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治被误解千年,历史上的李治有多厉害?看看外国如何评价他
迪丽瓦拉
2025-09-18 17:02:23
0

好的,我帮你把这段文章改写一遍,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同时保持每段的语义和字数相近: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首位,也是唯一一位正式称帝的女皇。在那个年代,关于武则天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她的光芒几乎遮蔽了同时代的其他人物,尤其是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因为武则天的存在,李治这个皇帝反而被历史和民间渐渐淡忘,仿佛他只是一个配角,难以与武则天的光辉相比。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同时也是这位传奇女皇武则天的丈夫。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两大历史巨人之间,李治似乎仅凭借他们的名声才被人所知。他被许多人认为是个软弱、懒散、缺乏进取心的皇帝,这种形象随着时间慢慢被固化,导致他在历史上被低估。

实际上,李治的真实能力远比外界评价要强大得多。历史记载显示,他是一个心思缜密、治国有方的皇帝。在他的统治期间,唐朝的国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疆域辽阔,国际声望极高,许多外国使节和史书记载都对他赞誉有加,称他为强有力的统治者。

作为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的背景十分显赫。他的母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贤内助长孙皇后。李世民原本更看重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但二人相继被废后,李治便顺势脱颖而出。在剩下的皇子中,无论是血统背景还是政治实力,李治都名列前茅,成为了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李世民最初并不看好李治,觉得他不像自己那样英勇果断,性格偏向软弱。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非如此。李治的登基,离不开两位重要人物的支持: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和唐太宗极为器重的大臣褚遂良。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的原太子李承乾因涉嫌谋反被废,李泰这位聪明机智的皇子也开始获得重视。李泰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二子,才智过人,一度被视为太子人选。但他性格高调,与李承乾有深仇大恨,李世民明白若立李泰为太子,李承乾必然遭遇不测。加之长孙无忌与褚遂良极力推荐李治,最终李治成功取代李泰,被李世民立为太子。

李治第一次见到武则天,是在李世民晚年身体每况愈下时。那时,武则天还是李世民的才人,负责侍奉皇帝。正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李治与武则天彼此产生了情愫,二人情投意合。

虽然武则天比李治年长几岁,且身份是他父皇的才人,但李治对她情有独钟,甚至许诺等自己登基后一定会与她在一起,表达了坚定的决心。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开始着手安排武则天进宫的事宜。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匈奴等少数民族会娶父亲或兄长的妻子,这种做法在中原社会是罕见且被视为违背伦理的。尽管如此,李治毫不顾忌世俗眼光,坚定支持武则天成为皇后,这背后不仅有爱情的因素,更有他深谋远虑的政治考量。

李治确实深爱武则天,但他坚持立她为皇后并非单纯因为感情。当时李治刚刚登基,朝中大权掌握在舅舅长孙无忌手中,而真正忠心辅佐他的臣子不多。武则天聪明能干,能够协助李治稳固皇权,是他倚重的政治盟友。

正因多重因素交织,李治坚定不移地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一决策也使他与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彻底翻脸,最终导致长孙无忌失势并被处死。

长孙无忌在朝中有着广泛的亲信和强大的权势,这令李治颇感威胁,却苦于无计可施。直到武则天立后事件爆发,李治才找到了打破僵局的突破口。

当时,李治召集四位辅佐大臣商议立后事宜,长孙无忌坚决支持王皇后,因此强烈反对武则天当皇后。褚遂良亦随长孙无忌的意见,认为此举违背伦理纲常,极不妥当。

李治并未因此放弃,而是私下寻求另一位重臣英国公李勣的支持。李勣明确表示:“这是陛下的私事,不必听取他人意见。”这番话显示李勣坚定支持李治,使李治在朝中获得了关键的政治后盾。

不久,李治正式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新的皇后。借此契机,他清洗了长孙无忌的党羽,将其势力逐出京城。后来,长孙无忌被诬陷谋反,逼迫他在黔州自缢身亡,从此李治掌控朝政,臣子们对他唯命是从。

李治是众多皇子中唯一一个伴随李世民成长的。他因母亲长孙皇后的身份,深得父皇喜爱,自幼被李世民常带身边,耳濡目染。虽然未能完全继承李世民的治国经验,但至少学到了七成左右。李治在李世民面前总是谦恭有礼、温和低调,这种形象也使后人误以为他性格软弱。

