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和苏秦算是战国时期有名的一对“CP”,也就是实力相当、相互匹配的一对儿。他们活跃在各个国家的王庭朝中,他们谋士一派仅用一张嘴就可以开启一个个战争,左右各个诸侯国的关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但张仪、苏秦两人虽然两人关系密切,却一直不怎么和睦,他俩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张仪和苏秦是同学关系
根据《史记》记载,张仪和苏秦都是鬼谷子的学生,而且两人毕业时间差不多。我们不探究史记时间的准确性,说一下两人的关系。史书中说,虽然两人都学成下山,但苏秦一直认为他赶不上张仪的才能。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通过后期的一系列事件,两人孰高孰低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能人。能人之间可能也会存在矛盾,既然苏秦不如张仪,很可能会有些许嫉妒,而张仪也可能比苏秦更加恃才傲物。所以同学关系时,两人不一定关系非常好。
两人关系变化的起点来源于一次“侮辱”事件。
下山后,两人都没有立刻发展起来。苏秦外出无果,回家还受到亲戚嘲笑,用“锥刺股”又勤奋学了一年。之后又出去游说,四处碰壁,最终在燕国得到认可。发迹后,苏秦得到重视,在赵国发了一笔大财。
此时战局发生巨大变化,苏秦不得不利用张仪入秦帮他完成自己的目标。苏秦先侮辱张仪怀才不遇,又暗中资助他入秦当上客卿,张仪感谢苏秦而答应他帮助其完成合纵计划。
苏秦恐秦兵之至赵也,乃激怒张仪,入之于秦。
仔细分析,两人都是有名的才子,甚至苏秦自认为都不如张仪。时间巧妙,苏秦发迹后第一个就侮辱张仪一番,美其名曰“鼓励”。苏秦自己的穷困潦倒,刚刚发迹,还有什么资格嘲笑张仪呢?以张仪的才能,早晚可以扶摇直上的。苏秦是借着自己势大,又以鼓励、助力同窗的美名,故意侮辱张仪的。
当张仪事后稳定了境地,开始发展后逐步也明白过来,苏秦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太坏了。所谓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从那以后,张仪开始实行连横策略,其主要对手就是苏秦的合纵计划。两人的矛盾开始逐渐浮现,从政见上表现出明显的敌对。苏秦要联合六国抵抗秦国,张仪要说服六国臣服于秦国。
为了感谢苏秦的“侮辱”,张仪真的在秦期间当了间谍吗?
张仪其实没有真的非常感谢这次苏秦的“激励”,他对使者说:感谢苏秦,只要他在位,我一定鼎力相助。实际上即使当时真这么说也是为了敷衍和场面话而已,毕竟苏秦还是花了不少钱帮张仪的。
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当时张仪刚刚到了秦国,仅仅当一个客卿,权利和地位很不稳定。一方面要苏秦安心,不要暗中使坏或者用钱再买通人打压他。一方面张仪需要继续稳固自己的地位,只能缓步前行。秦国当时还有司马错、甘茂等不少能人权臣,甚至很多事惠文王还要咨询大臣的意见,他刚刚到秦不能立刻提出攻打其他国家的谏言。
有一次,秦国的邻居巴国和蜀国相互打架,秦王问司马错和张仪该怎么办。司马错建议先打蜀国,张仪则建议先打乘机偷袭秦国的韩国,结果秦王同意了司马错的建议。这说明当时张仪的才能并没有完全得到认同,在朝中它的话语分量也有不足,所以并不是他想当苏秦的间谍,而是他确实不能控制秦国朝政。
惠王曰:「善,寡人请听子。」卒起兵伐蜀。
随后,张仪逐渐显露才能,秦惠王十年与公子华攻下魏国蒲阳,开始了自己的纵横生涯,他也没有严格遵守与苏秦的约定。
从此这两位好同学走上了相互对立的道路。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