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扬威东南亚,还是冒领西班牙军功?林凤进攻吕宋事迹考证
迪丽瓦拉
2025-09-18 17:32:59
0

在明代,林凤进攻吕宋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些人认为,这是一段历史遗憾,认为如果明朝没有干涉,林凤可能成功占领吕宋,为中国再度扩展领土。与此同时,明朝与西班牙的联合战役也成为讨论的热点,尤其是这一事件常被用来证明明朝对东南亚的控制力,甚至在一些历史作品中被过度美化。那么,林凤进攻吕宋并引发的明西联合战斗,究竟是怎样的真实情况呢?

这场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林凤,那个曾在东南沿海横行的大海盗集团。林凤的舰队在屡次受到明帝国的围剿后,最终败逃,迫不得已进入吕宋岛。关于林凤为什么进攻吕宋,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是为占领土地,还是为了东山再起,谁也无法确知。但林凤进攻吕宋的故事却充满了细节。

首先,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整个事件,本文将按中西方的史料记录,梳理出林凤进攻吕宋的事件脉络。接下来,我们将以时间线为基础,分别呈现中方与西方的记载。

按中方记载的时间线:

- 万历元年11月7日(公历1573年12月17日),林凤舰队从台湾新港出发,前往吕宋。

- 林凤抵达吕宋后,连续多日进攻未果,最终退至玳瑁港(即班丝兰)并筑城两座准备守卫。

- 万历三年3月12日(公历1575年4月22日),哨官王望高带领林克顺、周英等人至吕宋,开始筹募兵力。

- 万历三年3月18日至28日(公历1575年4月28日至5月8日),王望高与当地“番兵”合作,向林凤的据点发起多次进攻,造成其部队“死伤过半”。

按西方记载的时间线:

- 1574年11月23日,林凤舰队抵达吕宋岛伊禄古附近,焚毁西班牙一艘运粮船,击杀25名西班牙士兵,并缴获小青铜炮一门。当地长官撒士度及时上报给马尼拉。

- 1574年11月29日,林凤舰队抵达马尼拉湾口的科雷希多岛。

- 1574年11月30日,林凤军指挥官庄公带领400兵力,进攻马尼拉西北的炮台和总督府,导致西班牙战地长官马丁·德·哥依蒂战死,最终守军成功击退林凤军。

- 1574年12月2日,林凤再次攻打马尼拉城,但未能成功。林凤军最终撤退至班丝兰河口(玳瑁港)并修筑城防。

- 1575年3月23日,西班牙司令撒士度带领250名西班牙兵与2500名土著兵,进攻林凤的防守据点。

- 1575年3月31日,西班牙军队发起全面进攻,但未能突破林凤的防线,只能开始围困。几天后,王望高的船队到达,后与西班牙长官会面。

根据中西方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出,林凤进攻吕宋的事件存在一些差异,尤其是在王望高的参与和具体的战斗细节上。西方记载认为林凤部队在两次进攻马尼拉后,成功造成了西班牙的部分损失,但同样也遭受重大损失。西方史料中提到,林凤的舰队在攻击马尼拉时共击杀西班牙14人,战地长官一名,而林凤部队损失了约200人。

关于兵力和战斗力:

林凤在进攻吕宋时的兵力,史料中记载不一。根据明方的《报剿海贼林凤疏》所述,林凤舰队的船只大约有四五十艘,士兵数量大约为三千人。而西方资料中则显示林凤的兵力为2000人,船只为七十艘。总的来看,关于林凤的兵力,存在一定的夸大和误差。

林凤进攻马尼拉的两次行动虽未能成功,但也给西班牙方面带来了些许损失,特别是在两次进攻过程中,西班牙的一名战地长官被击杀,部分守军也死伤。林凤在第二次进攻失败后,退至玳瑁港,并开始筑城防守。

关于王望高的角色:

