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62年,八大元帅齐聚广州:林总居C位,这是最全的元帅合影
迪丽瓦拉
2025-09-19 14:03:41
0

1962年,八大元帅齐聚广州,林总占据C位,这是最完整的元帅合影!

今天我们要分享一张经典的历史照片,它拍摄于1962年3月,记录了八大元帅的合影。当时,所有元帅都齐聚广州,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广州会议。

所谓广州会议,实际上是指两个重要的会议。一个是由聂荣臻元帅主持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另一个是由文化部与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话剧、歌剧和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广州会议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它标志着党在实施知识分子政策方面的一个关键时刻。3月2日,周恩来总理在羊城宾馆发表了《论知识分子的报告》。总理回京后,陈毅元帅于3月5日至6日先后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对知识分子进行“脱帽加冕”。聂荣臻元帅曾回忆说,这两次会议极大地激发了全国知识分子的建设热情,堪称中国科学的“春天”到来。正如他所说:“如果没有那几年实实在在的努力,‘两弹’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上天。”

在会议期间,许多开国将帅都参与了此次活动,而在这张珍贵的照片中,八位开国元帅和当时广东的领导人陶铸以及罗瑞卿大将共同合影留念。

这张照片极为珍贵,因为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十大元帅曾多次合影,但汇集了所有元帅的大合影至今依然没有见过。而这张照片中,足足有八位元帅登场,可以说是最全的一张元帅合影。

虽然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朱德元帅与彭德怀元帅都不在这张照片中,原因也各自不同。朱德元帅年事已高,建国后相对低调,除非是重大事件,否则极少公开露面;而彭德怀元帅自1959年庐山会议遭遇批判后,也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因此,这张合影中出现的是除了朱德与彭德怀之外的其他所有元帅,巧合的是,这些元帅的出现顺序正是十大元帅中的第三至第十位。

照片的焦点落在林彪元帅身上,他站在C位,位于照片的中央。林总身穿一套浅色中山装,头戴一顶与衣服颜色相配的帽子,在场的所有人中,只有他戴着帽子。林彪身体一直不好,怕光、怕风、怕冷,帽子或许是为了避免这些不适。照片中的他神情凝重,面无笑容,带着一种略显忧郁的气质,面色苍白,看上去异常瘦弱,这更突显了他深沉内敛的气质。

那么,为什么林彪元帅能在这张合影中占据如此显赫的位置呢?有人可能会认为,林彪位列第三,且朱德和彭德怀缺席,因此他自然而然成为最显眼的那一位。然而,这个解释虽然有道理,但并不是全部原因。实际上,林彪能站在中央,主要是因为他的职务。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林彪接替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而且,早在1958年,他就已成为政治局常委及中央副主席。可以说,在所有人的职务中,林彪是当时最具权威的人物,他也是照片中唯一的一位正国级领导人。而叶剑英和陶铸在当时还未达到这一级别。因此,林彪自然被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

在林彪的左右,分别是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等四位元帅,他们在十大元帅中排名次于林彪,但整体排名略靠前。至于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之所以站在后排,则是因为他们在十大元帅中排名相对较低。

刘伯承元帅,曾是“刘邓大军”的灵魂人物,军事造诣深厚,战术变化无常,被誉为“当代孙武”。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转向军事教育领域,奠定了我国军事教育的基础,尤其是在南京军事学院的创办过程中,刘伯承展现了卓越的贡献。

贺龙元帅则以其传奇色彩著称,曾从无到有建立红二军团,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也在解放战争中担任关键角色。建国后,他成为国家体委主任,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毅元帅,拥有诗人般的浪漫气质,却也具有革命者的坚韧与坚定。他在新四军和华野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后来的外交贡献,使他成为新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罗荣桓元帅是著名的政治工作元帅,他在三湾和古田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军区,并与林彪元帅一起,迅速壮大了东野的力量。可惜的是,罗荣桓英年早逝,毛主席为他悲痛万分,特地写诗悼念。

