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蒋介石的老乡同学,国军上将,准备反蒋时,却被汤恩伯出卖
迪丽瓦拉
2025-09-19 20:32:05
0

1950年6月,国民党高层的风云人物之一,曾任“陆军二级上将”和“前浙江省主席”的陈仪,被台湾“国民政府国防部高等军法合议庭”判处死刑,罪名是“煽惑军人叛逃罪”,并且所有财产被没收。行刑的那一天,另一位国民党高层要员蒋鼎文被指派负责“监斩”事宜。对于这位曾经的多年老友,蒋鼎文心中百感交集,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最终只能默默地看着陈仪的命运走到尽头。

随着一声枪响,陈仪胸口中弹,倒在地上,生命瞬间熄灭。尸体沉重地砸在地面,留下了一片寂静……陈仪的死,给这个国民党元老的命运画上了句号。然而,关于陈仪为何走向这一步的故事,至今依旧充满争议。陈仪,这位曾经的上将,为何会最终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陈仪生于1883年,浙江绍兴人,和蒋介石同乡、同学。从1900年到1907年,陈仪先后在日本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接受教育。辛亥革命爆发时,陈仪积极参与了浙江的独立运动。民国成立后,他被推选为浙江都督府陆军部部长,同时还兼任陆军小学校长。1916年,陈仪选择进入上海一家私人银行工作,而这一转变,仿佛是他命运的一个小小插曲。

1922年,陈仪偶遇了昔日的留日同学孙传芳。孙传芳虽名不见经传,且并非正规军,但他依然给了陈仪一个容身之所。于是,陈仪便在孙传芳麾下担任师长,度过了接下来的八年。在此期间,陈仪的军政生涯似乎停滞不前,但也并不失为一段平稳的生活。

直到1930年,另一名留日同学何应钦看不下去,认为“明珠蒙尘”,于是推荐陈仪进入国民党高层任职。凭借着人脉,陈仪很快便得到了国民党内的任命,成为了军政部兵工署署长。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蒋介石为深入了解日本情况,屡次召见陈仪等留日学子,由此,他获得了蒋介石的赏识,并在1933年冬被任命为福建省政府主席。

然而,陈仪担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后,却深感自愧不如。福建民众的强烈反日情绪与他所面对的国民党高层的软弱和迟缓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陈仪也因此在当地饱受指责。尤其是在日军侵占厦门的危急关头,蒋介石指示他“静观其变”,让陈仪目睹了国土的沦丧,心中愈加失望。

1938年底,汪精卫叛国投敌的事件,让陈仪终于忍无可忍。他公开接受记者采访,痛斥汪精卫一伙的背叛行为,同时对自己在福建任职期间的妥协行为表示歉意,并强调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依照中央指示。然而,蒋介石对此事并不买账,立即对陈仪展开打压。1941年秋,陈仪被蒋介石彻底“清除”,并被调往重庆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职务。

尽管如此,陈仪依然在党内拥有一定的基础和影响力,蒋介石未敢彻底与他断绝联系。直到抗战胜利,陈仪本打算与国民党彻底割席断交,但蒋介石却在这一时刻再次将他推向了“台湾行政公署长官”的职位。陈仪带着对台湾建设的热情前往,但很快他便发现,蒋介石并未放过他,台湾充斥着外国货物,特务横行,奸商与贪官勾结,民众疾苦。即便如此,陈仪仍旧尝试着让自己有所作为,最终,1947年爆发的“二二八”起义成为了压倒陈仪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场风波中,陈仪试图成立“处理委员会”平息事态,但蒋介石却派兵进驻台湾,大规模屠杀了三万多无辜百姓。这一切责任都被推给了陈仪,使得他深陷困境。接连不断的打击让陈仪对国民党彻底丧失了信心,也使得他与蒋介石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随着山东孟良崮战役的爆发,国民党王牌部队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国民党内部矛盾更加激烈。蒋介石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当着众人的面将汤恩伯痛打一顿。汤恩伯满脸是血,失去了颜面,最后跪着爬出蒋家客厅。事后,汤恩伯找到了陈仪诉说自己欲自杀,陈仪安慰他,并且两人进行了长谈,商讨如何反对蒋介石的计划。

