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揭秘蜀汉为何再撑三十年?
迪丽瓦拉
2025-09-19 19:03:44
0

2004年,西安高二学生成长在语文课上读到李密的《陈情表》,一个细节让他心头一震:这位西晋官员的前半生,竟是在三国蜀汉度过的。

他翻开《三国志》,发现作者陈寿与李密同出一门——都是蜀汉大儒谯周的学生。那个在《三国演义》中被斥为“投降派”的谯周,为何能培养出《三国志》作者和《陈情表》作者两位高徒?

这个少年时代的疑问,如同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在二十年后化作了一部著作——《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

公元234年,秋风掠过五丈原,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军中。这一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刘协也悄然离世,两个同岁的中年人,一个以汉朝终结者的身份退场,一个以汉室复兴者的理想谢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秋风五丈原”就是三国故事的终结。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此后情节大幅缩水,民间戏曲更是少有传唱。

然而历史并未落幕。从公元234年诸葛亮逝世,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这整整三十年的“后诸葛亮时代”,被历史迷雾笼罩。成长所著的《汉之季》首次系统性地揭开了这段尘封历史的面纱。

书名“汉之季”暗含双重深意:“季”既指汉朝的末世,又暗示蜀汉政权在三国中的时序位置。这恰恰契合了蜀汉最后三十年的政治生态——既有少年般的热血贲张,又有暮年的沉郁悲怆。

诸葛亮星落五丈原后,蜀汉这个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为何能延续三十年?《汉之季》抽丝剥茧,揭示了支撑季汉的四大支柱。

人才梯队的有序传承是首要因素。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举荐的费祎、董允等“一时俊彦”,在丞相去世后挑起了大梁。蒋琬主政时“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董允“秉心公亮”,共同维持了政权稳定。

军事上的持续进取成为第二支柱。姜维在二十三年间发起十一次北伐,用兵频度之高、征伐疆域之广、对敌杀伤之大都超越了诸葛亮时期。这些军事行动有效牵制了曹魏兵力。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主刘禅的政治智慧成为第三支柱。《汉之季》颠覆了“扶不起的阿斗”的刻板印象,揭示了刘禅如何巧妙收回权力:他逐步削减蒋琬、费祎的权柄,与姜维形成内外默契,甚至重用陈祗、黄皓以制衡外臣。

吴蜀联盟的重新巩固构成了第四支柱。当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时,以汉室正统自居的季汉经过多轮磋商,最终承认东吴政权。陈震出使东吴缔结的盟约虽未能实现“参分天下”的幻想,却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季汉政权延续三十年后最终崩溃,其深层原因在《汉之季》中得到了细致剖析,功臣子弟的培养问题尤为触目惊心。

翻开季汉官员名录,关羽之子关兴任侍中、中监军;张飞之孙张遵为尚书;赵云之子赵统任虎贲中郎将。几乎所有的功臣子弟都在成都的尚书台、御史台等机构任职,远离战场前线。

这与曹魏和东吴形成鲜明对比。东吴实行世袭领兵制,陆逊之子陆抗守柴桑,步骘之子步协守西陵;曹魏陈群之子陈泰、胡遵之子胡奋都活跃在对蜀前线。而姜维北伐期间,有记载在前线的季汉功臣子弟仅有三人。

263年冬,邓艾奇袭阴平,成都危在旦夕。仓促上阵的竟是一群从未经历战阵的功臣子弟: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张飞之孙张遵、黄权之子黄崇、李恢之侄李球。

绵竹决战前夜,黄崇建议抢占险要地形,但“缺乏胆识”的诸葛瞻犹豫不决。当邓艾送来劝降信,许诺封他为琅琊王时,诸葛瞻怒斩来使,贸然出城决战——正中邓艾下怀。

“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而反?”这是诸葛瞻战死前的最后叹息。他选择壮烈殉国,但《汉之季》尖锐指出:赴死博取忠烈之名容易,忍辱负重挽救国家更难。

《汉之季》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令人耳目一新,诸多刻板印象被颠覆。

姜维这位降将出身的将领,在诸葛亮去世后扛起了北伐大旗。令人惊讶的是,支持他屡屡征战的竟是被《三国演义》丑化为“奸臣”的尚书令陈祗。陈祗死后,宦官、勋贵、各派士人联合排挤姜维,理想主义在现实政治面前黯然失色。

费祎位列“蜀汉四相”,宁波城隍庙至今供奉其像,但书中揭露了另一面:他利用权谋出卖魏延、杨仪,表面尊崇诸葛亮却暗中反对北伐。作者分析其根源在于费祎的“本土化”——身为蜀地人,凡事以本地利益为先,丧失了开国元勋们的雄心壮志。

最颠覆性的解读莫过于对诸葛瞻的评价。作为诸葛亮独子,他十七岁尚公主,三十四岁任卫将军,看似前程似锦。然而《汉之季》揭示:民众的过誉与国家的溺爱让他逐渐滑向“不为重器”的境地。

成长在书中惋惜地写道:“诸葛瞻没能在最好的年岁接受父亲教导,与经历系统家教的司马师、司马昭、陆抗相比存在先天不足。他甚至不如钟会那样有一个好母亲。”

