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这一中国历史上评价极为两极分化的王朝,无论是从支持者还是反对者的角度来看,都充满了激烈的争论。支持者称其为“清粉”,认为清朝不仅维持了中国数百年的强大和繁荣,特别是康乾盛世,几乎延续了一个多世纪。清朝还大大拓展了中国的疆土,为今天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此外,清朝在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才使得今天中国56个民族和谐共生,合唱同一首歌。
然而,持反对观点的“清黑”则认为,清朝的政策严重制约了中外文化交流。清朝禁海的政策使得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渐疏远,文字狱更是压制了思想的自由。同时,清朝的许多法令,如圈地、投充、逃人等,甚至可以说是恶法,不仅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也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尤其是在清朝末期,连年战败,割地赔款,国家损失惨重,民族感情受到极大伤害,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割让,成为中国历史上难以承受的重创。
理性分析下,如果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一个汉人政权,结果会如何?中国的疆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乐观地估计,如果是汉人政权,它有可能像汉朝或唐朝那样,以强盛的武力开疆拓土。焦点集中在四个主要区域:西域、东北、蒙古、青藏高原和南海诸岛。
首先,汉人政权无疑会在建立初期就开始向外扩展疆土,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大多有着强烈的扩张意识,汉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这场拓土之战的具体程度,需要具体分析。
从汉朝开始,中国的大一统王朝就投入大量资源去经营西域,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比如,汉武帝时期,张骞的出使西域;东汉时期,班超威震西域;三国时,曹操征伐凉州马超;隋炀帝时,平定吐谷浑等。这些都表明,除了汉地的十八省,汉人王朝对西域的重视远超过其他地区。西域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关键通道,也是中国商品出口的重要平台,带来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桥梁。
在这种情况下,西域大概率会成为中原王朝的一个省,尽管王朝可能会在末期衰落,但即使如此,也会有人坚持“抬棺西征”,就像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样。甚至,西北的版图可能还比现在更大。
然而,东北的情况则不同。如今的东北是中国的重要重工业基地,资源丰富,铁矿、石油、金刚石、森林资源、淡水和海水鱼类等应有尽有,但在古代,开采这些资源却远不如今天容易。尽管东北有中原王朝所需的人参、貂皮、乌拉草等物产,但与西域的贸易需求相比,东北并不显得那么重要。
同时,东北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尽管西域多沙漠,但它依然有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如河套、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而东北则是寒冷、干燥,难以为农耕民族所接受。再者,东北向北是人烟稀少的冰雪之地,几乎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因此,汉人王朝对东北的兴趣较低,直到唐高宗时,安东都护府才设立,首次把吉林西北地区以及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纳入版图。明初,朱元璋又在东北设置辽东都司和奴尔干都司来对辽东二十五卫、二州一盟实施管辖。但这些措施并不能算是对东北的有效统治,唐明中后期,随着国力衰退,中央政府甚至没能继续维持对东北的控制,迅速撤回山海关以南。
当清朝铁骑问鼎中原时,正好是沙俄向东扩张的高峰期。沙俄在1654年已经到达贝加尔湖西岸,接着占领了尼布楚,甚至布里亚特蒙古也落入沙俄之手。直到1682年,沙俄深入黑龙江以北并建立雅克萨城,威胁到满清的老家,清廷才做出反应。康熙帝通过两次雅克萨战争,才与沙俄签署《尼布楚条约》,即使如此,条约依然做出了巨大让步。如果是一个对东北没有太多归属感的汉人政权,大概率会放弃东北,退至辽东一带。即便像汉唐这样强盛的王朝,初期可能会与沙俄作战取胜,但在末期,力量有限时,可能会选择放弃边疆,集中力量应对其他威胁。对于汉人王朝来说,东北并非核心利益,而满清则将其视为龙兴之地,极力保卫,因此东北能否留在中国的命运就有了天壤之别。
对于蒙古的情况,汉人政权如果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和变革,大概率会打败蒙古或准格尔。康熙之所以能够打败蒙古,汉人政权同样也具备这样的能力。毕竟,汉人王朝相比满清,更容易进行社会变革,且技术水平更高。例如,明朝初期的神机营便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火器部队之一,火器技术领先西方。清朝虽重视火器,但随着内部政策的停滞,火器研发逐渐放缓,甚至到了雍正、乾隆时期,严禁民间私自研发火器。这种对技术革新的封闭使得中国在军事上逐渐落后于西方。
如果是汉人政权,火器的发展不会停滞,且很可能会在科技革新中处于领先地位,打败蒙古、准格尔等游牧民族将变得轻而易举。然而,满清之所以能在蒙古建立统治,不仅仅是因为军事力量,更是通过宗教和满蒙联姻,利用民族关系来稳固政权。如果是汉人政权,则无法依靠这些手段,虽然能在初期取胜,但随着时间推移,面对外力的干扰,放弃边缘地区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对于青藏高原来说,情况则更加复杂。在唐朝之前,中原王朝对这一片土地并没有太多认知,直到吐蕃王朝建立后,中原才开始重视这一地区。清朝通过设立“金瓶掣签”制度,重新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如果是汉人政权,可能并不会如此重视青藏高原,特别是考虑到这一地区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几乎没有直接贡献。
总的来说,如果最后一个王朝是汉人政权,初期无疑能强势扩展疆域,拿下西域、蒙古、东北甚至青藏高原。但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与传统,强大却相对封闭的体制,使得这些边疆地区最终可能会被“得而复失”。相比之下,清朝虽然最终割去了1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却以坚定的民族政策、宗教融合与满蒙联姻确保了这些区域的长期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