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史论的认知陷阱:从文明虚无到马克思主义根基瓦解
迪丽瓦拉
2025-09-19 11:32:50
0

几天来,一直有朋友给我发微信,说几个“西方伪史论”的公众账号陆续被查封。我搜索了一下,果然如此,于心甚慰。这些年微信中宣扬“西方伪史论”的公众号,尘嚣日上,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巨大混乱。部分自媒体账号宣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包括金字塔、古埃及和希腊的神庙,古罗马斗兽场、庞贝古城,以及希罗多德、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全是近现代西方人伪造的;而西方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则都是抄袭中国明代的《永乐大典》的结果。这些观点和论述猛一看让国人确实很兴奋,“我们的祖先阔多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可问题是,细究这些自媒体账号所谓的“考证”,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且不说这些“民科”连起码的历史常识都匮乏——估计连正规中小学都没上过,甚至连残存的《永乐大典》都未曾翻阅(若这部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真有那么先进的知识体系,明代何止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恐怕早就跨越到资本主义社会那近代落后挨打的就不是我们了!),单就基本认知与判断能力,他们都因知识残缺与思维偏执而完全不具备。比如金字塔,我们可以没有去过,但是现在抖音等媒体中,直播去金字塔参观的同胞大有人在:那么宏伟的建筑、那么巨大的石块,请问我们中国4500多年前有吗?我先后到安阳殷墟参观考察过5次,那已经相当震撼的西北冈王陵遗址,如果与胡夫大金字塔对比,不仅时间上晚了1300多年,而且体量上也显得极其狭小!还有,如果说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全是近现代伪造的,那么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马恩全集》中对希腊罗马文明的高度肯定、对希腊罗马神话的娴熟和精当引用,特别是“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在的欧洲”等科学论断,岂不成了痴人说梦?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一些人被西方资本主义坚船利炮打的只剩下“他信力”和阿Q式的“自欺力”,实际上也就是沁入骨髓的文化自卑。随着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历经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新时代强起来的艰难宏伟历程,“文化自信”已然在绝大多数国人心中确立。但是万万没想到,随着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崛起、民族自信心的提升,某些国人心中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也陡然高涨,其潜意识里阴魂不散的扭曲的文化自卑心理,借“自欺力”和阿Q精神之丧尸,悄然还魂,特别是还迎来一大批“看客”围观喝彩。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若古希腊是假的,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何在?向野蛮人卖瓷器?”无端否定希腊罗马文明乃至埃及文明,不仅悄然打了中国古代文明自己的脸,还已然对西方近现代文明的精髓——马克思主义采取了釜底抽薪:很难想象,整个西方的历史都是伪造的历史,整个西方近代都在伪造古代的乃至近代的历史,那么,在这样的大规模伪造环境之下,还能诞生科学理论吗?如果古希腊文明都是假造的,那么马克思主义所批判继承的古希腊哲学传统——尤其是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以及科学人文理性精神——其历史渊源的真实性根基、特别是其理论渊源的说服力将何以堪?

这些立场错位、观点错误、方法错误逻辑悖谬的“西方伪史论”者,最终搬起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理之石”,而是一块浸满认知迷雾与历史虚妄的顽石——它既砸向了人类文明互鉴的基石,砸向了自身文明的立足之地。

从本质上看,“西方伪史论”的荒诞性,不在于其对具体史实的误读(毕竟学术争议本属正常),而在于其底层逻辑的自相矛盾:他们既以“文化自卑”为底色,试图通过否定西方文明的“真实性”来抬高本土文明的历史地位;却又在否定中暴露了对文明发展规律的一无所知——文明发展的规律是不同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演进——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西传推动了欧洲近代化,阿拉伯文明对古希腊典籍的保存与传播也功不可没。这种互动性,恰恰是伪史论否定他者价值的根本矛盾所在。真正的文明进步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积累共同促进结果。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落地生根,恰恰在于它既深刻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又继承了古希腊辩证思维、文艺复兴人文精神、启蒙时代理性传统等人类文明的精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以开放胸襟吸收人类文明精华,但这种开放性必须以承认文明真实性的理性态度为前提。不错,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者,总是高高在上地带着偏见的有色眼镜,质疑我们的历史。在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当然可以依照理性和科学审视西方历史,但绝不能像他们一样带着偏见及盲目自大而走向历史虚无。按“西方伪史论”的逻辑西方古典文明整体虚无化,不仅会釜底抽薪式地割裂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遗产的内在联系,更会让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失去文明对话的历史纵深感——试问,一个连古希腊哲学、罗马法传统都被视为“伪造”的理论体系,如何能被真正理解其批判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价值