然而,蒋介石依然并未放过陈仪。在1948年,陈仪接到蒋介石的召见令,再次被任命为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仪尽管在心中有些许愤懑,但还是决定前往浙江。然而,这次赴浙江的过程中,陈仪与汤恩伯密谋,要在这次机会中彻底与蒋介石决裂,联合中国共产党。但此时的汤恩伯已经在蒋经国的收买下背叛了陈仪,陈仪却一直深信汤恩伯,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背叛。

1949年2月,陈仪被蒋介石从浙江免职,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彻底揭开了国民党对陈仪的背叛。最终,陈仪的“浙江起义”计划彻底破灭。1950年春,蒋介石决定对陈仪进行严厉惩处,在台北判处其死刑。6月18日,陈仪在台北被枪决,尸体由其弟收敛。

与陈仪不同,汤恩伯虽然逃过一死,却完全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最终在1954年死于疾病,留下了满满的骂名。

然而,随着近年来相关历史资料的解密,我们得以窥见陈仪的真实意图。实际上,从1948年到1949年初,陈仪确实有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力图形成第三势力反对蒋介石,寻求与北方的谈判。然而,由于过于自负,陈仪低估了蒋介石的警觉,也未能完全策划好自己的行动。最后,这个曾经的国民党元老,在政治权谋的漩涡中,彻底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成就帝王事业的人,往往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朱元璋,作为草根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也不例外。朱元璋...
原创 修... 中国古代的厚葬风俗盛行,这种做法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古人认为,活着的人应当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已...
原创 1... 1894年,朝鲜爆发了震动整个东亚的东学党起义。面对强大的起义力量,朝鲜政府已然无法控制局势,一次次...
原创 朱... 贪污500元,就要挨70板子! 贪污3万元,流放3000里! 贪赃4万元者,斩首! 贪赃6万元...
原创 《... 《三国杀》十周年版(现已改名“一将成名”)前段时间出了新将谋曹洪,强度一般的缝合怪,本次就来说一下他...
88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铭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枪响,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七七事变”已过去88年,往昔的硝烟...
原创 文... 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思想和科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伟大人物如伽利略、哥白尼以及人文主义思潮共同推动...
原创 如... 刘备一生中有两句话极为愤怒,第一句是在白门楼上。当时,吕布被曹操生擒,跪下恳求刘备:“玄德为何不为我...
原创 韩...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韩信在成名之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中小官,担任管军粮的职务。...
原创 清... 历史回顾:太平天国运动与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清朝咸丰元年至同治年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湖南省湘阴县曾出过一位闻名遐迩的摸骨盲相大师——仇庆云。 1939年初的一天,在广西桂林...
沿着张骞足迹探寻丝路故事 陕西... 本报记者 赵茁轶 王熙 “这是一个讲了2100多年的故事。公元前2世纪,汉朝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前往...
原创 滕... 1955年,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讨论关于军队授衔的事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军衔授予,象征着...
原创 北...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杨家将与呼家将的故事作为英雄传奇代代流传,尤其以评书形式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
原创 曹... 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公元226年6月29日),魏文帝曹丕去世。曹丕的弟弟,雍丘王曹植得知此消息后,终...
原创 家... 在河南省信阳市的静谧街巷间,汤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宝物 ——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拾分镍币...
原创 汉... 他是中国封建历史中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享有56年长达54年的治国盛世,他的帝国疆域扩展近乎翻倍。...
原创 尼... 尼科林商会:中世纪欧洲贸易巨头的兴衰 文/观文史说 编辑/观文史说 尼科林商会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具影响...
原创 美...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历史教育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因为历史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世界各国的过去,也帮助...
原创 商... 《封神演义》是一部奇妙的小说,它巧妙地融合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丰富的神话传说,描绘了武王伐纣的壮阔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