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你看看庞统临死之前说了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9-19 07:32:14
0

三国时期流传着一句广为人知的话:“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刘备既得卧龙诸葛亮,又得凤雏庞统,然而为何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呢?这其中是否与庞统临终前所说的“今日吾死,乃天命也”有关?让我们逐一细细分析。

刘备遇见诸葛亮时,已是46岁,正处于创业的艰难关键期。之前的岁月,他多次随兄弟们为他人效力,奔波劳累,始终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稳固地盘。面对前途的迷茫,恰逢遇见一位隐居世外的高人司马徽,此人博学多才,精通奇门遁甲和经学,被誉为“水镜先生”。

这位“水镜先生”十分钦佩刘备匡扶汉室的理想,细心分析了刘备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缺少谋士辅佐。刘备顿悟,自己前半生之所以屡受挫折,正是因没有谋士相助,导致方向迷失,举步维艰。但他很快陷入另一困境——自身资源有限,谁愿意追随他呢?

水镜先生遂为刘备推荐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并说:“只要得一人,便能一统天下。”为此,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感动了诸葛亮,两人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诸葛亮不负众望,献上了“隆中对”,提出“先取荆州,后取西川,最后图天下”的战略蓝图。

在刘备与诸葛亮的紧密合作下,不仅赢得了赤壁之战的决定性胜利,还“借”得了荆州,使刘备三兄弟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不再流浪他人门下。刘备常叹若能早十年遇见诸葛亮,或许能拥有更广阔的疆土和更雄厚的实力。

接下来谈谈凤雏庞统。庞统虽英年早逝,声名远不及诸葛亮响亮,但其有限的战绩足以证明,他的才华完全可以与诸葛亮媲美。赤壁大战期间,周瑜筹划火攻,但火攻的关键前提是让曹操将船只连成一体,而这一任务正是庞统协助促成。

当时曹军多为北方士兵,缺乏水性,登船即晕船,战斗力大打折扣。曹操虽然对庞统有所怀疑,但为解决士兵晕船难题,只能采纳他的建议。火攻本身风险极高,当时天文资料显示主风向是西北风,而非适合火攻的东南风。倘若火攻不成,曹操众多谋士中不乏人能猜测周瑜可能采用此计策。

庞统处境微妙,不论火攻成功与否,他都将成为赢家:若成功,则为江东立下大功;若失败,则为曹魏效力。此种两面皆赢的局面,正是庞统能与诸葛亮齐名的重要原因。

赤壁之战后,周瑜赏识庞统,但不久周瑜逝世,庞统也失去了坚强的后盾。鲁肃将他推荐给孙权,然而庞统因相貌丑陋遭孙权轻视,心知孙权非其理想主公。恰逢刘备势力渐长,加之其仁义名声,庞统萌生归顺之意,鲁肃为他写了推荐信。

庞统性格高傲,见刘备时故意隐瞒身份,以试探是否会以貌取人。刘备见其相貌平平,初时兴趣缺缺,只得勉强任命其为小县令以待观察。三个月后,张飞巡视至此,发现庞统日常不务正业,狂饮无度,怒而欲罢其官并惩罚。

庞统不慌不忙,令属下搬出三个月积压的公文,连夜奋笔疾书,短短一上午便处理妥当,条理清晰。张飞大为惊讶,将情形汇报刘备。诸葛亮闻讯,急言:“此人即凤雏,非凡人,绝不能埋没。”刘备方觉大错特错,急忙赶去向庞统赔罪,庞统见刘备宽仁,遂与其一同归荆州。

归荆州后,刘备宴请宾客,气氛热烈,他环视左右,望着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慨叹道:“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众人齐声呼应:“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庞统虽晚于诸葛亮归来,却享受同等待遇,被封为军师中郎将,内心誓要报答主公知遇之恩。

此时益州牧刘璋派法正前来求援,因张鲁兵临城下,欲吞并益州。刘备心急如焚,益州是其下一大战略目标,决不能让张鲁先行夺取。法正洞察刘备意图,表示愿投奔其麾下协助攻占益州。庞统亦趁机献策三计助攻。刘备欢欣鼓舞,长期筹划因诸葛亮坐镇荆州而未能付诸行动,此刻庞统到来,他可放心大举进军。

刘备最终攻克益州,惋惜庞统在益州战役中为主公身先士卒,遭乱箭射死,壮烈殉国于落凤坡。卧龙诸葛亮来得太晚,凤雏庞统走得太早。设若庞统未死,定会留守益州,诸葛亮仍镇守荆州,荆州或不至失守,关羽亦会收敛锋芒,糜芳无故叛乱,东吴亦难趁虚而入。

