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名医大胆猜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其胡说,如今却一一应验
迪丽瓦拉
2025-09-20 00:31:32
0

论预言是否真实可信?

关于预言的真实可信性,长期以来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深信不疑,认为预言是未来的指引;而有人则持怀疑态度,认为一切预言不过是空想。在预言未成真之前,它的可信度似乎总是笼罩在疑问的阴影之下,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未知的结果令人难以捉摸。

在晚清时期,有一位医者,凭借深厚的医学背景和独特的眼光,做出了对百年后中国的大胆预言。尽管鲁迅先生曾在其作品中严厉批判过这位预言家的言论,认为其荒谬可笑,但时至今日,很多预言竟然成真了,令人不禁感叹其准确性。

这位晚清名医便是陆士谔。陆士谔自小出生于医药世家,继承了祖辈的医学传统。他17岁时便开始跟随当时的名医唐纯斋学习,迅速掌握了医学的精髓,并在治疗病患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受到了广泛的赞誉。然而,除了治病救人,陆士谔还是一位文学创作者,他的创作领域不仅仅限于医学,还涵盖了小说。在他的一生中,陆士谔共创作了超过百本小说,而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那部充满未来预言色彩的小说《绘图新中国》。

这本小说让陆士谔的名字更加响亮,因为他在书中大胆预测了中国未来40年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小说创作于1910年,所以它所描绘的“40年后的中国”指的是1950年左右的情景。陆士谔通过书中的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未来的上海,描述了一个让人惊叹的现代化城市景象。

然而,这本小说的出版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可,反而遭到了鲁迅先生的猛烈批评。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他毫不留情地抨击陆士谔的作品,认为其内容荒诞无稽,根本没有任何可信度。鲁迅称陆士谔的小说“皆不称”,意即这些小说根本不值得一读,是不靠谱的幻想。

那么,《绘图新中国》究竟是怎样的故事,以至于鲁迅会对它持如此否定的态度呢?

《绘图新中国》的主人公叫做陆云翔,他在一场奇异的梦境中穿越到了40年后的上海。这个未来的上海,已经摆脱了西方殖民者的控制,成为了一座独立、繁荣的现代化都市。书中描写的上海,不再有曾经的租界,也没有殖民的阴影。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仅如此,陆士谔在小说中还描写了上海浦东举行了盛大的万国博览会。为了方便参观者前往浦东,市政府专门修建了浦江大桥。那些没有汽车的观众,还可以通过便捷的地铁线路直达会场。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提到,上海在未来将建成大剧院,陆家嘴将成为上海的金融中心。尽管从今天的眼光看,这些描述似乎并不离谱,但在鲁迅看来,这不过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值得认真对待。

鲁迅,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对于幻想和不切实际的预言充满反感。在他笔下,他批判的正是腐朽的旧社会,而他心中的上海是充满压迫与黑暗的,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因此,当他看到陆士谔所描绘的那幅现代化、充满欢声笑语的上海时,认为它与他亲身经历的上海完全不符,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如此鄙视陆士谔的小说。

鲁迅不仅批评了这部小说,还直言不讳地表示:“不如就将这本没用的东西一把火烧掉,反正也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然而,历史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地与鲁迅的批评背道而驰。虽然在陆士谔小说发布后的40年里,上海并没有达到他所预言的高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上海的百年变化却逐渐与陆士谔的预言产生了惊人的契合。

例如,陆士谔在小说中提到的万国博览会,恰好应验了2010年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虽然场地和名称有所不同,但这场盛会的举办地点恰好位于黄浦江两岸,紧邻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而陆士谔描述的浦东万国博览会也确实有相似之处,甚至有一座浦江大桥连接两岸,虽然这座桥的建设时间与小说中的描写有所偏差,但大致的构思已然吻合。

此外,陆士谔在小说中提到的上海道路上已经充斥着汽车,而在他生活的时代,上海街头大多数依然是黄包车和自行车。鲁迅无法想象这一切,因为在那个时期,上海的社会状况还未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然而,到了21世纪,上海的街头确实已经没有了黄包车,取而代之的是高速行驶的汽车,水泥路面平整,交通更加便捷。