王望高在此次事件中的作用颇具争议。西方史料表明,王望高抵达吕宋后,主要与西班牙方面进行外交会谈,而并未直接参与战斗。中方史料则提到,王望高通过招募当地兵力,积极参与战斗,并对林凤据点发动进攻。但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许多学者认为王望高的参战报告具有夸大成分,他更可能是借机将西班牙人成功围剿林凤的成果归功于自己。

总的来说,王望高的到来和后续的战斗,可能并没有中方史料中所描述的那么显著。尽管王望高招募兵力的行动可能存在,但实际的作战成果更多依赖于西班牙人的军事努力,而不是明军的参与。

总结:

林凤进攻吕宋一战,最终以失败告终。虽然明朝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局,但并未改变最终结果。西班牙人最终通过围困等方式,成功制约了林凤的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明朝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这场战斗中的参与,历史资料中存在诸多误差和争议。王望高的谎报与史料的误解,反映了晚明时期的腐化与无力,同时也揭示了明朝在外部事务中的被动与局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桑... 1905年,东北大地正陷入日俄两大帝国的激烈交战之中。由于这片土地是大清帝国的龙兴之地,战火蔓延,致...
原创 汉... 汉朝与唐朝,哪个朝代更为强盛,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对比和探讨。 首先,将“强盛”定义为几个方面...
九省御道过长清|第一篇 御道寻... 据相关资料记载,长清御道在山东中段,从西北的大清桥入长清境,到南边的界首铺,经过了今平安、崮云湖、张...
原创 隋... 隋唐时期,三大最善战的家族分别是罗家、薛家和秦家。在这三大世家中,秦家最为亮眼的便是秦琼,其后代虽然...
原创 齐... 齐国曾经是春秋时期五霸之一,骄傲而强盛的时期可以追溯到齐桓公统治的年代,这一时期的齐国在政治、经济和...
原创 三... #三国最不幸的猛将,明明武艺超群,却一上战场,就被敌人秒杀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
民盟濮阳市委会赴铁丘遗址开展调... 为深入挖掘濮阳历史文化资源,助力地方文化品牌建设,7月1日,民盟濮阳市委会赴铁丘遗址所在地开展调研。...
原创 “... 在1624年秋天,64岁的何和礼在沈阳因病去世,随着他的一生终结,清朝初期的五位开国大臣中,已故的四...
原创 辽...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我国各省区划的历史变迁以及经济发展的一些故事,例如安徽省与湖北省、河北省与...
原创 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韩信在未央宫中的感慨,犹如一道深刻的命运叹息,揭示了历史上无数...
原创 孙...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终于完成了各项准备,登基于武昌,正式称帝并建立了吴国,年号“黄龙”。从这一...
原创 都...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他是与华罗庚、陈景润并肩的数学天才,成就令西方世界为之震撼。令人心酸的是,尽...
原创 惊... 在武侠的江湖世界里,张三丰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矗立在无数人心中。金庸先生笔下的《倚天屠龙记》,将张三...
原创 老...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核心意思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总字数保持相近。 --- 1...
在明末,谁最早意识到明朝要亡了... 旁观者清,最先察觉出明朝要亡了的是朝鲜人。 崇祯九年最后一位赴明朝贡的使臣金堉,在京师目睹了明朝官员...
原创 长... 长平之战:赵国的重大失误与秦国的胜利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请点击右上方“关注”按钮,感谢您的支持与鼓...
原创 谁... 北塞调马往二万,益以索伦之劲兵。 这两句诗出自乾隆皇帝的手笔,虽说诗作的质量一般,但这位统治了大清帝...
原创 历... 当代土耳其人的起源与身份 许多历史爱好者可能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大唐帝国曾经打败了突厥,迫使他们向西迁...
原创 投... 改写后的文章: 明代官员的忠诚与投降:误解与真实 很多人提到“明代官员没有骨气,许多投降了大清”,往...
原创 一... 好的,下面是我根据您的要求对文章的改写,保持了原文的核心内容,并适当加入了细节描述。 --- 我叫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