规模吞并战役。
如何划分春秋跟战国,可拿孔子逝世这个关键时间线作为分割,在孔子游历众国,收学生传授儒家思想时,都算春秋阶段,自公元前479年后,不讲道理只看拳头的战国就粉墨登场,所以孔子向往的天下大同,其实是在缅怀西周。
春秋战国的诸国较量场,几乎都围绕中原展开,东北地区在此时的存在感仿佛并不高,不禁就让大家好奇,当时是否有东北人的存在呢?
要想理清这个问题,首先得解析一下对东北人的定义,只要在东三省境内谋生,再祖辈有三代以上定居于此,大约就算东北人。
那结论必然是有,东北水土资源丰富,水源有图们江、黑龙江等环绕其间,山脉也有长白山跟大兴安岭,依山傍水就会有人类聚居于此。
并且黑土地在现代是中国的粮仓,春秋战国时也收成颇丰,当时的古东北人,职业选择十分广泛,既可以靠天吃饭兢兢业业的种地,也能拿上家伙什进山打猎,有点草药底子的,更可以采集人参、乌拉草等贩卖。
只是在很长的时间线里,东三省都没有迎来统一,各地零星出现许多游牧民族,比起中原已成气候的知书达理,此地民风属于格外淳朴的阶段。
到商末周初之际,东北就是商朝贵族暂避风头的大本营,他们将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视为桃花源,躲开中原的纷扰,反倒在精神文明上有不菲的成就。
如纣王的叔父箕子,就曾被周文王封地于今辽宁,此人在当时名气十分卓然,跟比干和微子共称为“殷末三仁”,能有这般赞誉,箕子为人肯定是不可小觑。
曾见微知著,从纣王吃饭用象牙筷,喝酒一定得使玉杯,就看出将来一定会因豪奢败国。在还一片歌功颂德的宗亲臣子里,箕子明知道忠言就会逆耳,纣王听了会觉得扫兴,仍屡次苦谏,最终惹得被猜忌,只能装疯希望躲过一劫,可仍旧被判囚禁为奴。
当商朝亡了,周文王敬仰其人品,数次请他做官,坚守底线不从,但出于为民造福之心,将夏禹时期传下的《洪范九畴》倾囊相授,但箕子认为躲不开纷扰,带着人一路迁徙,顺着东三省一路走,最终定居在朝鲜。
由此可见,东北地区在西周早期,就已经是商末贵族的退路,那么东北人自然就开始活跃出现在各诸侯国之间,只是此时周王室正值鼎盛,外出闯荡的东北人估计不多。
时间一转,周文王的庶长子召公爽,以今北京一带为核心,创建了燕国,一度国力十分强盛。此地就离东北不远,当时的许多东北人就会来燕国谋生,发源于河北地区的山戎部落,虽据点在燕山,但会去东北招兵买马,或通过跟游牧民族联姻吸纳人才,交情不是一般的密切。
尤其辽宁西部还有一个关键的诸侯国,因春秋就灭国,名气不是特别大,此国就是孤竹国。孤竹先祖是先商部落时期的墨氏一族,特点是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因跟北方做贸易,富硕之名四海皆知。
孤竹国的人民财富自由,就有闲情逸致提升生活品质,当代许多出土的青铜器,制作源地就是孤竹,可万事总没有十全十美,孤竹国兵力上不太强劲,哪怕出产许多优质的战马和骡子,但基本不用于自我防卫,而是拿去做贸易。
这就导致孤竹国一直被压制,商朝时倒还好,毕竟也同属于异性诸侯国,后期三百多年分属于周朝,日子就逐渐不好过起来,随着燕国在隔壁日益壮大,这个国家整日跟山戎作战,军事能力十分强悍,孤竹国压根不是对手。
当春秋各国开始出手较量,经济发达的孤竹国没过多久就被灭国。那子民应该按照那会儿的规矩,会划入燕国,所以许多孤竹国的东北人就迁徙到河北跟北京一带。
估计就从孤竹国覆灭开始,本来生活在东三省的东北人,就跟燕国互通有无,毕竟聚居都沾亲带故,哪怕当时有没有迁徙的孤竹国人,数十年后也都纷纷搬家。
再随着战国乱世开局,东北人又会往正在称霸的大国走,如韩赵魏和秦等。
因为乱世一切都不那么讲究,各国人才流动的格外频繁,如大名鼎鼎的张仪跟苏秦,前者是魏国人,后者属于郑国,一个不远千里到秦国拜相,一个则先去齐国,再去卫国拜师鬼谷子。
说明战国已经打成一团,能人异士会辗转各国找机会,自然东北人也不会两耳不闻窗外事,四处搬家是合乎情理的一件事。估计就连身处暴风眼的普通人,为躲避战乱也会拖家带口的迁徙。
因东北游牧民族众多的优势,推测当时在各国之中,武将兵士里东北人肯定不在少数,战国后期更是动辄就发动几十万人的战役,只在本国征兵,壮年男子肯定不够数,招纳身强力壮的东北人加入,一方有足够的兵源,一方则能在乱世立下一番军功,属于双赢。
而为何看似东北人在春秋战国参与度不高呢?是因为东三省并未统一,大家伙都是单兵作战各找门路,就显得不起眼,其实除了离东北较远的吴国、越国和巴蜀,应该其他国都有东北人的身影。
至于来自哪里,孤竹国的灭国,就会让一批东北人前往燕国,只要开了口子,想凭本事打下功勋的东北人,就跟张仪与苏秦一样,哪里需要就往哪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