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玄宗最仰仗的宦官,75岁上战场力保国土完整,高力士望其项背
迪丽瓦拉
2025-09-19 12:05:57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提到唐玄宗,大多数人总会联想到两个人:一位是风华绝代的杨贵妃,另一位则是默默奉献、如影随形的高力士。

高力士与唐玄宗结下深厚的情谊,权势滔天,宫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太子也对他恭敬有加,称他为“兄”,皇子皇孙都得叫他“阿翁”。

不过,尽管高力士如此风光,却有一位与他关系微妙的人,曾令他也不得不低头。这位人物正是杨思勖——年长高力士三十六岁,生前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被后人誉为“最能打的太监”。

尽管高力士一生充满荣耀,甚至有些名声无法摆脱后世的讽刺,但杨思勖却以一种近乎冷酷无情的方式获得了更加正面的评价。史书中,《新唐书》和《旧唐书》都将他排在宦官列传的第一位,紧随其后的则是高力士。那么,为什么杨思勖的名气,虽然如此显赫,却远不如高力士呢?一个宦官究竟是如何从背后默默崛起,走出一条充满传奇的道路的?

杨思勖的崛起:政治豪赌,赌赢了整个人生

杨思勖和高力士一样,均出身于岭南的豪族。高力士是岭南冯氏的后代,而杨思勖则出生在罗州的苏氏。他们的家族在一场叛乱中几乎被灭门,而两人也都因年幼被阉割,成为了太监。

杨思勖的命运与高力士的相似,都经历了悲惨的家族变故。他被杨太监收养,进入了内侍省。然而,和高力士早早便结识唐玄宗不同,杨思勖直到53岁才真正与唐玄宗有所接触。这其中,最关键的转折出现在景龙元年——这场改变了他命运的政治事件,开启了他不平凡的历程。

景龙元年,太子李重俊因无法忍受安乐公主的羞辱以及韦皇后的排挤,联合一众将领发动了震惊朝野的“景龙政变”。政变中,唐中宗李显不得不带着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逃亡,而杨思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手持长刀斩杀了李多祚的女婿野呼利,一举扭转了战局。

这一战,杨思勖仿佛化身为天神降临,凭借强大的体力和果敢的决策,帮助唐中宗翻盘。最终,李多祚被手下所杀,李重俊也在逃亡中命丧黄泉。正是这场英勇的反击,改变了杨思勖的命运,使得他一跃成为韦皇后亲信、唐玄宗的重要棋子。

然而,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杨思勖投向唐玄宗的真实原因。有传言称杨思勖因不满韦皇后毒杀唐中宗,而主动投靠唐玄宗。但这段历史实则可信度不高,毕竟唐中宗之死与杨思勖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无论怎样,杨思勖最终选择了“背水一战”,从韦皇后阵营转投唐玄宗的怀抱,这一豪赌成功让他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升任左监门卫将军,并被赐宗归“弘农杨氏”,从此步入了权力的巅峰。

杨思勖的赫赫战功:四次平叛,保卫大唐国土

有人可能认为,杨思勖的辉煌止步于此。但他自己显然不同意这个看法,他的雄图才刚刚开始。

开元十年,梅叔鸾自立为“黑帝”,招募40万大军,企图割据大唐,威胁到整个帝国的安全。唐玄宗任命年逾68岁的杨思勖负责平叛。令所有人惊讶的是,杨思勖并没有带兵出征,而是空手赴岭南。

杨思勖凭借自己在岭南的家族背景,轻松召集了当地豪族子弟,组织了一支10万人的庞大队伍。他和安南大都护光楚客一道,从马援开辟的故道出击,瞬间突破叛军防线,给梅叔鸾带来了沉重打击。最终,梅叔鸾被斩杀,叛军全军溃败。

杨思勖的战功还远未止步。开元十二年,70岁的他再次出征贵州,平定五溪蛮叛乱,屠敌三万,活捉叛首覃行章。因功他晋升为辅国大将军,官居二品。

开元十四年,他三度出征广西,历时十个月,彻底平定邕州蛮夷之乱。

在开元十六年,74岁的杨思勖第四次出征,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广东、广西的叛乱平定。这四次平叛,几乎每次都出奇制胜,而每一场战役,杨思勖都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敌军,彰显了他卓越的军事才华。

