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肯尼亚山:探寻赤道雪峰的自然与文化
迪丽瓦拉
2025-09-20 07:31:13
0

肯尼亚一年要经历两个雨季的洗礼:十月到十二月是小雨季,三月到六月是大雨季。每当阴云密布,或细雨织成银帘,悄然唤醒干涸的裂谷;或暴雨倾盆而下,将云层化作瀑布倾泻人间。

雨后初霁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通透。此时登高望远,便可能看见内罗毕城市东北方向巍峨耸立的肯尼亚山。

肯尼亚内罗毕城市景观,远处的肯尼亚山若隐若现。

赤道雪峰与生态宝库

肯尼亚山横跨赤道,最高峰巴蒂安峰海拔约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这座死火山在310万至260万年前曾高达6500米,如今以冰川、U形谷和群峰勾勒出东非最壮丽的自然画卷。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最高峰巴蒂安峰附近景色(3月14日摄)。

据统计,在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和天然林中,大约有882个植物种、亚种和变种,其中81种高海拔植物为特有植物。

立于山麓远眺,巴蒂安峰雪冠熠熠,溪流沿谷奔涌,植被垂直带谱清晰可辨。

海拔3000米以下的区域通常被森林覆盖,刺柏、罗汉松等植物构筑起绿色穹顶。偶有大象、非洲水牛等野生动物打破林间寂静,增添一份别样生机。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的植被(3月13日摄)。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的斑马(2023年2月19日摄)。

在肯尼亚山国家公园拍摄的象群(2023年2月19日摄)。

随着海拔升高,植被次第更替,形成独特的垂直生态带。竹林沙沙作响,高山草甸连绵起伏,沼泽倒映着流云,一株株硕大的半边莲、千里光仿佛让人置身外星世界。

海拔4500米以上的区域,植被逐渐稀疏。旱季时,褐色的土块、灰色的岩石随着日升日落映照出不同的色彩;雨季时,山巅白雪皑皑,天地间一片苍茫。

在肯尼亚山海拔4200米左右的希普顿营地拍摄的肯尼亚山顶峰附近景色及植被(3月14日摄)。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拍摄的山脊景色。据当地人介绍,在肯尼亚山海拔约4500米以上,植被近乎消失(3月15日摄)。

肯尼亚山第三高峰莱纳纳峰的晨曦景色(3月15日摄)。

民族共生与精神图腾

肯尼亚人口多元,不同民族和谐共生。其中,基库尤族、梅鲁族等将肯尼亚山视为“神圣之地”。

作为基库尤族人,肯尼亚开国总统乔莫·肯雅塔在其民俗专著《面向肯尼亚山》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族人与肯尼亚山的感情羁绊。每当基库尤族人遇到人生大事,便会向肯尼亚山进行祈祝仪式,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许多族人不再进行祈祝仪式“靠天吃饭”,但他们和肯尼亚山的感情纽带并没有消亡。一些体育爱好者和运动员会定期来到肯尼亚山国家公园,进行高海拔耐力或冲刺训练,备战不同级别的跑步比赛。也有一部分当地居民扎根肯尼亚山周围,投入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中。

在肯尼亚山国家公园,登山者在肯尼亚山第三高峰莱纳纳峰顶拍照留念(3月15日摄)。

在肯尼亚山国家公园,人们登顶莱纳纳峰后下山(3月15日摄)。

朝圣之路与文明传承

肯尼亚山秀丽的风景吸引了全球登山者,登山产业应运而生,并逐渐走向成熟。

每年的7月至9月和12月至次年2月是登顶肯尼亚山的黄金季节,因为此时晴朗天气居多,登山难度相对较低,登山者可以欣赏到拨云见日的美景。其他时间则多阴雨天气,登山者会面临道路湿滑、降雪低温等挑战。

肯尼亚山的前两座高峰险峻陡峭,登山者需要借助专业设备方可登顶。相较之下,较多游客选择攀登的是第三高峰——莱纳纳峰。人们于凌晨徒步出发,在夜色中赶着星光沿山路攀爬,领略赤道的第一缕霞光。

