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千年古树揭开赫梯帝国倾覆的秘密
迪丽瓦拉
2025-09-19 12:05:19
0

在土耳其中部的古赫梯王国首都哈图萨,城门两侧伫立着巨大的石狮子。公元前2000年,赫梯王国曾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与埃及和亚述等强权对抗,直至公元前1198年左右,赫梯突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摄影:ALI BALIKCI, 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撰文:TOM METCALFE

一项针对土耳其3,200年古树的最新研究表明,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150年左右,安纳托利亚中部经历了严重的干旱,而这一时期恰好是多个古代文明神秘崩溃的时刻。这片地区曾是赫梯帝国的核心领土,也是当时遭受干旱打击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青铜时代晚期文明崩溃”是历史中的一个谜团。在这场大规模的崩溃中,赫梯帝国、希腊迈锡尼文明以及许多小国和它们之间的贸易网络几乎全部崩塌。此次崩溃不仅导致了埃及的内乱与无政府状态,还引发了起义、内战和法老间的敌对局面。与此同时,亚述王国和巴比伦则遭遇了饥荒、疾病蔓延以及外敌入侵等一系列灾难。

在过去的200年里,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解释来解答这一文明崩溃的原因,其中包括火山爆发、地震、海盗劫掠、移民潮、帝国入侵、政治或经济失调、疾病蔓延、饥荒,甚至归结为铁器的传播对青铜器主导的地区带来的冲击。

几十年来,考古学家一直致力于发掘土耳其中部古弗里吉亚王国的首都戈尔迪乌姆(Gordion)。其中,弥达斯国王(King Midas)的墓地就位于照片背景之中。摄影:EVRIM AYDN, 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表明,气候变化可能在青铜时代晚期文明的崩溃中发挥了比以前想象中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支来自美国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埋藏了近3,000年的古树原木,发现赫梯帝国的中心地带——位于安纳托利亚中部的这片区域——在公元前1198年、1197年和1196年遭遇了严重的干旱,而这段时间正好是青铜时代晚期文明崩溃的开端。

这一发现为气候变化理论提供了更多证据,表明地中海东部的气候变化导致气温下降、湿度减少,从而破坏了粮食生产,造成严重的粮食短缺,并加剧了本已困扰该地区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危机。

帝国的“消失”

赫梯帝国在公元前约1650年到公元前1200年间,统治了安纳托利亚大部分地区和现代叙利亚的部分地区。赫梯人最为人知的是他们与埃及在公元前1274年的卡迭石战役中,为争夺迦南的控制权而发生的冲突,战斗地点接近今天的叙利亚霍姆斯。

然而,赫梯帝国再也没有像之前那样进一步向南扩张,新的研究为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公元前1198年至1196年间,安纳托利亚中部发生了长时间的干旱,这直接影响了赫梯王国的农田,导致粮食供应严重不足,最终造成了帝国的崩溃。

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康奈尔大学的考古学教授Sturt Manning表示,长时间的食物短缺可能与战争、社会动荡和疾病爆发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加速了赫梯帝国的灭亡。Manning指出:“虽然我们无法明确地将这些事件联系在一起,但在公元前1190年到1180年左右的某个时间点,整个赫梯帝国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这一现象非常耐人寻味。”

位于戈尔迪乌姆的皇家陵墓“弥达斯冢”的鸟瞰图,研究人员就在这里分析了3,200年前的木材。摄影:MUSTAFA KAYA, XINHUA/GETTY IMAGES

一名牧羊人带领羊群穿越土耳其中部干旱的草原。公元前1198年开始的三年干旱可能导致了该地区赫梯帝国的灭亡。摄影:CHRIS MCGRATH, GETTY IMAGES

古树的传说

为了探讨赫梯帝国的灭亡原因,Manning的团队还研究了几个世纪后在同一区域崛起的弗里吉亚王国。研究表明,弗里吉亚人或许是巴尔干半岛入侵者的后裔,但许多考古学家认为他们实际上是赫梯人的后代。

Manning是树木年代学领域的专家,他的团队对位于安卡拉西南约80公里的戈尔迪乌姆附近一座巨大的坟冢下的木材进行了详细研究。Manning表示,这座坟冢与传说中的弥达斯国王有关——传说他拥有“点石成金”的神奇能力。而这座坟冢下方的皇家陵墓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该坟冢由公元前8世纪砍伐的100多根杜松木原木建成,这些木材在坟冢下被长期保存。由于杜松树的寿命极长(有时超过千年),研究人员从中鉴定出了18根原木,这些木材在赫梯帝国时期已经存在于该地区。

