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世宗朱厚熜和文武百官的关系有多别扭?连生日都能成为斗争工具
迪丽瓦拉
2025-09-20 01:31:23
0

前言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初十日,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后马氏去世,享年六十岁。太祖朱元璋去世后,马皇后被追谥为“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从此,每年八月初十日被定为“孝慈高皇后忌辰”,这一日成为了后宫与朝廷的纪念日。

朱厚熜的诞生

时光荏苒,整整125年后的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八月初十日,湖广安陆兴王府迎来了一个男婴的诞生。这个孩子的父亲是当时的兴王朱祐杬,母亲则是兴王妃蒋氏。朝廷为其取名朱厚熜。当时,没有人会将这个名字和北京紫禁城内的皇位联系起来。除了以燕王朱棣为例的造反起家,大明朝从未有过藩王继位的先例,尤其是如此年轻的继承者。

然而,历史总有第一次,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他没有留下继承人,其母亲慈寿皇太后张氏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共同商议,决定根据《皇明祖训》中的“兄终弟及”条款,迎接朱厚熜进入京城,准备继承皇位。

继位之路:复杂的王朝礼制与争议

按理,武宗的亲弟应继位,但武宗的父亲孝宗朱祐樘仅有他一个成年儿子,因此继位的候选人只能在宪宗的其他儿子中选出。宪宗有十四个儿子,然而多位长子早逝,孝宗继位后,兴献王朱祐杬为第四子。当时已故的朱祐杬之长子朱厚熜,有资格继位,按“伦序当立”之理,应成为新一任皇帝。

但在杨廷和看来,为了遵循“兄终弟及”的制度,朱厚熜必须以“认父”方式继位——他需要将父亲朱祐杬视为叔父,才能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朱厚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且要求从大明门入宫以表对父亲的尊重。这场关于父亲名分的争论,最终以“‘大礼议之争’”的历史事件为结局。

万寿圣节的起源与后宫斗争

朱厚熜即位后的万寿圣节,成为了皇帝与大臣之间争斗的舞台。正德十六年七月十二日,因武宗皇帝去世,世宗宣布万寿圣节不能举行庆祝,百官不得朝贺,依照惯例,继位皇帝通常会避免接受百官的朝贺,尤其是当年第一年即位时。

然而,朱厚熜并不关心自己的生日,他更多的是在为父亲争取名分。他频繁与杨廷和等人会面,试图说服内阁首辅不要让自己的父亲失去应有的尊荣。杨廷和则坚定立场,坚持要以宪宗孙子的身份继位,并要求宫中一切依礼进行。为此,礼部的官员们也开玩笑般建议朱厚熜提前一天庆祝生日,因为万寿圣节与孝慈高皇后忌辰的重合可能会引起争议。

从“祭后”到“同日庆贺”

到了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由于武宗服制尚未完成,加之又碰上了孝慈高皇后忌辰,礼部再次提出暂时免除习仪,建议百官在初九日便行五拜三叩头礼。然而,世宗在此刻显现出自己日渐坚定的皇权立场。他开始要求在同一天进行祭祀和朝贺,表示没有必要分开举行。这一举措标志着他不再被百官轻视,并迅速在朝廷中赢得了主动。

无尽的父子之争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世宗终于获得了他应得的尊重,开始坚持在每年的八月初十日直接接受百官朝贺,不再因为忌辰而推迟。经过这一年又一年的坚持,他还通过施压,使得自己的父亲——已故的兴献王朱祐杬得以追尊为“恭穆献皇帝”,虽未完全打破“本生”二字,但却大大提升了其在朝廷中的地位。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朝臣的反对和长期的政治斗争。每当百官和世宗发生冲突时,世宗都通过精心布局和调整礼制,确保自己的立场不被动摇。几次与礼部官员的冲突,甚至导致了朝臣的非议和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如左顺门惨案等。

改变宫廷仪式的深意

到了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世宗突然决定改建御花园内的钦安殿,并将其命名为“玄极宝殿”,并用来举办斋醮活动。当时没有人注意到此举的深层含义,直到两年后,这个决定才暴露了其真正的目的——为了祭祀他的父亲献皇帝。通过这一行动,朱厚熜意图让自己父亲的神主能够顺利祔庙太庙,从而提升其在朝中的地位。至此,世宗不仅让父亲的名字被列入皇室祭祀体系,也通过在每年万寿圣节时优先祭祀父亲,逐步增强了对朝臣的掌控。

