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算死袁崇焕降服洪承畴,入关论高过隆中对!范文程本事大争议也大
迪丽瓦拉
2025-09-19 12:06:28
0

“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

这句话是康熙帝对范文程的评价,意味着他的谋略可以比得上百万雄兵。在康熙看来,范文程与汉初的张良、明初的刘伯温齐名,都是极具智慧的谋士。张良与刘伯温声名远扬,几乎家喻户晓,然而范文程在历史上却鲜为人知,原因在于他是汉人却选择了投降满清,这使得他在许多历史评论中被视为“汉奸”,而遭受了社会的非议和排斥。在传统的宗法社会中,身为汉人的他被认为背叛了自己的民族。

然而,也有一些历史学者认为范文程并非“汉奸”,他们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满清虽是少数民族,但并非完全的外族;第二,范文程虽为汉人,但他并未曾在明朝任职,且一生未曾为明朝效力过,始终未侍奉过两位君主。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使得历史人物往往充满了争议。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抛开这些争论,专注于事实,看看这位受到康熙帝极高评价的谋臣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范文程生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祖籍沈阳,出身于一个仕官家庭。其曾祖范锐曾担任过明朝嘉靖年间的兵部尚书,祖父范沈则在沈阳卫担任指挥同知。范文程自小聪明好学,机智过人,父亲范楠经常以“望子成龙”的心态夸奖他,认为他将来必定成就一番事业,光宗耀祖。如果当时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范楠的愿望或许不难实现。但恰逢辽东动荡,努尔哈赤崛起,世局变幻,范文程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范文程与伯兄同赴沈阳学堂,但在第二年因家事回到抚顺。正是这一年,努尔哈赤宣布与明朝断绝关系,建立了“大金”政权,辽东地区因此成为战乱的焦点。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亲自带领大军攻占抚顺,进行大规模的掳掠,几十万人口被抓走,或成为奴隶,或被安置到满洲八旗下,范文程便成了其中一位被掳的读书人。在一次即将处死他的时刻,努尔哈赤突然询问“你们会读书吗?”当得知范文程等人均为读书人时,努尔哈赤改变了态度,最终决定留下这些读书人。

一些史料认为,努尔哈赤之所以对范文程另眼相待,是因为他外貌英俊且体态魁梧,后来得知他是范仲淹的后裔,便特意对他说:“此名臣子孙,应该善待。”尽管这些说法有差异,但无论如何,它们都表明范文程在加入清朝后,主要是因为得到了仁主的宽容,而非单纯的背叛或投降。范文程的顺应历史潮流,既非背叛,也没有自愿投降,而是深知时势所迫,逐渐形成了他为清朝效力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有学者如礼亲王昭梿认为范文程投降满洲纯粹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直接选择投奔了努尔哈赤,未被俘的经历便变得较为简化与英雄化。然而,范文程的情况并非如表面所见那般光鲜亮丽。事实上,努尔哈赤执政初期,确实对大多数汉人官员心存敌意,范文程当时并未因此得到优待,反而在满洲的生活十分艰难,长达九年之久,他过得相当压抑。

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位,治国理念和治下策略都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整合汉族官员的力量,才能增强国家的统治基础。皇太极不仅摒弃了父亲努尔哈赤对汉人的偏见,还多次选拔汉族和蒙古族的官员,根据才德录用。范文程便在这一时机崭露头角。

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设立文馆,公开招募有才之士。在同年八月,皇太极颁布了旨令,要从各地生员中选拔有才者,并对有成就的官员给予奖励。范文程凭借其卓越的文学才能脱颖而出,成为文馆的一员。他不仅体察到当时清朝的困难局面,而且早已胸有成竹,为皇太极提供了许多深远的政治与军事策略。

在范文程的建议下,皇太极对袁崇焕采取了极具策略性的手段,通过巧妙的离间计,成功瓦解了明朝的防线。范文程的谋略展现了他超凡的政治智慧与深思熟虑的能力。面对袁崇焕的强硬态度,范文程分析了明朝将领的心理,提出以“和议”回击“和议”的妙计,将敌人的心态和心理战巧妙地利用起来,最终达成了战略目标。

范文程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谋士,他也以其非凡的眼光和胆略,亲自参与到军事行动中。在皇太极的命令下,他勇敢地带领军队突围,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战绩。面对形势复杂的局面,范文程凭借自己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军事战略,稳稳地站稳了自己在朝中的位置。

康熙帝对范文程的高度评价可见一斑,他不仅是清朝开国初期最为杰出的谋臣之一,也凭借自己的智慧,帮助清朝稳固了政权,为后来的大清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范文程的历史地位,尤其在他为大清建国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1943年3月中旬,黄克诚,新四军第三师的师长,正从电报中阅读着一则消息。当他逐渐读完后,脸色变得愈...
原创 李... 李牧,赵国的名将,战国时期赫赫有名。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指挥能力,被后人誉为“战国四大名将”...
原创 长... 1962年,中国做了一件当时全国人民都难以理解的决定——周恩来总理带领代表团在朝鲜首都平壤签署了《中...
原创 三... “三分天下魏蜀吴”,这句形象的描述,实际上掩盖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事实:在汉朝设立的十三个州里,曹魏王朝...
原创 唐... 唐朝数罪并罚制度的探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个时期,不仅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也在法律体系建...
原创 董...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寻找一位心灵相通的贤妻实属不易,而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这样的遇见更是可遇不可求。这或...
原创 1... 1962年,八大元帅齐聚广州,林总占据C位,这是最完整的元帅合影! 今天我们要分享一张经典的历史照...
原创 按... 军衔象征着军人的荣耀,它是根据职位、资历、才干与功勋等多个因素综合评定的。唐朝的历史长达二百九十多年...
原创 商... 在商朝灭亡之后,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旦,也就是周公,对商朝历代帝王进行了评价。他曾在《尚书·多士》中...
原创 清... 谈到清朝历史,八旗制度一直是一个充满话题性的话题,尤其是它在清朝政治、社会和军事结构中所占据的重要地...
2000余年前的西汉贵族如何养... 两千余年前西汉贵族如何养生? 不仅能针灸,还炮制出了熟地黄,也能喝上“五叶汤”,快来一起看看海昏侯刘...
原创 民... 关羽(?—220年),字云长,原名长生,出生在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他是东汉末年...
原创 官... 在北宋时期,台谏信息的处理方式可分为两个主要流程:一是通过通进机构的审查,二是皇帝直接的处理方式。台...
原创 庞... 关于庞统的研究,历来较少有深入、系统的解析。笔者此次尝试通过一个系列,全面而细致地剖析庞统的成长背景...
原创 唐...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在保持原意和总字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
原创 “...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在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之后,往往对功臣采取防范措施,尤其是那些具有军事才能的武将,往往...
原创 诸...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司马懿则是魏国的大都督,二人一生互为对手。特别是在诸葛亮...
原创 苏... 历史开讲 有位名人曾言:“平凡的脚步,也能走出伟大的征程。” 钰姐深以为然。 在清史上,有一位女性...
原创 毛... 1951年,毛主席在听取济南市委书记谷牧的报告后,开始和他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毛主席广泛阅读...
转发:【家风家训】周恩来的家风 周恩来家风 周恩来从不浪费一钱一物,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穿的是补丁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