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矛盾的铁血治贪:杀了十几万贪官,为何结果却是越治越贪?
迪丽瓦拉
2025-09-19 12:05:04
0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每段语义保持不变地改写一遍,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内容长度不会有太大变化。

---

如果要问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治贪最为严厉,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几乎可以算作第二,恐怕没有哪个皇帝敢自称第一。

然而,若论我国哪个朝代的官员贪腐问题最为严重,能与大明相比的,也许只有延续了大明制度的清朝了。

朱元璋出身贫寒,内心怀着根除贪官污吏的坚定决心。可为何他不仅未能如愿彻底铲除贪腐,反倒在无意间为腐败的滋生埋下了伏笔呢?

在如今这个“穿越”文化盛行的时代,先给大家普及一条“硬核”知识:假如你想穿越到古代做官,无论去哪儿都行,但千万千万别挑大明洪武年间。

那个年代当官,不仅仅是职位难做的问题,更是心理压力的极大考验。

据有真实官场经历的叶子奇在《草木子》一书中记载,洪武年间各级官府大堂的座位旁都会挂一个袋子,专门用来装60两银子以上贪官的“剥皮”刑具,目的是时刻警示官员们忌惮贪污。

这绝非某地的特殊现象,而是全国各府、州、县、卫的统一规定。

而在官府旁边都有一座“皮场庙”,庙里供奉着土地神,庙内摆放着剥皮用的工具。一旦有官员贪污达60两银子以上,就会被押到此处公开剥皮示众,尸体填满干草后挂在大堂公座旁,成为震慑众人的活教材。

这绝不是徒有其表的吓唬人,历史上的“洪武四大案”中的“空印案”与“郭桓案”都与严厉治贪密切相关。保守估计,朱元璋在治贪期间,杀害的官员人数高达十万至十五万之多!

这意味着,几乎每个地方官府的大堂旁边,都足够挂上三五具被剥皮的尸体,以此震慑潜在的贪官。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身为官员,有一天没回家,妻儿带着亲朋好友去官府参观。孩子突然指着大堂旁挂着的“稻草人”好奇地问:“爸爸去哪儿了?”

这样的画面,光想想就令人心惊胆战。

而洪武年间的反贪方式,远非现代人想象中查几个贪官,打打板子了事那么简单。

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大诰》规定,查到一起贪腐案件,必须层层追查,挖根到底。

如果知府贪污,且知县行贿,则必抓知县查明贿款来源;知县如供出衙役书办,则继续抓捕追查,直到查出所有涉及的农户和来源为止。

这种追查方式远远超过简单的“诛九族”,而是把见面没见面的所有官员,都一一纳入清算范围。

乍看理想,但实施起来却带来巨大问题:一起贪腐案牵连数千甚至数万官员,区域官场“全军覆没”屡见不鲜。

甚至许多官员只是管理不严、监管失职,却被连带株连,冤死无辜。

比如户部尚书滕德懋被举报贪污,朱元璋怒不可遏,当场将他处死,还让锦衣卫剖开其腹部,检查他到底吃了多少“昧良心”的东西。

结果发现,滕德懋肚子里只有些粗粮和野菜……

朱元璋只能长叹一声:“原来是个清官啊!”

尽管明知可能错杀无辜,朱元璋却依然坚持“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持续大规模处死官员。

据史料统计,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九年间,南方两广、两浙、江西、福建等地,几乎没有一个官员能熬过三年任期,大多刚上任不久便因涉嫌贪腐被捕。

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一天不是查案杀官,官员上任时,亲朋好友非但不庆祝,反而哭成一片,仿佛吊丧一般。

朝廷的日子也难过:官员死得太快,新官员又不足,导致衙门运转困难。

对此,朱元璋大手一挥,宣布暂未处决的官员带着刑具继续上班,这种现象称为“戴死罪、徒流办事”,或“戴斩、绞、徒、流刑在职”。

别的朝代的读书人拼命争官,洪武年间的读书人却拼命想避开官场,甚至有人为逃避做官而自残,可见朱元璋的严酷手段有多令人恐惧。

洪武年间当官,除了随时可能被处死,还得准备过清贫的生活。

朱元璋出身寒微,认为为官应当是光宗耀祖之事,地位和名誉都必须得到保障,至于钱财,不应成为动机。

因此,他大幅压缩官员的俸禄,简直到了可怜的地步。

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明朝以俸禄低著称,史学家甚至称“明官俸最薄”。

从秦汉起,官员俸禄按品级分发,明代具体数字如下:正一品年俸1044石,正二品732石,正三品420石……一直到正九品66石。

这个数字有多“寒酸”?

