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塞上江南的文明交响
迪丽瓦拉
2025-09-19 01:02:13
0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北部鄂尔多斯台地边缘,自古以来便是中国西北的战略要地,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黄河灌溉出肥沃的土地,农牧业发达,风景优美,胜似江南。各民族在此和谐共生,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宁夏博物馆1973年正式成立,其前身是始建于1959年的宁夏地志博物馆筹备处。2008年新馆建成开放,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展陈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造型端庄大气,外墙装饰着迦陵频伽、力士志文支座等文物元素,2010年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多元文化交融的画卷

宁夏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多件,包括岩画、北方草原系青铜器、丝路文物、西夏文物、革命文物、民俗文物等类别,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6件(套),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见证了宁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分为文明曙光、西戎春秋、帝都藩屏、丝路重镇、大夏寻踪、塞北江南6个单元,串起这片土地从远古到明清的文明脉络。旧石器时代水洞沟遗址原始牛头化石、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豆荚纹双耳彩陶壶、战国时期青铜透雕牌饰、汉代回首卧式错金银铜羊……沿着展线前行,仿佛穿越了数万年的时光。

宁夏博物馆保管部馆员李秋菊介绍,这里展出的文物是宁夏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其中,石刻胡旋舞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是弥足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唐代石刻胡旋舞墓门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盛景。这件文物1985年发现于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唐墓。左右两扇青石门扉上各刻一名跳胡旋舞的胡人男子,深目高鼻,宽肩细腰,穿着圆领紧身窄袖衫和贴腿紧裙,脚蹬长筒靴,各踩在一块小圆毯上,手举长巾对舞。四周浅浮雕卷云纹,舞者犹如腾跃于云气之中。胡旋舞源自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在唐代十分流行。这是目前国内仅存的胡旋舞主题唐代石刻,为研究唐代乐舞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印证了宁夏作为丝路要道的历史地位。

鎏金铜牛作为宁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代表了西夏时期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铜牛1977年出土于银川西夏陵101号陪葬墓,通体鎏金,内部空心。造型独特,为跪卧姿势,双角弯曲,双耳外展,鼻子微微上翘,眼睛圆睁且向外凸,注视着远方,好像劳累一天的黄牛在跪卧休息时,突然听到远处主人的呼唤,抬头远望、目闪灵光。这件铜牛集塑形、铸造、鎏金、抛光等多种工艺于一身,达到了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以铜牛为随葬品反映了西夏农耕经济的兴盛。

与鎏金铜牛一起出土的还有一尊大石马,由一整块白砂石圆雕而成。出土时铜牛、石马均在墓葬甬道内,马头向外、牛头向内,体现了党项人“乘马出则征战,牵牛入则耕作”的生活状态。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1974年出土于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是用来承驮石碑的。整体为圆雕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凸,眉头紧皱,双目圆睁,下颚置于胸前,双手托膝,呈跪坐姿,威严雄健。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3行,其中第二行汉译为“志文支座”,正是文物名称的由来。支座后面刻有汉字“砌垒匠高世昌”。两种文字出现在同一件文物上,说明西夏时期西夏文字与汉字并行使用。

灵武窑是宁夏境内规模较大、延续时间较长的瓷窑,创烧于西夏时期。灵武窑瓷器的器型和纹饰受磁州窑、耀州窑影响较大,以白、黑、褐为主色调,具有清新淡雅的美感。黑釉剔刻牡丹花纹四系扁壶是一件比较完整的灵武窑瓷器,为国家一级文物。其外观好似现代的军用水壶,是用来盛水或酒的容器,两边有耳,可以系绳拴在马上或背在身上,便于迁徙中使用。牡丹盛产于洛阳,被称为“富贵之花”,灵武窑瓷器的装饰纹样以牡丹花为主,表明当时西北地区和中原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密切。

盐池出土的隋代狩猎纹金方奇精美绝伦,引人注目。这件金板为失蜡法浇铸而成,正面饰有狩猎图案和连续蔓草纹花边,背面阴刻82字魏碑体隶书铭文。铭文中有“良工刻构,造兹方奇”之句,故将其命名为“金方奇”。

贺兰山上的艺术瑰宝

在贺兰山绵延250公里的崖壁上,生动多姿的岩画构成了“刻在石头上的史书”。“石刻史书——宁夏岩画陈列”展示了人面像岩画、狩猎岩画、动物岩画、巫术岩画、手印岩画等,全景式呈现这一人类艺术瑰宝。

步入展厅,一个沙盘模型展现了宁夏岩画分布情况。贺兰山南麓共发现岩画分布点34处,每平方公里就有180多组岩画,形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岩石艺术长廊。宁夏博物馆文展部馆员罗宜拙说,这些岩画记录了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反映了他们的思想信仰和审美风尚,为研究宁夏先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人面像岩画是贺兰山岩画中最独特的一种题材,是原始先民将自然力量人格化的艺术表现。这些人面像大致可以分为圆形、椭圆形、方形、骷髅形、上圆下直形和无头轮廓形。此类岩画多分布于半山腰的岩石上,图像前面为相对开阔的平缓之地,便于举行祭拜仪式。

