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袁盎:国士无双、老谋深算的袁盎,为什么最后会死于刺客之手!
迪丽瓦拉
2025-09-19 09:05:03
0

袁盎,楚国人,西汉时期一位卓著的大臣,以其果断、直言敢谏而知名。他与晁错的政治对立更是广为人知,尤其是他曾建议汉景帝处决晁错,以平息吴楚叛乱的风波。历史上,许多人将袁盎视作一个心胸狭隘、重报复的人,但若深入了解他的生平,就会发现袁盎并非仅仅因为私人恩怨与晁错结怨。实际上,两人之间的争斗更多源自于政治理念的根本分歧,而非个人感情。

在高皇后统治时期,袁盎曾在吕禄手下任职舍人。随着汉文帝即位,袁盎的兄长推荐他入仕,成为汉文帝身边的中郎。袁盎能够步入仕途,与他兄长的帮助有着莫大的关系,古人云“朝中有人好做官”,在那个时代,没有些许关系与资源,怎能步入高层呢?

当周勃成为丞相时,他凭借战功而自负,言行上对汉文帝毫不谦逊,甚至在朝堂上显得肆意张扬,完全不将汉文帝放在眼里。汉文帝刘恒却对他极为礼遇,每次朝会散后,总是亲自送他离开,显示出极高的敬意。

袁盎不满这种局面,向汉文帝提出了意见:“陛下,周勃究竟是怎样的人?”汉文帝回答:“他是社稷之臣。”袁盎反驳道:“陛下的评价并不准确,周勃只是一个功臣,不是社稷之臣。社稷之臣,主在则臣在,主亡则臣亡,命运与国家君主息息相关。吕后当政时,周勃虽掌握兵权,但他未能制止吕后擅权。直至吕后去世,周勃才与陈平等联手平乱,这一切不过是因势利导,无法称之为‘社稷之臣’。”袁盎强调,周勃应当保持谦逊,但他却有些骄傲,若这种情形持续下去,最终失去了君臣之礼,损害了朝廷的秩序。

周勃逐渐意识到汉文帝态度的转变,感到内心的不安。他找到袁盎询问:“袁盎,你与我兄弟甚好,为什么在皇帝面前诽谤我?”袁盎没有回应,只是冷静地保持沉默。

不久后,周勃因失宠被罢免为丞相,他的封地百姓上书控告其谋反,但没有人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站出来为他辩解,向汉文帝申明周勃无罪。最终,周勃被释放,而这一过程无疑离不开袁盎的支持。此后,周勃与袁盎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由于袁盎敢于直言进谏,朝堂上很难久留,他被调任为陇西都尉。在此期间,袁盎为人仁爱,士卒对他忠诚,誓死效命。后来,袁盎又被任命为齐国与吴国的国相。此时的国相掌握着诸侯国的政务与兵权,而这些国相并非由地方大臣任命,而是由中央直接派遣。袁盎能够担任这两个重要职务,足见他在汉帝心中的地位。

然而,袁盎的职务调动并不轻松,尤其是在吴国时,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吴王刘濞个性张扬,与中央关系紧张。有人劝告袁盎:“吴王狂妄且积怨深重,若你直言不讳,恐怕会遭到刺杀。南方湿气重,切记每日多饮热水,并劝告吴王不要反叛。”袁盎采纳了此建议,最终与吴王相安无事,深得吴王刘濞的器重。

在此期间,袁盎与晁错的关系愈加紧张。两人始终无法容忍对方,因为彼此的政治理念截然不同。晁错主张法治,而袁盎则偏向儒家思想。每当晁错在朝堂上,袁盎便离开,反之亦然。两人从未有过直接的交流。直到汉景帝继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并利用职权查找袁盎的罪行,最终揭发出他接受吴王的财物,企图包庇其罪行。经过审讯,袁盎被贬为庶人。