汉代一品官员丞相年俸高达万石,外加每月六万钱。

宋代一品官月俸400贯,还有职田和其他福利。

虽然时代不同,但去掉通胀影响,明代俸禄明显低于前代。

朱元璋不仅取消了自唐代以来的职田福利,还废除了官员子女的荫封特权,甚至不愿意给予退休官员任何“退休金”。

如此低的俸禄,让洪武年间的清官生活十分艰难。

比如陕西著名清官陈观,自己都难以养活妻儿,死后家人差点饿死。

吏部尚书刘菘掌握升迁权力,任职多年家中财产未增,十几年盖着一床破被子,后来被老鼠咬破才换新,布料还被改成了儿子的衣服。

弘文馆学士罗复文性格耿直,深受朱元璋器重。一次朱元璋突然私访,见罗家破败,罗本人正在修补破损的墙壁,妻子搬来不平的凳子供皇帝休息。

俸禄太低,洪武官员的贪污大多无甚价值,许多都是不起眼的小物件。

朱元璋在《御制大诰三编》中记载的贪腐案中,有的贪赃竟是“圆领衣一件、纱巾一条、靴子两双、袜子一双、书四本”等。

说句难听的,这些东西无论是行贿还是私吞,简直寒碜得可怜。

电视剧里洪武年间的清官衣冠楚楚,精神焕发,可实际上,清官十之八九衣着破旧,脸上难见油光,生活穷苦到极点。

朱元璋对官员的严苛手段,即使资本家看了都要流泪,犹太人看了心碎,寡头财阀看了都觉得太残酷。

在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下,大明吏治真得变好吗?

尽管朱元璋对贪官毫不留情,杀了成千上万,且不分贵贱亲疏,只要涉及贪腐就一律处死。

很多人因此以为大明必然清廉,百姓安乐,天下太平。

但现实却并非如此。从洪武元年起,贪腐现象就从未间断,且程度惊人。

王公贵族亲属家奴欺压百姓,抢夺财产的案件频发,强抢民女、杀人夺产的案件更是时有发生。

刑部收钱用死囚顶罪,或收钱轻判、免罪的事例层出不穷。刑狱为国家法治根本都这样,其他部门贪腐更难防范。

印钞局私发宝钞中饱私囊,兵部以抓逃兵为名敲诈勒索,工部工程中上下其手吞没款项……

官员们花样百出,贪得无厌,甚至浙江省征收的钱粮,官员收取金额比朝廷要求高出近50%。

最典型的例子是苏州知府陈宁,为逼百姓缴纳粮款,用炭火烙铁威胁,逾期交纳者直接施以烙铁酷刑。

官员与地主勾结,谎报、瞒报、转移赋税,把原本该他们缴纳的钱转嫁给普通百姓。

贪官污吏与土豪劣绅的联手,使洪武年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据统计,洪武元年至洪武十八年间,大明王朝爆发农民起义超过一百次,平均每年六次以上。

这种频率,不仅新朝难以承受,许多濒临崩溃的王朝也感到羞愧。

根本原因之一是贫穷。

朱元璋给官员的俸禄极低。一个县令一年工资不过90石,折合银两一个月不足5两。

这点钱勉强养家已很紧张,更别说雇佣仆人和衙门开支了。

洪武年间的清官,衣服补丁累累,整年难得吃肉,生活水平连中产阶级平民都不如。

平民都有“饥寒起盗心”,官员如此穷困,又怎会不生贪念?