小说中还有一段预言,提到上海为了迎接万国博览会,还专门修建了地铁线路。这一预言也成真了。上海地铁于1993年正式投入运营,而鲁迅在1936年就已去世,他不可能预见到地铁的到来。

除了交通,陆士谔的小说还提到中国将实现法治社会,京沪两地已经通行。小说中的主人公陆云翔询问他人:“京沪两地是否通车了?”对方回答:“早就通车很久了。”这一预言的准确性也在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的投入使用时得到了验证。

此外,陆士谔还在小说中提到,未来的世界将充满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当时的背景下,这种说法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因为那个时代中国依然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几乎每个国家的市场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这也正是陆士谔预言中的一部分。

尽管鲁迅将《绘图新中国》视作荒唐的幻想,并认为它毫无实际价值,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陆士谔的预言却非常准确。不论是上海的世博会、地铁、京沪高速,还是中国制造的崛起,这些都已经在现实中一一实现。陆士谔的小说,不仅没有成为一纸空文,反而在百年后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成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秀成:太平天国的忠王与军事支柱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既是太平天国的忠王,也是这个动...
原创 康... 朱元璋究竟是明君还是暴君?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答案。朱元璋的政绩非常突出,他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
原创 夏...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之一,一直是历史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话题。人们尤其对夏朝是否拥有文字,以...
原创 八... 三国时期归晋,历史迎来了统一,但这次统一在中国古代史上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一,司马家族的崛起是在曹魏政...
原创 中... 这座矗立在旅顺口区的白玉山塔,表面看去只是一个高耸的石质建筑,可它背后的故事却牵扯着百年侵略史和国家...
原创 嘉... 前言 在那个一切都依赖人力的年代,如何才能修建一座宏伟的关隘工程呢?嘉峪关长城便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
原创 火... 标题:从土葬到火葬:中国历史上死亡方式的演变与现代观念的变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死亡的态...
原创 史... 你以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朝代是秦朝或汉朝吗?或者是繁荣的唐朝?其实,还有一个朝代,它在文治上超越了汉朝...
原创 中... 话说中国现在啥都造得出来,航母下水,高铁到处跑,火箭上天,就连芯片也在追赶,可偏偏消防车这玩意儿,还...
原创 倘... 前言 韩信是楚汉争霸中,刘邦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堪称刘邦手中的重要棋子。在刘邦从韩信手中收回所有精锐...
原创 大... 要问秦国历史上第一功臣是谁,有人会提到当年的百里奚,认为他帮助秦穆公称霸西戎,若不是他的帮助,秦国未...
原创 刘... 刘备,作为汉末三国时期与曹操、孙权并立的三大英雄之一,凭借其过人的英雄气概吸引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而刘...
原创 朱... 中国历史上几百位皇帝中,只有朱元璋和刘邦的经历最为相似。他们都出身底层,靠自己的努力一路征战统一天下...
原创 明...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突然决定将已经退休多年的韩国公李善长从家中抓出来并杀掉。李善长被处死时,罪名...
原创 梁... 综述 提到梁山108好汉,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他们那种忠肝义胆、行侠仗义的形象。在小说设定的那个贫困...
原创 古... 古代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英勇的猛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的非凡勇力与智慧,使他们成为不朽的传奇。华夏五千年...
刘备为何白白在新野待了7年 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在新野足足待了7年。 似乎什么都没做。 为什么会待这么长时间? 主要有三...
原创 朱...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通过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但实际上,元朝的版图要比朱元璋的明朝广阔得多。那么,为什么...
原创 唐...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朱前疑,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因为擅长拍马屁,最终从平民一跃成为了五品官。这个...
原创 岳... 宋高宗赵构当皇帝的过程充满了波折。他本来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哥哥钦宗已经当上了皇帝,他自己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