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李建成、李世民都死了,李渊会立太孙吗?将来会爆发叔侄斗吗
迪丽瓦拉
2025-09-20 01:32:24
0

假设“玄武门之变”演化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李渊会不会立李建成的儿子为皇太孙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是否会引发类似“靖难之役”的叔侄之争,导致唐朝历史提前演绎出一场类似的王位斗争呢?

第一个问题较为复杂,答案的可能性较低,但第二个问题却是相当清晰的,那就是不可能出现“唐版靖难之役”。

若李建成与李世民同时死于“玄武门之变”,李渊会选择立谁继位?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复杂的考量因素。李渊的四个嫡子包括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和四子李元吉,而《萱堂英雄传》中的“第一好汉”李玄霸则早早夭折。

假如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中幸免于难,而李建成和李世民同时死去,李渊将如何决断?答案显而易见,太子之位将毫无悬念地落到李元吉的头上。

有人或许会反驳:“怎么可能是李元吉呢?他才是导致太子与秦王争斗的主要原因,李渊如果不杀了他,那简直便宜了他,怎么可能选他为太子?”这种观点显然是被历史记载误导了。要知道,如果李世民不成为皇帝,你觉得他还能有如今的高大形象吗?

事实上,在兄弟之间的争斗中,李渊的立场很明确:他不允许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动摇,同时也希望能保全李世民的地位,至少不让李世民丧命。而李元吉,则是李建成的坚定支持者,史书中提到他试图利用鹬蚌相争来实现个人野心,这种描述显然是对李元吉的误解和冤枉。换句话说,李元吉并非一味支持李建成,而是努力通过帮助李建成对抗李世民来捞取个人利益。

因此,李元吉在道义和法律上都占据优势地位。只要他还活着,太子之位自然是他的,毫无争议。接下来,我们假设李元吉也在这场变乱中丧命,那时候李渊的选择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偏好问题,而是关于皇位继承的更为复杂的政治考量。

皇帝选立继承人,并非单纯考虑个人的因素,而是对其背后势力的全面评估。首先,继承人必须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支持,以确保继位后的稳定;其次,继承人背后的支持力量不能过于强大,否则会威胁到现任皇帝的政权基础。在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世民的支持基础是关东豪族,而李建成则得到了关陇集团和河北士族的支持。

然而,李世民的关东集团与李建成的关陇集团在忠诚度上有着明显差距。关东集团由于长期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唯有支持李世民才能改变他们的处境,因此,他们是死忠的。而李建成的关陇集团虽然支持他,但主要出于对继承法和皇帝个人的支持,他们本来就是唐朝权力的核心阶层,忠诚度相对较低。这就是李建成为何最终败给李世民的原因之一——他的团队缺乏铁杆支持者。

如果李渊考虑立李建成的儿子为皇太孙,势必会面临李建成旧部对这一决定的态度。李建成死后,太子旧党会不会将对李建成的忠诚转移到他的儿子们身上呢?河北士族或许会有所支持,但关陇集团的态度则会随李渊的立场而变动。实际上,李渊可以借此机会培养一个相对强大但受控的皇太孙势力,以此平衡不同派系的力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皇太孙拥有绝对的优势,因为李渊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皇子们背后的势力来定夺继承人,而不仅仅考虑李建成的旧部支持。所以,太子旧党对皇太孙的影响不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根据史书记载,李建成在25岁时迎娶了太子妃郑观音,而郑观音比李世民的婚姻晚了一年,这意味着李建成的长子可能是庶长子。按照古人的传统,李建成的嫡长子应该是庶子,而郑观音的儿子如果在“玄武门之变”时才不过11岁,李渊要选择继承人时会面临年龄与身份上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需要在年长的庶长孙和年幼的嫡孙之间做出抉择。关于“嫡”的定义,某些学者认为“嫡”是指“嫡长房”,即李建成这一房,因此庶长子继承顺位更高;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嫡”指的是嫡孙,这种理解得到了《唐律疏议》的支持,但这一规定是在贞观年间才出台的,而李渊在位时并未受到此条法律约束。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李建成庶子母亲的身份似乎并不显赫,而郑观音虽是豪族,但并非关陇势力,因此,李渊选择李建成的儿子为继承人并非易事,反而可能倾向于选择李建成的弟弟李元吉或其他儿子。

最终,假如李渊真的决定立李建成的儿子为继承人,是否会爆发一场“唐版靖难之役”呢?我的答案是:不可能。

原因有二。首先,李建成的儿子与李渊的儿子年龄相近,且他们的治理能力尚不成熟,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和支持。而靖难之役的根本原因在于朱棣具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和广泛的支持基础,这些李建成的儿子们显然无法比拟。其次,大唐的军权相对分散,没有一位藩王拥有像朱棣那样的军事力量,李渊的继承人即使产生内斗,也无法像朱棣那样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对抗。

因此,无论李渊选择哪位继承人,都不太可能导致“唐版靖难之役”的发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代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英勇的猛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的非凡勇力与智慧,使他们成为不朽的传奇。华夏五千年...
刘备为何白白在新野待了7年 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在新野足足待了7年。 似乎什么都没做。 为什么会待这么长时间? 主要有三...
原创 朱...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通过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但实际上,元朝的版图要比朱元璋的明朝广阔得多。那么,为什么...
原创 唐...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朱前疑,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因为擅长拍马屁,最终从平民一跃成为了五品官。这个...
原创 岳... 宋高宗赵构当皇帝的过程充满了波折。他本来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哥哥钦宗已经当上了皇帝,他自己只是一个...
原创 杀... 三国时期,提到孙权的猛将,吕蒙一定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不仅成功夺取了荆州,还打败了关羽,成为东吴的风云...
原创 为... 今天我们来谈谈古代的捕快。通过影视剧中的表现,大家对捕快应该并不陌生,而且许多人也可能会把他们和今天...
原创 结...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他是湘军的创立者,成功打败了太平军,帮助大清王朝延续了五十年的命运。他还...
原创 三... 曹操手下的武将众多,但真正掌权的却主要是他的家族成员,比如曹休和曹仁等。除了他们,还有一位曹氏子弟,...
原创 诸... 在三国历史的众多战役中,夷陵之战无疑是蜀汉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作为刘备最为...
原创 当... 电视剧里常常把姨太太们描写得精明能干、能卷走家产逃出生天,但历史真相远比剧情更荒诞、更讽刺。船位有限...
原创 耗... 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一直被视作接班人,在蒋介石逃往台湾后,蒋介石试图建立一个蒋家王朝,希望把权力继续传...
原创 韩... 朝鲜战争打到1950年夏天,形势看起来对朝鲜人民军很有利,他们从6月25日开战后一路南推,把联合国军...
原创 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好,我是历史创作者青史回声,今天带大家认识三国时期最后一位汉家将军...
原创 曹...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深受百姓喜爱,成为许多人用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然而,现...
原创 老... 一组从1924-1970苏联少先队老照片。是否勾起你美好的少年时代的回忆?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少...
原创 同...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最缺的便是能定计安邦的军师。直到徐庶投奔,才算真正有了 “...
原创 明...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些皇帝励精图治,也有些皇帝昏庸享乐。在这些皇帝中,最让老朱家蒙羞的皇帝并不...
原创 多... 提到多尔衮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兄弟。他...
原创 比...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中记载:“和珅掌权多年,善于察言观色,时刻揣摩高宗的心思,因此能够巧妙地利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