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末期,为何都是边军和地方军出战?中央禁军存在感真的低吗?
迪丽瓦拉
2025-09-19 07:06:59
0

其实,明朝的灭亡并不完全归咎于中央禁军的战斗力。事实上,许多王朝的中央军经过几代帝王的更替后,由于长时间远离战场,战斗力逐渐衰退,往往沦为护卫、仪仗等任务,真正的战斗仍然依赖于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当然,明朝的悲剧,仍然不能忽视其中的战斗力问题,特别是朱祁镇指挥的土木堡之战,这场战役消耗了自太祖朱元璋起,经过建文、永乐、仁宣四朝辛苦建立的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些中央精锐兵团,一战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再想重建,也无法恢复原有的战力,最后中央禁军只能在京畿地区守卫城墙。

此外,明朝的卫所制度也有着深远影响。由于朱元璋出身元朝,他深知元朝强大的兵力,因此在建立自己的军制时,借鉴并改革了元朝的兵制,并通过武官世袭制,确保军队的补给稳定。然而,这种制度同时也堵塞了优秀军事人才晋升的通道。

那么,明朝中央军的具体情况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一探究竟!

在明朝,中央军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京营和亲军。京营是驻守京畿的部队,三大营便是从京营和嫡系部队中拆分而来的。而除了常规的京营,各省的卫所部队还需要派遣精锐兵力轮流守卫京城,通常也归中央军管辖。

亲军则是皇帝的专属侍卫部队,主要包括禁军、皇城守卫部队和锦衣卫。大家对锦衣卫比较熟悉,它不仅负责保护皇帝,还承担巡捕、稽查等职责,直接为皇帝效命。禁军则是从强壮、威猛的士兵中挑选出来,分为“四卫”,其中腾骧卫和武骧卫各有两卫,总人数大约为3000人。除此之外,还有勇士营和御马监等为皇帝服务的卫队。

据统计,明朝中央军在鼎盛时期的兵力可达到60万,最少时也有20万左右。然而,京营部队的作战能力一直堪忧。实际上,作为地位较高的京营士兵,他们也面临着许多劳役任务,且难以脱籍参加科举,晋升也变得异常困难。因此,京营内的青壮年士兵相对较少,大部分成员年老体弱或无法参与战斗。

为了弥补兵员不足的困境,兵部不得不降低入选标准,以至于一些流浪汉、地痞甚至成为了京营的一员。这样一来,京营的整体战斗力大幅下滑,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士兵能参与实际战斗。

回到土木堡战役,尽管指挥层决策失误,但20多万大军竟然被几万瓦剌兵击败,这一战让明朝的中央军丢尽了脸面。即使直属的三大营还有一定战斗力,但其他中央军的表现却令人堪忧,甚至连皇帝都未能保住。

接着,明朝多次内外战争,最著名的莫过于万历三大征。这不仅严重耗费国库,更让剩余的中央军失去了战斗力,最后只剩下负责守城、巡逻、仪仗等任务的兵力,几乎不能再用于实际作战。

所以,在明末倭寇之乱时,明朝官军不仅遭遇大败,甚至逃命的也不少,地方上只得动员职业军人抵抗。于是,戚家军等地方性军事力量应运而生,逐步取代了中央军的主导地位。进入明朝末期,关宁铁骑、秦兵、天雄军等都成为了以地方主将亲自招募的精锐部队,彼此之间协调默契,战斗力远超中央军。

由此可见,明朝中央军在后期的战斗力较弱,战斗表现欠佳,并且未能有效应对外部威胁。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正是明朝兵制的缺陷。

明朝的兵制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社会,在军事上沿用草原部落式的制度显然不合适。草原部队并不依赖后勤,战士们会驱赶牲畜与部队同行,而农业社会的军队却需要大量的后勤支持。然而,在明朝的卫所制度下,军队的后勤供应划分为地方卫所和兵部两部分,这导致了资源的重复配置或供应不足,效率低下。

更为关键的是,明朝的军事体制存在双重性,兵部、五军都督府以及文官治军等多重机构并行管理,这虽然加强了中央对军权的掌控,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兵员的积极性,尤其是优秀兵员的流失,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战斗力。

此外,明朝在士兵的管理和军费的管理上也存在严重问题。随着明末边境威胁的增加,募兵需求加大,但国家财政已经捉襟见肘,根本无法负担庞大的军费开支,最终形成了“冗兵”的局面。士兵们的待遇越来越差,素质逐步下降,国家再也无法指望这些兵员获得战胜敌人的能力。

因此,明朝在晚期的灭亡,不仅是政治腐败和外部压力的结果,更是长期忽视军事体制改革,导致军队战斗力不足的必然后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1942年秋季,凌少农,这位外表看起来颇为富贵的商人,踏入了新安镇丰田洋行的大门。实际上,他是新四军...
原创 北...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段落语义不变,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以下是改写版本: ...
原创 毛...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毛主席无疑是一...
原创 袁... 袁盎,楚国人,西汉时期一位卓著的大臣,以其果断、直言敢谏而知名。他与晁错的政治对立更是广为人知,尤其...
原创 澶... 好的,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每段原意不变,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 --- 澶...
MiniMax逆着商汤过河 文|新立场 25年刚过半,“AI六小虎”的称呼仿佛成为了一个过气梗,DeepSeek横空出世,改写...
原创 刚... 1886年寒冬的一个清晨,光绪帝的两位老师翁同龢行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此时正是腊月,街头人来人往,空气...
20世纪上半叶欧美学者对中国石... 从19世纪末开始,石窟寺作为中国的一项重要文化古迹受到外国学者与探险家的关注。本文回顾并梳理了20世...
原创 一... 当然,下面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保持了原文的意思和段落结构,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唐... 好的,我会保持文章的总体字数变化不大,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并改写每段内容,确保语义不变。 --- ...
原创 为... 麋芳、傅士仁与郝普,皆为三国时期蜀汉在荆州地区掌管要务的太守。彼时东吴大都督吕蒙突袭荆州,三人竟一一...
原创 苏... 在2006年的莫斯科,国际音乐大厦内一片灯火辉煌,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正为自己庆祝七十五岁生日...
原创 日... 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历史悠久而复杂。自古以来,两国间的摩擦不断,部分原因在于日本地处岛国,资源相对匮...
原创 秦...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字数变化不大。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
原创 伊... 628年,一位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座下弟子的人:阿卜杜拉·本·哈扎菲为波斯皇帝霍斯劳二世带来了一封奇怪...
原创 八... 1900年冬天,北京的胡同里,寒风透骨,一个贫寒人家的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倪志亮。谁能想到,这个出身...
原创 被... 说起商鞅,估计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 “车裂” 那惨烈的结局。这哥们一辈子跟秦国死磕,把一个边陲小国愣是...
原创 唐... 中国历史上,每当天下动荡,英雄豪杰便纷纷涌现,几乎每个乱世都会诞生一些令人铭记的传奇人物。秦末的陈胜...
触摸老发票:民国北平毓东南纸印... 这份老发票,系民国35年由北平毓东南纸印刷局填开的销售单据,铅版印刷,在今天来看,外观上感觉很漂亮,...
原创 1... 一组珍贵的老照片带你穿越时光,涵盖了多个年代与国家,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