研究团队通过测量这些树木的年轮和分析其细胞中的碳-13同位素含量,从中得出该地区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800年的“干燥度记录”。这种记录为研究安纳托利亚气候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帝国的终结

在之前的研究中,学者们曾认为该地区的气候在公元前1200年后的300年里逐渐变得更加干燥和寒冷,但最新的“干燥度记录”却表明,赫梯帝国的中心地带在公元前1198年、1197年和1196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干旱。

Manning强调,尽管赫梯帝国可以像以往一样应对短期的干旱,但这次持续多年、无法应对的干旱最终击垮了帝国。“在这些地区执政的人通常会预料到偶尔的干旱,并会为此做好准备,”他说。“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场干旱会连续多年。”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历史学家兼考古学家埃里·克莱因(Eric Cline)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但在他2014年出版的《公元前1177:文明崩溃之年》一书中,他提出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崩溃应从公元前1177年算起。他表示,新发现的干旱证据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支持。“这场公元前1198年至1196年的干旱,与大多数关于文明崩溃的研究完全契合。”

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的Lorenzo D'Alfonso考古学家则表示,格陵兰岛的冰芯记录显示,早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赫梯帝国便遭遇了一次全球性干旱。这或许是赫梯帝国后来使用新的蓄水技术的原因之一,然而他们似乎并未减少粮食生产,反而提高了产量。大约50年后,当第二次干旱来临时,赫梯帝国的打击则更加严重。

D'Alfonso表示:“当干旱袭来时,他们已经积累了过剩的粮食生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1943年3月中旬,黄克诚,新四军第三师的师长,正从电报中阅读着一则消息。当他逐渐读完后,脸色变得愈...
原创 李... 李牧,赵国的名将,战国时期赫赫有名。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指挥能力,被后人誉为“战国四大名将”...
原创 长... 1962年,中国做了一件当时全国人民都难以理解的决定——周恩来总理带领代表团在朝鲜首都平壤签署了《中...
原创 三... “三分天下魏蜀吴”,这句形象的描述,实际上掩盖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事实:在汉朝设立的十三个州里,曹魏王朝...
原创 唐... 唐朝数罪并罚制度的探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个时期,不仅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也在法律体系建...
原创 董...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寻找一位心灵相通的贤妻实属不易,而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这样的遇见更是可遇不可求。这或...
原创 1... 1962年,八大元帅齐聚广州,林总占据C位,这是最完整的元帅合影! 今天我们要分享一张经典的历史照...
原创 按... 军衔象征着军人的荣耀,它是根据职位、资历、才干与功勋等多个因素综合评定的。唐朝的历史长达二百九十多年...
原创 商... 在商朝灭亡之后,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旦,也就是周公,对商朝历代帝王进行了评价。他曾在《尚书·多士》中...
原创 清... 谈到清朝历史,八旗制度一直是一个充满话题性的话题,尤其是它在清朝政治、社会和军事结构中所占据的重要地...
2000余年前的西汉贵族如何养... 两千余年前西汉贵族如何养生? 不仅能针灸,还炮制出了熟地黄,也能喝上“五叶汤”,快来一起看看海昏侯刘...
原创 民... 关羽(?—220年),字云长,原名长生,出生在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他是东汉末年...
原创 官... 在北宋时期,台谏信息的处理方式可分为两个主要流程:一是通过通进机构的审查,二是皇帝直接的处理方式。台...
原创 庞... 关于庞统的研究,历来较少有深入、系统的解析。笔者此次尝试通过一个系列,全面而细致地剖析庞统的成长背景...
原创 唐...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在保持原意和总字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
原创 “...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在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之后,往往对功臣采取防范措施,尤其是那些具有军事才能的武将,往往...
原创 诸...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司马懿则是魏国的大都督,二人一生互为对手。特别是在诸葛亮...
原创 苏... 历史开讲 有位名人曾言:“平凡的脚步,也能走出伟大的征程。” 钰姐深以为然。 在清史上,有一位女性...
原创 毛... 1951年,毛主席在听取济南市委书记谷牧的报告后,开始和他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毛主席广泛阅读...
转发:【家风家训】周恩来的家风 周恩来家风 周恩来从不浪费一钱一物,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穿的是补丁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