庞统去世后,刘备身边缺乏可靠谋士,只能再请诸葛亮回荆州稳固局势,导致一系列悲剧接连发生。若荆州不失,刘备可依照“隆中对”分步完成统一大业。

一个领袖的能力决定企业天花板,刘备作为蜀汉领袖,其自身缺陷也成了统一天下的阻碍。以庞统为例,他性格急进冒险,与保守稳健的诸葛亮截然不同。他的计策多冒风险,正因冒险小路,最终命丧乱箭。

再看关羽,性格鲜明,既豪放又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刘备虽知其性格,仍将荆州重任交予关羽,最终导致荆州失守,关羽惨死。刘备未能有效调和属下矛盾,且自身能力亦有不足。称王后,刘备骄傲自满,得知关羽兵败身亡后,不顾诸葛亮等人劝阻,倾全国之力攻吴。

蜀汉当时兵强马壮,尚有胜算,但刘备轻视吴国大都督陆逊,认为其不及周瑜。自负成祸,结果蜀军在陆逊火攻下连营被烧七百里,损失惨重,国力由盛转衰,再难抗衡曹魏。

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长期微妙平衡。魏虽强,但孙刘若联合,足以匹敌魏。大家均愿休养生息,伺机歼敌。然刘备率先破局,与东吴反目,蜀汉最终成首个被灭国。若他能坚守孙权联盟,待曹魏衰弱后联手东吴灭魏,再与东吴争霸,或有统一天下之望。

刘备虽宽厚仁慈,善用贤才,却优柔寡断,常犹豫不决。其成功与失败皆因性格使然。攻益州时,庞统建议上策是速杀刘璋,使益州陷入混乱,刘备可轻取。刘备顾忌名声,恐被诟病,最终采纳稳健中策。

庞统亦因刘备的优柔寡断,葬身落凤坡。若庞统不死,关羽失荆州等一系列悲剧本可避免。

综上,刘备虽得卧龙凤雏,却无力扭转天命,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最终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尘埃。或许,庞统临终遗言所言,真乃天意如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1942年秋季,凌少农,这位外表看起来颇为富贵的商人,踏入了新安镇丰田洋行的大门。实际上,他是新四军...
原创 三... 梁启超与李蕙仙、王桂荃的复杂情感历程 梁启超,知名的清末维新派领袖,曾深深爱上了年轻聪慧的翻译官何蕙...
原创 北...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段落语义不变,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以下是改写版本: ...
原创 1... 日本是一个面积小巧的岛国,然而它在亚洲的地位却从未低下,甚至曾一度成为亚洲最具军事实力的国家之一。日...
原创 毛...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毛主席无疑是一...
原创 袁... 袁盎,楚国人,西汉时期一位卓著的大臣,以其果断、直言敢谏而知名。他与晁错的政治对立更是广为人知,尤其...
原创 澶... 好的,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每段原意不变,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 --- 澶...
MiniMax逆着商汤过河 文|新立场 25年刚过半,“AI六小虎”的称呼仿佛成为了一个过气梗,DeepSeek横空出世,改写...
原创 刚... 1886年寒冬的一个清晨,光绪帝的两位老师翁同龢行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此时正是腊月,街头人来人往,空气...
20世纪上半叶欧美学者对中国石... 从19世纪末开始,石窟寺作为中国的一项重要文化古迹受到外国学者与探险家的关注。本文回顾并梳理了20世...
原创 一... 当然,下面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保持了原文的意思和段落结构,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唐... 好的,我会保持文章的总体字数变化不大,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并改写每段内容,确保语义不变。 --- ...
原创 为... 麋芳、傅士仁与郝普,皆为三国时期蜀汉在荆州地区掌管要务的太守。彼时东吴大都督吕蒙突袭荆州,三人竟一一...
原创 苏... 在2006年的莫斯科,国际音乐大厦内一片灯火辉煌,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正为自己庆祝七十五岁生日...
原创 日... 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历史悠久而复杂。自古以来,两国间的摩擦不断,部分原因在于日本地处岛国,资源相对匮...
原创 秦...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字数变化不大。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
原创 伊... 628年,一位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座下弟子的人:阿卜杜拉·本·哈扎菲为波斯皇帝霍斯劳二世带来了一封奇怪...
原创 八... 1900年冬天,北京的胡同里,寒风透骨,一个贫寒人家的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倪志亮。谁能想到,这个出身...
原创 被... 说起商鞅,估计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 “车裂” 那惨烈的结局。这哥们一辈子跟秦国死磕,把一个边陲小国愣是...
原创 唐... 中国历史上,每当天下动荡,英雄豪杰便纷纷涌现,几乎每个乱世都会诞生一些令人铭记的传奇人物。秦末的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