徐向前元帅低调务实,成为北方战场的传奇人物。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部队解放山西,展现了超凡的军事才能。晚年,他接替叶剑英出任国防部长,仍然充满活力。

聂荣臻元帅,红军时期与林彪并肩作战,抗日战争中开辟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国后他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国防事业贡献巨大,是“两弹一星”成功的重要推手。

叶剑英元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不仅在军事上做出巨大贡献,在政治上也多次在关键时刻改变历史走向。在粉碎“四人帮”中,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这张珍贵的合影中,共有十位人物,朱德和彭德怀未能出席,但其他两位重要人物也在其中。

站在徐向前与叶剑英之间的陶铸,尽管如今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不太熟悉,但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作为中南局的第一书记,陶铸与林彪有过深厚的合作,曾长期担任广东地区的领导人,虽然他未获得元帅衔位,但无疑是当时的重要人物。

另一位出现在照片中的人物是站在陈毅元帅身后的罗瑞卿大将,他曾在解放战争中指挥“杨罗耿兵团”,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公安部部长等重要职务。因其身材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他为“罗长子”,与他之间有着深厚的信任关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世... 《将相和》的故事家喻户晓,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宽容礼让,廉颇则知错能改、负荆请罪,二人因此成为千古美谈...
原创 隋... 历史回顾 隋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隋文帝杨坚做出了一个震动朝廷的大决定:废除了长子杨勇的皇...
出土文物证明:曹操缴获吕布的方... 吕布是汉末第一高手而不是三国第一名将,因为吕布驰骋疆场单挑无敌的时候,还没有天下三分,将其列为“三国...
原创 这...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探... 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历史背景与深远影响 作者:多芬奇 编辑:多芬奇 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是中国...
原创 流... 在清宫剧中,我们常听到皇帝对犯人下令:“流放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历史剧的经典台...
原创 他... 公元190年正月,关东的诸侯集结兵力,展开了讨伐董卓的行动,总共有十一位州郡的领导者参与了其中。具体...
原创 龙... 我想写一本书,题目是《让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这可不是空口白话,美国确实正在走向解体的道路,步伐越来...
原创 清... 这位令人敬仰的大才子就是陈衍庶,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是时任民国大总统的东北王张作霖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
原创 父... 改写文章 背景与引发的决策 在公元1656年6月,孝庄太后传下懿旨,开始着手为顺治帝选立皇妃一事...
原创 他... 西晋末年,社会动荡,整个天下陷入混乱。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崛起,并通过建立许多小王国进入中原地区,其中...
吉林集安:“世遗之城”交出文脉... 中新网 通化7月4日电 (记者 郭佳)千年王城静卧,古墓群星罗棋布——有着425年高句丽都城史的吉林...
原创 在... 曹操素有疑心病,甚至可以说他几乎对每个身边的大将都持怀疑态度。对于这一点,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关羽和张...
原创 汉... 文 | 蒋冉Jiang 编辑 | 蒋冉Jiang 众所周知,汉朝的兵器原料多来自韩国,但随着魏...
原创 为... 中亚五国皆信奉伊斯兰教,拥有相似的文化和风俗,甚至可追溯到共同的祖先。然而,为什么中亚地区没有形成一...
原创 林... 林徽因已成为一个美丽的传奇人物。自1955年去世以来,整整68年过去了,但她的美貌与才华至今仍然令人...
原创 1... 我是棠棣,一名热衷历史的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一起探索历史的智慧,探讨古今中外的大势,学无止境...
原创 刘... 刘封,刘备的养子,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是刘备身边的骁勇将领之一。他与赵云、张飞等猛将一道驰骋沙场,立...
原创 十... 在我国古代,君子六艺中有一项特别的技艺,那便是“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
原创 刘... 刘备,一位以宽厚、知人善任和胸怀大度为人所称道的历史人物。人们常提起他临终时把国家托付给曹操的宽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