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甲是个啥样的人?为什么史籍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迪丽瓦拉
2025-09-18 17:01:56
0

根据文献记载,夏朝从鼎盛到衰败的转折点通常被认为发生在第14任君主孔甲的治理时期。《国语·周语下》对此有明确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这句记载表明,孔甲的统治与夏朝的衰败息息相关。

孔甲并非夏朝第11任君主不降的亲生儿子,不降因为性格暴躁、情绪反复无常,认为孔甲难以承载治理国家的重任,因此将帝位禅让给了性格更加稳重、执政经验丰富的弟弟扃。之后,不降在扃执政的第10年去世,扃在位18年后也去世。而在临终时,扃并没有将帝位传给孔甲,而是将权力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帝廑(胤甲)。帝廑继位后,决定将都城迁回西河。在帝廑的第8年,天空出现了“十日并出”的现象,朝野人士纷纷认为这是妖异征兆,表明社会不安。那时,由于人们对天文现象的认知尚浅,这一事件被视为不祥之兆。同年,帝廑去世,孔甲继位。

孔甲继位时,并未得到父亲不降的认可,而是经历了两位帝王的更替,整整26年后才终于登上帝位。这段漫长的等待似乎让孔甲开始反思,尤其是“十日并出”之类的天象事件让他感到深刻的警示。他认为这一异象代表了上天的不满,暗示朝野上下未能充分恭敬天命。于是,孔甲上位后立即对当时的祭祀制度进行了改革,强调要以诚心恭敬天帝、顺应天道。此举不仅顺应了民心,安抚了百姓,也在当时赢得了很高的评价,甚至先秦时期的《清华简·厚父》也提到,夏桀灭国的原因之一就是废除了孔甲制定的祀典。

然而,尽管孔甲在祭祀制度上做出了改革,并且强调天命的重要性,但他过度放大了鬼神的作用,忽视了人,尤其是自己作为君王的责任。他一方面沉迷于奢华浪费,极力侍奉鬼神,另一方面却在政务上失职,纵情于歌舞升平,沉溺于享乐之中。与此同时,周边的诸侯国对他的行为产生了强烈不满,开始纷纷叛离,最终导致夏朝的盛极而衰,国家的衰败已见端倪。

孔甲在失德和胡作非为方面的具体事例,虽然文献未有详细记载,但《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史记·夏本纪》和《吕氏春秋·季夏纪》中的两则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他行为怪异的侧面。这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孔甲爱龙的传闻。据说,孔甲在位时,因其顺应天命、祭祀天帝,天帝特别垂青,赐给了他四条龙作为车马。四条龙雌雄各一,分别来自黄河与汉水。可是,孔甲和他的臣子们并不擅长养龙,而善于养龙的豢龙氏家族一时也无从下手。正当孔甲束手无策时,陶唐氏后人刘累出现了,他声称自己曾向豢龙氏学习过驯龙的技术,愿意为孔甲饲养龙。于是,孔甲将刘累封为“御龙氏”,并将豕韦氏的封地转交给他。不久,其中一条雌龙死掉,刘累居然将其剁成肉酱献给孔甲,孔甲尝后觉得味美,于是命人再次向刘累索取。刘累害怕被牵连,偷偷逃到鲁县(今河南鲁山一带)藏匿。这则神话传说中的龙显然是虚构的,但孔甲的迷信和对鬼神的过度依赖,往往使他无法理智看待实际问题,导致了治理上的偏差。

另一个故事则记载了孔甲一次到东阳萯山打猎时的遭遇。途中,一场大风突如其来,扬起了尘土,天空昏暗,孔甲一行迷失了方向,误入了一户百姓家。巧的是,女主人正在分娩。有人说:“君王降临,必定是个吉兆,孩子未来必定大有作为。”另有人却说:“这个孩子恐怕难享福,未来多灾多难。”孔甲听后说道:“若是我的儿子,谁敢害他?”于是将这个孩子带回宫中。孩子长大后,一次刮大风,帐篷掀起,屋顶的斧头掉下来,砍断了他的脚。孔甲无奈,只能将他安置为守门官。孔甲叹息道:“这恐怕是命中注定吧!”并因此创作了名为《破斧》的歌曲,这首歌成为了最早的“东音”,但遗憾的是未能流传下来。

孔甲在位9年后去世,由其子皋继位。皋在位11年,史料未记载他具体的政务内容。帝皋去世后,儿子帝发继位。帝发上任时,仍出现了“诸夷宾于王门,再保庸会于上池,诸夷入舞”的盛况,这表明尽管夏朝已进入衰败阶段,但仍保有一定的实力。然而,帝发去世后,夏朝进入了更为深重的衰退期。最终,帝发的儿子桀继位,成为加速晚夏王朝覆灭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文摘自李琳之的《晚夏殷商八百年》。为了提高阅读流畅度,本文删除了注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原著。

作者简介

李琳之,历史学者,著有《中华祖脉》《家国往事》《祖先,祖先》《元中国时代》《前中国时代》等十余部著作。他的《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和《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三部作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上古史体系,首次通过考古学与文献学的结合,揭示了从黄帝到商朝灭亡的三千年历史脉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守关心声:戈壁雄关的科技把脉人 戈壁雄关 的科技把脉人 守 关 心 声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已有6...
故居管理中心调研组赴中国社会科... 11月20日上午,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衣学磊率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调研,与近代史研究所...
日本应该记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崔琦)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表示,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
原创 浙...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 根据传统的地理划分,以钱塘江为...
徐中舒: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 内阁档案原为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据罗振玉氏刊印的内阁大库档册(原书在玉简斋丛书内,总目下注“大库官抄本...
原创 建... 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然而,有时革命的确也需要通过请客吃饭来达成某种目的。1949年9月...
社教活动 | 把世界史装进手作... 2025年 11月22日-23日 历史不止在课本里, 更在指尖可触达之处。 1 中华瑰宝 ...
原创 中... 秦始皇嬴政 重要事件: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自称“皇帝”的君主,他的政策和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
悲情黑劳士:斯巴达军国制度下的... 时至今日,斯巴达仍被视为古希腊巅峰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强悍公民组成的重装步兵,在温泉关、普拉提...
原创 西... 中国历史考古是一门深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学科,它通过发掘、分析地下遗存,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丰...
中非共绘互利共赢新图景 图为11月14日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站台。新华社记者 彭立军摄 按照相关部署安排,中国正抓...
庆州的古韵与新声(旅人心语) 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驱车一路驶向东南。窗外的城市高楼渐渐隐去,山岭与田野映入眼帘。距首尔330公里,...
古三里河:京城藏着的“小江南”... 镜头推近青石板路,河水晃着碎金——哎!这可不是江南,是咱北京城里藏着的“小江南”——古三里河(即前门...
中国“琉球学”学科已正式启动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位于...
原创 崇...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在位时,国家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内外问题接踵而至。国内,农民起义四起;外部,清...
原创 三...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群雄争霸,正如那句乱世出英雄所言,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不计其数。除了那些在战略上运...
用文物讲长江故事,那是历史的底... 金沙江,《因为长江》剧照。片方供图 8集文化纪实纪录片《因为长江》正在播出。从长江源头出发,循着自西...
原创 绝...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了许多英勇的指挥官。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师长,他的牺牲令无数人感动与痛惜,那...
日本1879年强行吞并琉球: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
原创 1... 1938年,由于有汉奸泄露情报,日军迅速包围了山东乐陵县的大常村。在这紧急时刻,常大娘展现了极大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