第二是绝望。

洪武朝的许多贪官根本无视面子和性命,采取“破罐子破摔”式的疯狂捞钱。

他们早已知道自己无好下场,便放手一搏,尽可能多地榨取财富,享受短暂奢侈。

这导致刑场常常人头滚滚,新官未上任,旧官已上断头台。

朱元璋对此感到困惑,亲自编纂的《御制大诰续编·罪除滥设第七十四》中感叹:“朕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

杀不尽的贪腐,越治越严重……

朱元璋本意是建立清廉廉洁的新朝代,

但事实上,他之后的大明贪腐不仅没绝迹,反而空前猖獗。

如今网络上有人喜欢做虚拟“群聊”,把不同时代的人物凑在一起。

若真有此事,明清两代读书人恐怕会被前辈们“群殴”致死,即使是贪官也忍不住踹上一脚。

朱元璋严厉的治贪手段,没有打造清廉官场,反而催生了各种“常例”“冰敬”“碳敬”等灰色收入,官场上的灰色贪腐成了公开的秘密。

压力越大,反弹越猛烈,朱元璋时代正是最佳例证。

为何会这样?归根到底就是两字:人性。

朱元璋过于强调手段与权威,忽视了人性最基本的弱点。社会活动中若忽视人性,后果必然惨烈。

虽然他编撰《大诰》,积极发动民间反贪,

但本质上仍是人治,案例处理多不符《大明律》,

皇帝自己都难以守法,却对官吏违法勃然大怒,实在令人讽刺至极。

---

改写完成,你觉得这样可以吗?需要调整哪部分或更细致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解放军报再发钧声:所谓“存亡危... ——揭批高市早苗涉台露骨挑衅言论 这是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伤痛—— 1931年,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海昏侯《诗经》简为什么重要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南昌海昏侯遗址公园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海昏侯《诗经》简目录...
原创 朱...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之一,凭借自己从贫苦的小子一步步崛起,建立了强大的政权。试想一下,人生...
原创 汉... 前言 在汉末的乱世,刘表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卓越的战略眼光,迅速崭露头角,被誉为最强空降兵。他凭借...
原创 曹...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历史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勇,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的英雄之一。他经过一...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老北京百姓的吃相照片,拍摄者是德国摄影师赫达-莫里逊。照片抓拍了当时北京的百姓生活景象和...
原创 皇... 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梦想成为皇帝,但真正能够成功并且留名青史的人却非常少。毕竟,想要获得天下并成为皇帝...
原创 1... 1936年,蒋介石依然坚持进行内战,并无视民众的强烈反对,依旧决定抵抗共产党并抗击日本。正是在这样的...
原创 清...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北京城的严寒尚未褪去,一场席卷朝堂的政治风暴已悄然酝酿。时年五十一岁...
原创 北... 杨家将的故事从小便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北宋时期,这个家族因众多身经百战的英雄人物而闻名。杨家将的成员大...
原创 亮... 如果从《亮剑》电视剧中挑选出八路军、晋绥军和日军的战神,那么李云龙、楚云飞和山本一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
原创 七... 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 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85周年的日子。这一历史事件对每个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过...
原创 楼... 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叫做楼兰的城市,它位于西域的边疆,是一座孤立的城市。这座城市四周被高大的沙丘和漫天...
原创 大... 在一片废墟中,大清帝国正在走向灭亡。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刻,一位幸运生还的太医,肩负着重重秘密,站在历...
原创 白... 白崇禧和黄绍竑,谁才是桂系的二号人物?谁又是最早加入李宗仁阵营的呢?有些人认为,黄绍竑是带着自己的人...
原创 2... 2000年10月19日,恰逢西藏昌都解放50周年的纪念日。此次庆典特邀了多位曾参与昌都战役的重要人物...
原创 张... 张飞被称为三国时期的平头哥,几乎没有谁敢惹他,一旦有人挑战他,张飞便会直接出手,不留余地。即使是强如...
原创 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农民起义常常成为推动历史变化的重要力量。而打响第一枪的,就是程胜和吴广。站在今天的...
原创 见... 韩国那边出了个事。他们改了个顺序。 以前他们念叨国家,是“韩日中”。现在,他们自己定了,以后得叫“韩...
原创 大... 紫禁城一直是权力斗争和宫廷秘密的中心。1908年一个寒冷的早晨,紫禁城的气氛比平时更加沉重压抑。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