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溥仪被特赦后,郭沫若想让溥仪做他助手,溥仪是何态度?
迪丽瓦拉
2025-09-20 07:31:30
0

1959 年冬天的北京,一辆绿皮火车缓缓驶入车站。人群中,一个穿着深蓝色干部服的中年男人拎着褪色的帆布包,眼神里既有期待又藏着不安。他就是爱新觉罗・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此刻刚从抚顺战犯管理所出来,手里攥着那张编号 “001” 的特赦令。

一、从龙椅到战犯营

溥仪的人生像场过山车。1908 年,三岁的他被太监们裹进龙袍,糊里糊涂地坐上了太和殿的龙椅。可这皇帝没当几年,辛亥革命的枪声就打碎了他的紫禁城梦。1912 年退位时,他才六岁,还不懂 “天下不是我的了” 意味着什么。

在紫禁城的小朝廷里,他继续当着 “关门皇帝”,每天看太监们斗蛐蛐,跟着英国人庄士敦学英语。直到 1924 年冯玉祥的军队把他赶出皇宫,这位末代皇帝才算真正跌进凡尘。后来他被日本人盯上,在东北当了十四年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成了历史课本里 “背叛国家的罪人”。

1945 年苏联红军打来时,溥仪在沈阳机场被俘虏,开始了漫长的囚徒生涯。先是在苏联的收容所里住了五年,后来被遣送回国,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起初他连自己叠被子都不会,吃饭要别人盛,战犯们背地里叫他 “废物皇帝”。管教员没少费心,带着他学种地、修马路,让他在劳动中明白 “人要靠自己”。

二、两位老师与糟糕的学业

溥仪在紫禁城当 “关门皇帝” 时,朝廷为他安排了两位重要的老师,一位教汉文,一位教满文。

汉文老师是陈宝琛,他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学问扎实,对溥仪十分尽心。陈宝琛一心想让溥仪能肩负起 “复兴大清” 的重任,教课时总是循循善诱,希望溥仪能从儒家经典中汲取治国之道。可溥仪从小被太监们宠坏了,根本坐不住,上课时常走神,要么摆弄手里的玩意儿,要么想着出去玩耍。陈宝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常常苦口婆心地劝说:“皇上,您是大清的希望,可得好好读书啊。” 可溥仪哪听得进去,依旧我行我素。

满文老师叫伊克坦,是个严谨刻板的人。满文是清朝的 “国语”,朝廷希望溥仪能熟练掌握。伊克坦教课时一丝不苟,要求溥仪认真读写。但溥仪对满文毫无兴趣,觉得那些弯弯曲曲的文字枯燥乏味。他上课经常偷懒,要么假装生病请假,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伊克坦气得吹胡子瞪眼,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对方是 “皇上”。久而久之,溥仪的满文水平也就可想而知,别说精通了,就连简单的读写都很费劲。

三、特赦后的新生

1959 年国庆前夕,溥仪在广播里听到毛主席发布特赦令,压根没往自己身上想。直到所长念出他的名字,他才愣在原地,眼泪噼里啪啦掉下来。走出管理所那天,他对着铁门深深鞠了一躬 —— 这个曾经觉得 “朕即天下” 的人,终于学会了低头。

回到北京的头一晚,溥仪住在五妹金韫馨家。夜里他摸着沙发扶手直犯嘀咕:“这东西咋比龙椅还软和?” 第二天一早,他跟着妹妹去排队买早点,看着豆浆摊前的人们说说笑笑,突然觉得 “做个普通人真好”。

政府给他安排了工作,先在植物园当园丁,后来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上班第一天,他穿着新买的布鞋,小心翼翼地给花草浇水,同事们喊他 “老溥”,他每次都乐呵呵地应着。有回游客认出他,围着要签名,他红着脸摆手:“别叫皇上了,我现在就是个养花的。”

四、郭沫若的邀请

就在溥仪慢慢适应新生活时,一个大人物找上了门 —— 历史学家郭沫若。当时郭沫若正在主持明清史研究,尤其在整理一些满文史料时遇到了不少困难。那些满文档案晦涩难懂,很多专业术语和表达让研究人员十分头疼。郭沫若知道溥仪是满族人,又曾是清朝皇帝,觉得他肯定有着深厚的满文功底,能帮忙破解这些满文史料,于是动了邀请他当助手的念头。

那天郭沫若特意带着两本自己写的书,亲自跑到溥仪的小公寓。他握着溥仪的手说:“溥先生,您是满族人,又在宫里生活多年,满文功底定然深厚。我这边研究满文史料遇到不少难题,您来我这儿当助手,帮着看看这些史料,咱们一起为研究明清史出力,您看怎么样?”