《连环画狩猎岩画》表现了完整的狩猎场景。一个猎人骑马驰骋在树林里,忽然发现了一群猎物,于是下马拉弓射箭,动物们有的惊慌逃跑,有的还来不及反应,有的站在远处张望着猎人。整个画面布局合理,内容丰富,线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纪实性岩画佳作。

《狼和羊》岩画距今约2700年,刻画了凶猛追逐的狼和奋力逃跑的一只大羊、两只小羊。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狼锋利的前爪,还有狼身上许多精细的小点,用以表现绒毛的质感。据专家考证,这些小点是用金属工具敲凿而成,由此判断这幅岩画大约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

《双人舞》岩画用线刻法勾勒出一男一女两名舞者。位于上方的女子体态婀娜、舞姿轻快,充分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下方的男子手臂平举,动作刚劲有力,尽显阳刚之气。从这幅岩画可以看出,宁夏先民在物质生活之外,还通过舞蹈、祭祀等活动来满足精神需求。

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

当千年岩画映入AR眼镜,当鎏金铜牛登上3D“魔墙”,宁夏博物馆运用科技手段,重塑文物与观众的连接方式。

走进“天下黄河富宁夏”民俗展厅,56个民族卡通形象电子屏展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点击屏幕,便能看到详细的图文介绍。在展厅结尾处的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通过电子屏体验宁夏地区特有的“方棋”游戏。“电子棋盘模拟方棋行棋规则,营造出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宁夏当地的生活场景中,感受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宁夏博物馆宣教部主任任宇娇介绍。

AR眼镜备受观众欢迎。佩戴眼镜走近展柜,智能感应系统自动触发解说,眼前的文物焕发生机:人面像岩画中的太阳纹绽放出光芒,狩猎图中的马匹奔腾起来,胡旋舞墓门的舞者旋转如飞。“AR眼镜有助于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习知识。”任宇娇说,“孩子们喜欢戴上AR眼镜,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D“魔墙”则实现了文物的“可触摸”。观众点击屏幕上的“移动”“放大”“点赞”“游戏”等按钮,可以与文物进行互动,还能扫描二维码将文物“装”进手机“带走”。“这种互动方式打破了玻璃展柜的隔阂,拉近了观众和文物的距离,增强了参观的趣味性。”任宇娇说。

宁夏博物馆还推出“我在宁博修文物”“宁博小剧场”“寻宝大联盟”等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受众设计了差异化内容,青少年、中年人和老年群体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课程活动。

任宇娇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丰富展示方式,给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此外,还将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和科普教育活动,激发观众对文化遗产的兴趣,推动宁夏历史文化的传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术争鸣丨“千斯仓”宋代钞版辨... 编者按: 2024年适逢纸币诞生千年,在中国纸币研究中始终无法回避的就是“千斯仓 ”钞版和“行在会子...
让考古遗址“保下来”“活起来” 考古遗址,不仅要“保下来”,更要“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山西陶寺...
原创 抗... 兰州和平门:短暂的名字与深远的历史印记 兰州的“和平门”,这个名字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却承载了丰富的...
评弹新声忆峥嵘 《足迹·忆陈云...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7月3日报道:“市河潺潺映古今,阵阵弦歌忆伟人。强国复兴今正是,薪火相传赤子心。”一...
原创 李... 1978年5月,曾经的抗战英雄王近山已经临终,但在他临终的时刻,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他时...
原创 雍... 《雍正王朝》中,胤祥的身份虽然未明确交代,但剧中通过多次提到他母亲的高贵背景,间接揭示了他的非凡出身...
原创 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综合网络资料及个人观点撰写,请知悉。 有一种说法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军竟然配...
刘备为何不用张飞,而以魏延督汉... 全文共1993字 | 阅读需5分钟 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中王刘备回到成都,留...
原创 相... 当然可以!我帮你把文章的每段内容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稍作润色和细节丰富,且总字数变化不大。下面是改写...
原创 二...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几乎没有争议。大家普遍认同,在商朝之前,夏朝曾经存在,并...
原创 清... 1953年9月,傅玉芳因为长期剧烈咳嗽引发了心肌梗塞,最终不治而亡。临终前,她用微弱的声音对丈夫刘振...
原创 北... 燃料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无论是烹饪食物还是取暖驱寒,燃料的作用都显得尤为重要。在北朝时期...
原创 从... 当然可以!下面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丰富细节描述,总字数基本保持一致: --...
原创 秦... 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绵延五千年,祖辈们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还传承了许多物质代代相传。那些令人...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孙小头“上三鸟... 一、概述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孙中山像帆船币,俗称“孙小头”或“上三鸟帆船币”,是中国近代...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和平削藩术 公元961年的盛夏之夜,汴梁皇城内一场看似平常的酒宴,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创造性的政治改革案例。宋太...
原创 刘...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段落语义不变,稍微增加细节描述,总字数变化不大。 --- 一、一手...
原创 史... 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宰相的下台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主动辞职,二是被免职。然而,在明朝中期,有一位...
原创 中...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丰富细节描写,字数也控制在原文范围内。 --- 文|...
揭秘非洲新蓝海:博茨瓦纳12万... 在非洲大陆的旅行版图中,肯尼亚的动物大迁徙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长久以来吸引着全球旅行者与商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