李治虽然任由武则天执政,但武则天之所以能称帝,关键在于她依附于李治。无论武则天如何掌权,李治始终握紧兵权。有兵权在手,武则天的能耐也受制于人。

武则天对长孙无忌反对她为皇后颇为痛恨,登基后曾想报复长孙家族。但长孙无忌死后不久,李治却调回了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敬宗到长安任官,显示出他依然掌握绝对权力,武则天也无可奈何。

此外,唐朝版图在李治统治时期达到鼎盛。东至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及越南横山,疆域面积达约1200万平方公里。到了武则天时期,版图有所缩减,主要是安西都护府势力范围缩小所致。

在李治时期,唐朝成功吞并河中十六国,安西都护府掌控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西域控制空前稳固。隋唐以来难以解决的高丽问题也被李治终结。公元668年,唐军攻破平壤,高丽灭亡,成为唐朝版图一部分。

李治在对外战争中的强硬手段令诸多外国深感震撼,史书中称他勇猛不输李世民,甚至在某些外国文献中被称为“黄祸”,足见他在国际上的威慑力。

虽然历史上李治常被贴上“懦弱”“无作为”的标签,但他的成就绝不逊色于李世民。面对夺嫡纷争,他选择韬光养晦,最终胜出;面对长孙无忌的挑战,他果断镇压,不顾旧情。即使在病重之际,虽然权力部分交予武则天,但他仍牢牢掌握最关键的兵权。

李治为后来的李隆基开创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实为一位真正的中兴之主。

---

改写完毕!你觉得这样有没有更丰富生动一些?需要我帮你调整哪个部分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守关心声:戈壁雄关的科技把脉人 戈壁雄关 的科技把脉人 守 关 心 声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已有6...
故居管理中心调研组赴中国社会科... 11月20日上午,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衣学磊率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调研,与近代史研究所...
日本应该记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崔琦)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表示,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
原创 浙...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 根据传统的地理划分,以钱塘江为...
徐中舒: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 内阁档案原为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据罗振玉氏刊印的内阁大库档册(原书在玉简斋丛书内,总目下注“大库官抄本...
原创 建... 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然而,有时革命的确也需要通过请客吃饭来达成某种目的。1949年9月...
社教活动 | 把世界史装进手作... 2025年 11月22日-23日 历史不止在课本里, 更在指尖可触达之处。 1 中华瑰宝 ...
原创 中... 秦始皇嬴政 重要事件: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自称“皇帝”的君主,他的政策和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
悲情黑劳士:斯巴达军国制度下的... 时至今日,斯巴达仍被视为古希腊巅峰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强悍公民组成的重装步兵,在温泉关、普拉提...
原创 西... 中国历史考古是一门深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学科,它通过发掘、分析地下遗存,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丰...
中非共绘互利共赢新图景 图为11月14日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站台。新华社记者 彭立军摄 按照相关部署安排,中国正抓...
庆州的古韵与新声(旅人心语) 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驱车一路驶向东南。窗外的城市高楼渐渐隐去,山岭与田野映入眼帘。距首尔330公里,...
古三里河:京城藏着的“小江南”... 镜头推近青石板路,河水晃着碎金——哎!这可不是江南,是咱北京城里藏着的“小江南”——古三里河(即前门...
中国“琉球学”学科已正式启动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位于...
原创 崇...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在位时,国家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内外问题接踵而至。国内,农民起义四起;外部,清...
原创 三...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群雄争霸,正如那句乱世出英雄所言,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不计其数。除了那些在战略上运...
用文物讲长江故事,那是历史的底... 金沙江,《因为长江》剧照。片方供图 8集文化纪实纪录片《因为长江》正在播出。从长江源头出发,循着自西...
原创 绝...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了许多英勇的指挥官。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师长,他的牺牲令无数人感动与痛惜,那...
日本1879年强行吞并琉球: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
原创 1... 1938年,由于有汉奸泄露情报,日军迅速包围了山东乐陵县的大常村。在这紧急时刻,常大娘展现了极大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