《汉之季》的独特魅力,部分源于作者成长二十年如一日的实地探访。他足迹遍布全国300余处三国遗迹,书中历史场景的鲜活描写,大多源于亲身体验。

2022年初春,成长站在岐山五丈原上,望着130公里外的西安方向沉思——这短短距离,竟是诸葛亮一生未能跨越的鸿沟。这位丞相将人生终点选在渭水之滨的土塬上,把遥不可及的梦想与枯瘦身躯一同埋进历史长河。

次年夏末,他来到河南修武县的浊鹿城遗址。这里是汉献帝刘协最后的归宿。面对残存的夯土墙,风中仿佛传来历史的叹息:这位傀儡皇帝与诸葛亮同年而逝,一个象征汉朝的终结,一个代表汉室最后的希望。

书中还详细绘制了二十多幅军事地图,带读者亲临兴势之战、寿春之战、魏灭蜀之战等历史现场。当读者跟随文字站在涪县城头,看着邓艾军队顺涪水涌入平原,就能理解黄崇为何急得流泪苦谏。

学界对《汉之季》给予了高度评价。首师大历史系宋杰教授指出:“蜀汉自诸葛亮病逝后的历史演变过程,由于资料匮乏,较少受到关注。成长同志的著作钩沉寻证,详细论述了蜀国后期的政治、军事领域的衰落与斗争情况,颇有精辟见解。”

中国历史研究院梁满仓研究员强调:“《三国演义》将重笔浓墨泼在诸葛亮去世前的蜀汉历史上,三国历史研究中诸葛亮去世后的蜀汉兴亡过程也寥落无几。这部书系统描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史学著作。”

普通读者的反响同样热烈。一位豆瓣读者感慨:“我们平时关注的历史,往往是朝代的兴起或尾声,那些群星璀璨的段落。而《汉之季》把目光移向葛相身故后的三十年,如同诊脉般细细品读那段历史,尤为可贵。”

书中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是:公元279年,晋灭吴的水师主力竟由王濬在巴蜀建造训练。当来自蜀地的士兵、水手成为三国归一的首批见证者时,恰逢诸葛亮百年冥寿——这位丞相以另一种方式参与了历史终章。

站在岐山五丈原上向西眺望,成长看到的不仅是渭河平原的苍茫景色。他的目光穿越一千七百年的时空,仿佛看见诸葛亮临终前望向长安的最后一眼——那无法跨越的130公里,成为季汉政权悲壮命运的空间注脚。

而河南修武县浊鹿城遗址的夯土墙边,汉献帝刘协的结局同样令人唏嘘。两个同年出生同年去世的中年人,一个以汉朝终结者的身份退场,一个以汉室复兴者的理想谢幕,他们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汉之季》合上时,读者恍然发现:蜀汉最后三十年的存续,恰如五丈原上那盏续命灯——当英雄的光芒熄灭,历史的舞台上依然有无数普通人在坚守、在挣扎、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成就帝王事业的人,往往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朱元璋,作为草根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也不例外。朱元璋...
原创 修... 中国古代的厚葬风俗盛行,这种做法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古人认为,活着的人应当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已...
原创 1... 1894年,朝鲜爆发了震动整个东亚的东学党起义。面对强大的起义力量,朝鲜政府已然无法控制局势,一次次...
原创 朱... 贪污500元,就要挨70板子! 贪污3万元,流放3000里! 贪赃4万元者,斩首! 贪赃6万元...
原创 《... 《三国杀》十周年版(现已改名“一将成名”)前段时间出了新将谋曹洪,强度一般的缝合怪,本次就来说一下他...
88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铭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枪响,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七七事变”已过去88年,往昔的硝烟...
原创 文... 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思想和科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伟大人物如伽利略、哥白尼以及人文主义思潮共同推动...
原创 如... 刘备一生中有两句话极为愤怒,第一句是在白门楼上。当时,吕布被曹操生擒,跪下恳求刘备:“玄德为何不为我...
原创 韩...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韩信在成名之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中小官,担任管军粮的职务。...
原创 清... 历史回顾:太平天国运动与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清朝咸丰元年至同治年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湖南省湘阴县曾出过一位闻名遐迩的摸骨盲相大师——仇庆云。 1939年初的一天,在广西桂林...
沿着张骞足迹探寻丝路故事 陕西... 本报记者 赵茁轶 王熙 “这是一个讲了2100多年的故事。公元前2世纪,汉朝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前往...
原创 滕... 1955年,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讨论关于军队授衔的事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军衔授予,象征着...
原创 北...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杨家将与呼家将的故事作为英雄传奇代代流传,尤其以评书形式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
原创 曹... 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公元226年6月29日),魏文帝曹丕去世。曹丕的弟弟,雍丘王曹植得知此消息后,终...
原创 家... 在河南省信阳市的静谧街巷间,汤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宝物 ——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拾分镍币...
原创 汉... 他是中国封建历史中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享有56年长达54年的治国盛世,他的帝国疆域扩展近乎翻倍。...
原创 尼... 尼科林商会:中世纪欧洲贸易巨头的兴衰 文/观文史说 编辑/观文史说 尼科林商会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具影响...
原创 美...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历史教育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因为历史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世界各国的过去,也帮助...
原创 商... 《封神演义》是一部奇妙的小说,它巧妙地融合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丰富的神话传说,描绘了武王伐纣的壮阔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