从现实影响看,西方伪史论”的蔓延本质上是文化自卑的扭曲投射。上文所述,近代以来中国因落后挨打而产生的“他信力”与“自欺力”,并未随民族复兴完全消弭,反而以更隐蔽的方式转化为“反向优越论”——当部分人无法通过理性认知理解“为何西方能在近代领先”时,便选择用“伪造说”消解这种领先的历史合理性;当民族自信心提升时,又将“否定他者”等同于“肯定自我”。这种思维的幼稚性在于,他们不理解真正的文化自信,是站在自身文明的根基上,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其他文明的贡献;而非用全盘否定的极端方式,为自己的超越寻找廉价的心理安慰。

更值得警惕的是,“伪史论”的传播正在侵蚀公共讨论的理性基础。它利用自媒体平台的碎片化传播特性,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化为“爽文式”结论,如“我们祖先早就有,西方都是抄我们”,用情绪煽动替代逻辑论证,用文化认同绑架“学术求真。长此以往,不仅会消解公众对历史研究的敬畏,更可能让年轻一代陷入“虚妄的民族主义”陷阱——既无法正视自身文明的历史局限(如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也无法客观认识其他文明的进步意义(如西方近代的科学革命),最终陷入夜郎自大与历史虚无的双重困境。

历史的吊诡之处正在于此:那些试图通过否定他者来证明自我优越的人,最终往往暴露的是自身的认知贫瘠;那些急于用伪造说为民族复兴“找补”的人,恰恰忘记了真正的文明自信,从来都建立在对历史的诚实认知与对未来的开放创造之上。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大抵如此——当他们用偏见与臆测砌起否定他者的壁垒时,也亲手为自己关闭了理解文明、拥抱真理的大门

2025年6月22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解放军报再发钧声:所谓“存亡危... ——揭批高市早苗涉台露骨挑衅言论 这是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伤痛—— 1931年,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海昏侯《诗经》简为什么重要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南昌海昏侯遗址公园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海昏侯《诗经》简目录...
原创 朱...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之一,凭借自己从贫苦的小子一步步崛起,建立了强大的政权。试想一下,人生...
原创 汉... 前言 在汉末的乱世,刘表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卓越的战略眼光,迅速崭露头角,被誉为最强空降兵。他凭借...
原创 曹...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历史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勇,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的英雄之一。他经过一...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老北京百姓的吃相照片,拍摄者是德国摄影师赫达-莫里逊。照片抓拍了当时北京的百姓生活景象和...
原创 皇... 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梦想成为皇帝,但真正能够成功并且留名青史的人却非常少。毕竟,想要获得天下并成为皇帝...
原创 1... 1936年,蒋介石依然坚持进行内战,并无视民众的强烈反对,依旧决定抵抗共产党并抗击日本。正是在这样的...
原创 清...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北京城的严寒尚未褪去,一场席卷朝堂的政治风暴已悄然酝酿。时年五十一岁...
原创 北... 杨家将的故事从小便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北宋时期,这个家族因众多身经百战的英雄人物而闻名。杨家将的成员大...
原创 亮... 如果从《亮剑》电视剧中挑选出八路军、晋绥军和日军的战神,那么李云龙、楚云飞和山本一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
原创 七... 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 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85周年的日子。这一历史事件对每个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过...
原创 楼... 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叫做楼兰的城市,它位于西域的边疆,是一座孤立的城市。这座城市四周被高大的沙丘和漫天...
原创 大... 在一片废墟中,大清帝国正在走向灭亡。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刻,一位幸运生还的太医,肩负着重重秘密,站在历...
原创 白... 白崇禧和黄绍竑,谁才是桂系的二号人物?谁又是最早加入李宗仁阵营的呢?有些人认为,黄绍竑是带着自己的人...
原创 2... 2000年10月19日,恰逢西藏昌都解放50周年的纪念日。此次庆典特邀了多位曾参与昌都战役的重要人物...
原创 张... 张飞被称为三国时期的平头哥,几乎没有谁敢惹他,一旦有人挑战他,张飞便会直接出手,不留余地。即使是强如...
原创 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农民起义常常成为推动历史变化的重要力量。而打响第一枪的,就是程胜和吴广。站在今天的...
原创 见... 韩国那边出了个事。他们改了个顺序。 以前他们念叨国家,是“韩日中”。现在,他们自己定了,以后得叫“韩...
原创 大... 紫禁城一直是权力斗争和宫廷秘密的中心。1908年一个寒冷的早晨,紫禁城的气氛比平时更加沉重压抑。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