然而,当吴楚七国发动叛乱时,晁错提出要治袁盎之罪,但丞史认为,当前局势不宜再追究,反而应集中精力应对叛乱。袁盎意识到形势紧张,连夜找到了窦婴,提出建议:若除去晁错,吴楚叛乱必定可以平息。窦婴向汉景帝进言,最终汉景帝决定处置晁错。

为了稳定朝政,汉景帝任命袁盎为太常,窦婴为大将军,两人共同主导了平定叛乱的计划。长安城内的百官纷纷依附于二人,袁盎更是与栾布结为密友,推动了关中豪强的力量,最终帮助汉景帝平定了吴楚叛乱,晁错因此被处决。

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袁盎在处理政务时有时显得过于直言不讳,得罪了不少人。梁王刘武因自己未能继位心生怨愤,在他人的怂恿下,派人刺杀袁盎。第一个刺客找到了袁盎,告诉他:“我受梁王的命令来刺杀你,但你为人正直,我不忍心下手。”尽管如此,袁盎依旧难逃厄运,最终在安陵被刺客所杀。

袁盎之死引起了汉景帝的愤怒,经过彻查,梁王刘武的罪行被揭露。若不是窦婴与韩安国的智谋,梁王可能早已被处决。袁盎的死,成为了汉景帝稳定政权的转折点,也让梁王彻底失去了争权的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内... 好的,我帮你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丰富细节,字数也基本保持一致。 --- 在之前的...
原创 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经历了极为动荡的岁月。这段时间里,周边的许多少数民族趁机崛起,不断侵犯和瓜分...
原创 中... 历史开讲 鲁迅、秋瑾、蔡元培、章太炎……这些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先驱和革命家,都曾有过一个共同的经历...
原创 王... 在中国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除了以卓越的战功著称外,他的政治智慧也是其他三位名将无法比拟的。...
原创 西... 一、平阳侯府的露水情缘 汉景帝末年,山西平阳县城的小吏霍仲孺接到一项美差 —— 到平阳侯曹时府上担...
铭记历史!青岛嘉峪关小学走进一... 2025年7月3日上午,青岛嘉峪关学校二(4)中队的队员们在辅导员和家长们的带领下,走进了位于青岛市...
原创 庞... 在《三国志·庞统法正传第七》记载中提到,庞统在围攻雒县时,率领大军攻城,却不幸被流矢射中,英勇殒命,...
原创 清...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每段的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但总体字数变化...
原创 被... 唐朝的名将苏定方,他在大破西突厥和征战高丽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却在去世时竟然没有被正史如《资治通...
原创 中... 苏联为何解体?苏式共产主义为何崩溃?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苏联偏离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精神。共...
原创 李...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审理“王元琰贪腐案”的三司官员向唐玄宗汇报,称尚书右丞严挺之曾为王元...
原创 孔... 在动荡的古代乱世,最可怕的并不是天灾,也不是兵匪,而是那些能够左右人心、改变局势的谋士。他们或许并非...
原创 唐... 唐睿宗李旦一共有六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三子李隆基、四子李隆范、五子李隆业和六子李...
原创 火... 少年杨衮与师兄高思继正坐在一处酒馆里,端着酒杯畅谈英雄豪杰。高思继一边豪饮,一边滔滔不绝地说道:“若...
原创 朱...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逐段改写,保持原意,同时加入更多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 --- 明太祖...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玉门油田... 玉门油田老一井。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玉门市老市区以南,老君...
原创 冷...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真诚地邀请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不仅能方便您与他人分享和讨论,也将带给您...
原创 香... 香药实际上就是我们现代所称的香料,之所以叫做“香药”,是因为在古代,人们通常将香料作为药物来使用,而...
原创 马... 在盱眙河西的鲍集镇,有三个村的名字很是特别,分别是“召四”、“召五”和“召六”。这些村名已经沿用几百...
原创 历...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凭借其祖父太祖的遗威与遗烈,国家的基础逐渐稳固,国力日渐强盛,百姓对其政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