矛盾激化与宫廷冷战

尽管世宗通过不懈努力,为父亲争取到了不少荣誉,但他的独断专行和日益强硬的态度,让宫廷中的大臣们不满。随着皇帝不断推迟朝贺、频频调整仪式,百官们对其控制力的无奈和恐惧也愈发加剧。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时,世宗甚至决定亲自上演“青衣御门”的一幕,以示自己对朝臣的不满。

此外,在嘉靖二十年代初期,尽管世宗在私下里拒绝任何朝贺,并对自己的亲王继承者设限,但他并未放松对朝臣的压力和控制。至嘉靖三十年代时,群臣逐渐意识到,尽管皇帝远离朝堂,但其心机与冷酷的政治操作却依然维系着整个大明朝的运转。

结语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十二月,世宗在经历了长达二十三年的皇帝生涯后终于去世,然而,他在万寿圣节这一日始终未曾接受百官的朝贺。作为一位小宗入继大宗的皇帝,朱厚熜的一生充满了复杂的宫廷政治和无休止的权力斗争。他不仅为自己的父亲争取了应得的尊荣,更通过不断变换礼制和宫廷仪式,展现了一个“做皇帝”并不简单的残酷现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道... 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枚极具价值的钱币。或许此时你手中已经握有一枚与它相似的币种,...
原创 贺... 提起贺龙元帅,许多读者可能会知道他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而南昌起义的爆发时间,也正好定在了“八一建军节...
如果岳飞不死,金国会被灭掉吗?... 1140年,郾城大捷!岳家军如狂飙席卷中原,朱仙镇大破金军铁骑。那一刻,黄河以北的故土仿佛触手可及,...
宋念申:为什么日本不能彻底反省... 【文/ 宋念申】 用什么“超克近代”? “超克”是日语词,对应英语中的overcome一词。可以理...
原创 近... 1644年,清朝入关,中国的历史开始逐步迈入近代。与中国同一时期,亚洲的其他国家也在进行着各种改革,...
原创 赵... 如果您欣赏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期待为您带来更加舒适的阅读体验...
原创 商... 在神话故事《封神演义》里,周武王伐纣之时,许多神仙都参与了其中,甚至在红沙阵中冒险献祭之后,也能够被...
原创 诸...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及发...
原创 赵... 一觉醒来,竟然摇身一变成为皇帝,这样的体验该是多么震撼人心、超乎想象啊? 而赵匡胤,这位最初不过是...
原创 侯... 一、侯景之乱:金陵城破的血色黎明 公元 549 年 3 月,建康台城的宫墙在烈火中震颤。侯景叛军的...
原创 诸... 说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选择。而谈到最具智谋的军师,恐怕又是一场争论...
原创 非... 在朝鲜战争中,有一个来自非洲的国家曾狂妄自大,声称自己是“世界第二强国”,并扬言要教训志愿军。可是,...
原创 晚... 晚唐故事:黄巢入关中称尊,巾帼犹知不惜生 贼众入京,如何这般迅速?原来,田令孜召募新军,统是裘马鲜...
中国发现三十万年前“最早木器”... 甘棠箐先民用木器挖掘植物根茎示意图。甘棠箐遗址研究团队供图 7月4日,甘棠箐遗址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
傅国涌: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心灵 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始作俑者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直至今天,这句流行了六十多年的话...
原创 这... 《斩明》——以用人得失与权谋之路,描绘大明王朝的权力长卷(22) 上一章回顾:绝世文臣——大器晚成...
原创 迁... 文 / 子玉 国都的选址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这在历史上是一个铁一般的规律。 梁惠王九年(公元前36...
原创 “... 提到魏晋时期,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战乱、隐逸以及那个时期特有的“风流”气息。在魏晋文人群体中,风流并不单...
原创 郑... 要提到明朝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永乐年间无疑是最为显著的。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原创 被... 在清朝的三位创世帝王中,清太祖努尔哈赤无疑是这个王朝的奠基者;而清太宗皇太极则是清朝的实际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