攀登者在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准备登顶莱纳纳峰(3月15日凌晨摄)。

肯尼亚山第三高峰莱纳纳峰的晨曦景色。远处左上方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3月15日摄)。

肯尼亚山第三高峰莱纳纳峰的日出景色(3月15日摄)。

游客的登顶之旅通常需要由当地人组成的队伍保驾护航。队伍成员包括向导、背夫和厨师。向导负责带领队伍,背夫肩负补给,厨师烹饪食物

三人各司其职、协同工作,并履行“零痕迹”原则,将产生的垃圾携带出山,在为登山者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践行生态旅游理念,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名向导在肯尼亚山国家公园行进上山(3月14日摄)。

一名厨师在肯尼亚山国家公园老莫西斯营地做饭(3月13日摄)。

登山服务团队成员在肯尼亚山海拔4200米左右的希普顿营地休息(3月14日摄)。

在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完成登顶任务的登山服务团队正从海拔4200米左右的希普顿营地启程返回(3月15日摄)。

已有十余年肯尼亚山向导经验的梅鲁族登山向导博尼法斯说:“肯尼亚山是许多人的生活来源,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曾经登顶过乞力马扎罗山、阿伯德尔山等非洲名山的他告诉记者: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勇攀人生高峰。无论他们想成为运动员,还是科学家,我会全力支持他们的梦想。”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3月14日摄)。

登山者在肯尼亚山国家公园老莫西斯营地欣赏景色(3月13日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见解编写,文中已标明出处及相关截图,敬请知悉。 你是不是一直认...
原创 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韩国作为邻国,亦难以例外。中国的国旗——五星红...
原创 “... 朋友们肯定不陌生“民族英雄”这一词。回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国家危机时刻,总会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挺身...
原创 李... 当然可以!我帮你将这篇文章每段进行改写,保留原意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同时控制字数变化不大。 --- ...
原创 诺... 奥斯曼帝国的衰退 如今,诺盖人主要生活在北高加索的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车臣及卡拉恰伊-切尔...
原创 黑... 在全球四大人种的分类体系中,白种人无疑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种族,所占领土面积也最大。在世界历史的进程当中...
档案文献中“江浙财团”的真实面... 《文汇报》第七版读书 2025.5.20(星期二) 书人茶话 档案文献中“江浙财团”的真实面相 ...
原创 越... 在勾践卧薪尝胆多年后,越国终于击败了吴国,成功分割了吴国的领土。此后,越国正式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风...
原创 希... 1939年3月15日,德军毫无掩饰地向捷克斯洛伐克发动了侵略战争。在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
原创 他... 2000年9月,新疆某军区发生了一起极为严重的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军用车辆和民房遭到了严重损毁...
原创 黄... 好的,我会按照您的要求,保持文章原意和大致字数,对每段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 --- 如果您...
傅国涌:1933年的中国 1933年的中国内忧外患,国难当头,这年元旦,胡愈之在《东方》杂志推出“新年的梦想”,一下子发表了1...
原创 韩... 历史开讲 关于淮阴侯韩信的死,几乎从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鸟尽弓藏,兔死狗...
封建王朝里最牛的皇帝:出身草根... 芒砀山下的夜风裹着陈年酒香,三十五岁的刘邦醉卧在草垛间,额前的碎发被露水打湿,恍惚间映出他眼底蛰伏的...
原创 解... 中国曾经历过一段非常艰难的解放时期,那段日子里,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困苦的摧残。不过,有一个身份却常...
原创 郝... 当然,下面是对你提供的文章内容进行改写,保持每段语义一致,同时适当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且总体字数变化...
原创 西... 所谓“历史”,其本质首先在于“历”,也就是历法,即时间的测量方式。一旦历史时间发生混乱,便会产生像“...
原创 非... 改写后的文章 文| 星揽史说 编辑| 星揽史说 法国是殖民时期在非洲占地面积最大、殖民时间最...
王安石和司马光:谁才是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的崩塌,常被归咎于金兵铁蹄。然则翻检史册,一个令人痛心的真相浮现:当朝堂之上容不下理性讨论,...
原创 3... 朱能的英勇与悲剧命运 病重与朱棣的痛惜 1406年,年仅37岁的朱能因病重接近死亡,消息传至北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