五、一句话的婉拒

溥仪听着郭沫若的话,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情,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他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郭先生,您可真是高看我了。实不相瞒,我哪懂什么满文啊?当年学满文的时候,我根本没好好学,现在别说看懂那些满文史料了,就连简单的满文句子都认不全,实在帮不了您这个忙。”

这话倒是实情。溥仪当年对满文学习毫无兴趣,满文老师伊克坦再怎么严格要求,他也不当回事,导致满文水平极差。别说研究史料了,日常的满文交流都成问题。

郭沫若听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后也明白了过来,看来是自己想当然了。他看着溥仪诚恳的样子,笑着点点头:“没关系,是我考虑不周了。”

后来溥仪在回忆录里写道:“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能扔掉龙袍,穿上工装。那些过去的身份和本就没学好的东西,都该放下了,我要过的是人的日子。”

如今去故宫参观,导游会指着太和殿的龙椅讲溥仪的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末代皇帝最珍视的,不是那把象征权力的椅子,而是特赦后领到的第一本选民证 —— 上面写着 “爱新觉罗・溥仪,职业:园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见解编写,文中已标明出处及相关截图,敬请知悉。 你是不是一直认...
原创 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韩国作为邻国,亦难以例外。中国的国旗——五星红...
原创 “... 朋友们肯定不陌生“民族英雄”这一词。回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国家危机时刻,总会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挺身...
原创 李... 当然可以!我帮你将这篇文章每段进行改写,保留原意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同时控制字数变化不大。 --- ...
原创 诺... 奥斯曼帝国的衰退 如今,诺盖人主要生活在北高加索的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车臣及卡拉恰伊-切尔...
原创 黑... 在全球四大人种的分类体系中,白种人无疑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种族,所占领土面积也最大。在世界历史的进程当中...
档案文献中“江浙财团”的真实面... 《文汇报》第七版读书 2025.5.20(星期二) 书人茶话 档案文献中“江浙财团”的真实面相 ...
原创 越... 在勾践卧薪尝胆多年后,越国终于击败了吴国,成功分割了吴国的领土。此后,越国正式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风...
原创 希... 1939年3月15日,德军毫无掩饰地向捷克斯洛伐克发动了侵略战争。在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
原创 他... 2000年9月,新疆某军区发生了一起极为严重的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军用车辆和民房遭到了严重损毁...
原创 黄... 好的,我会按照您的要求,保持文章原意和大致字数,对每段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 --- 如果您...
傅国涌:1933年的中国 1933年的中国内忧外患,国难当头,这年元旦,胡愈之在《东方》杂志推出“新年的梦想”,一下子发表了1...
原创 韩... 历史开讲 关于淮阴侯韩信的死,几乎从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鸟尽弓藏,兔死狗...
封建王朝里最牛的皇帝:出身草根... 芒砀山下的夜风裹着陈年酒香,三十五岁的刘邦醉卧在草垛间,额前的碎发被露水打湿,恍惚间映出他眼底蛰伏的...
原创 解... 中国曾经历过一段非常艰难的解放时期,那段日子里,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困苦的摧残。不过,有一个身份却常...
原创 郝... 当然,下面是对你提供的文章内容进行改写,保持每段语义一致,同时适当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且总体字数变化...
原创 西... 所谓“历史”,其本质首先在于“历”,也就是历法,即时间的测量方式。一旦历史时间发生混乱,便会产生像“...
原创 非... 改写后的文章 文| 星揽史说 编辑| 星揽史说 法国是殖民时期在非洲占地面积最大、殖民时间最...
王安石和司马光:谁才是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的崩塌,常被归咎于金兵铁蹄。然则翻检史册,一个令人痛心的真相浮现:当朝堂之上容不下理性讨论,...
原创 3... 朱能的英勇与悲剧命运 病重与朱棣的痛惜 1406年,年仅37岁的朱能因病重接近死亡,消息传至北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