他在战场上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堪称大唐的骄傲。

杨思勖的黑白人生:冷酷无情,但仍正面形象

尽管杨思勖战功赫赫,且深得唐玄宗宠信,但在历史上,他的形象并非全然光辉。尤其是在他的“残忍”行为方面,依然是后人诟病的焦点。

例如,有记载称,杨思勖处理过一名名叫牛仙童的太监,该太监因贿赂张守珪而被告发。杨思勖以极其残酷的方式处置了他:将牛仙童绑缚示众,残忍剁去其四肢、挖心并现场生吞。

对叛军,他的冷酷手段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在四次平叛中,杨思勖屠戮无数敌军,常用剥面、割脑、剔皮等极其血腥的手段来震慑敌人。正因如此,杨思勖的名字几乎成了所有叛军的噩梦。

但令人意外的是,尽管他行事残酷,杨思勖依然能够在唐玄宗的宠爱下安然度过余生。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深知如何维持与皇帝的亲密关系,并且能在关键时刻识大体、顾大局,既不让皇帝怀疑,也能通过“残忍”的方式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威望。

杨思勖的“残忍”更多是出于政治策略,尤其是针对叛乱势力和一些对手,他以血腥手段树立了军威,令下属敬畏如虎。

杨思勖的晚年也并不像许多英雄那样英年早逝,反而他在翊善坊安享晚年,直到85岁寿终正寝。或许,这正是他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在充满波谲云诡的宫廷生活中,杨思勖不仅靠武力打下了自己的位置,更凭借非凡的政治眼光和战略谋略,成就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传奇。

杨思勖,或许就是那个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太监。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1943年3月中旬,黄克诚,新四军第三师的师长,正从电报中阅读着一则消息。当他逐渐读完后,脸色变得愈...
原创 李... 李牧,赵国的名将,战国时期赫赫有名。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指挥能力,被后人誉为“战国四大名将”...
原创 长... 1962年,中国做了一件当时全国人民都难以理解的决定——周恩来总理带领代表团在朝鲜首都平壤签署了《中...
原创 三... “三分天下魏蜀吴”,这句形象的描述,实际上掩盖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事实:在汉朝设立的十三个州里,曹魏王朝...
原创 唐... 唐朝数罪并罚制度的探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个时期,不仅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也在法律体系建...
原创 董...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寻找一位心灵相通的贤妻实属不易,而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这样的遇见更是可遇不可求。这或...
原创 1... 1962年,八大元帅齐聚广州,林总占据C位,这是最完整的元帅合影! 今天我们要分享一张经典的历史照...
原创 按... 军衔象征着军人的荣耀,它是根据职位、资历、才干与功勋等多个因素综合评定的。唐朝的历史长达二百九十多年...
原创 商... 在商朝灭亡之后,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旦,也就是周公,对商朝历代帝王进行了评价。他曾在《尚书·多士》中...
原创 清... 谈到清朝历史,八旗制度一直是一个充满话题性的话题,尤其是它在清朝政治、社会和军事结构中所占据的重要地...
2000余年前的西汉贵族如何养... 两千余年前西汉贵族如何养生? 不仅能针灸,还炮制出了熟地黄,也能喝上“五叶汤”,快来一起看看海昏侯刘...
原创 民... 关羽(?—220年),字云长,原名长生,出生在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他是东汉末年...
原创 官... 在北宋时期,台谏信息的处理方式可分为两个主要流程:一是通过通进机构的审查,二是皇帝直接的处理方式。台...
原创 庞... 关于庞统的研究,历来较少有深入、系统的解析。笔者此次尝试通过一个系列,全面而细致地剖析庞统的成长背景...
原创 唐...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在保持原意和总字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
原创 “...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在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之后,往往对功臣采取防范措施,尤其是那些具有军事才能的武将,往往...
原创 诸...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司马懿则是魏国的大都督,二人一生互为对手。特别是在诸葛亮...
原创 苏... 历史开讲 有位名人曾言:“平凡的脚步,也能走出伟大的征程。” 钰姐深以为然。 在清史上,有一位女性...
原创 毛... 1951年,毛主席在听取济南市委书记谷牧的报告后,开始和他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毛主席广泛阅读...
转发:【家风家训】周恩来的家风 周恩来家风 周恩来从不浪费一钱一物,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穿的是补丁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