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周都城之谜:考古推翻史记记载,难怪中原古称“中国”
迪丽瓦拉
2025-09-20 07:33:18
0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孔子弟子南宫括(非周初南宫括)对鲁穆公的言辞,他说:“君独不曾听说成王决定定都‘成周’之事吗?”这里提到的“成周”,指的是今日的洛阳一带,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新邑”或“洛邑”。然而,史学家司马迁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学者们普遍误解了周朝的历史,大家通常认为周成王在洛邑建立了都城,而实际上,周成王并没有定都于洛邑,而是在召公等大臣的帮助下,将都城迁回了“丰镐”——也就是镐京,后来这个地方被称作“宗周”。直到周平王东迁后,才确立了“成周”作为新的都城。由此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周武王曾宣称“洛地离天帝的都邑不远,未来要定都于此”,那为何史记又说周成王“复都丰镐”呢?史记似乎否定了成王定都成周的说法,而吕氏春秋则明确提到成王确实在成周建立了都城。此外,《尚书》也有记载,提到周公旦“使从王于周”(即新邑成周)。那么,周成王是否真的定都成周呢?这一问题直到现代的考古发掘才揭开了真相,甚至有了新的历史解读。

历史上的周武王,在攻克殷商之后,心情并未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喜悦,因为他的新都丰镐位于偏西的位置,这让他无法有效掌控东部的广大地区,更难以震慑殷商的旧部,因此他难以安睡。为了找寻更合适的都城,他开始南望三涂,北望岳北,考察黄河与伊洛的交汇处,经过反复思量,最终认为夏朝的都城所在具有更为有利的地理条件,适合营建新都。史书中记载:“营周居于雒邑(洛阳)而后去”,这标志着洛阳成为了周朝的潜在都城。

周公辅政后,开始着手大规模的都城建设。《逸周书》对此有所记载:“堀方千七百二丈,郛方七七里。以为天下之大凑”,其中的“堀方”与“郛方”指的是洛邑的城墙和防御设施的规模,说明当时周朝政府已经着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周成王在公元前1039年完成了成周的营建工作,并派遣召公前往进行祭祀等仪式,这时,周成王的新都成周正式启用了。那么,是否意味着周成王此后一直定都成周呢?

在上世纪60年代,陕西宝鸡市宝鸡县(今宝鸡市陈仓区)的一名农民在土地中挖出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后来被确定为西周贵族“何”所制的祭器,这件青铜器被称为“何尊”。它的底部铭文有12行,共122个字,铭文的内容包含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信息,因此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铭文的开头写道:“唯王初迁宅于成周”,这显然表明了周成王确实定都于成周,这一发现直接推翻了史记中的部分记载。至于周朝为何后来的都城迁回了镐京,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可靠的证据。铭文中还提到了周武王所说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其中的“宅兹中国”一词,被认为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周武王定都洛地,必定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包括地理、军事、政治等因素。而其中一个因素尤为重要,那就是历史的传承。史记中提到,周武王选择洛地作为新都,与“毋远天室”(即距离天帝的都邑不远)以及“有夏之居”有着密切关系。而考古学的发现,也表明洛地一带的确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大约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曾广泛传播,涵盖了豫东、鄂西、甘青等区域,而仰韶文化的核心区就在河南三门峡,距离今天的洛阳仅百公里左右。双槐树遗址,位于郑州巩义市,距今大约5300年,这个遗址是夏商周时期文化的延续,被学者们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即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该遗址曾是当时各大部落的中心,亦是“河洛古国”的一部分。

此外,二里头遗址、洛阳偃师商城、郑州商城等地,都是夏商时期的重要都邑,这些遗址的规模、文物、规格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在周朝之前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长期的政治中心,是“天子之国”的核心。古人认为,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宇宙的中心,这种文化观念,可能促使周武王选择洛地作为新的都城。洛地的地理位置,便于统一和治理四方,使得这个地方成为“中央之国”,即古代所称的“中国”。

从这些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出,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在四千多年前就是一个政治与文化的核心,而这一历史背景也深刻影响了周朝的政治选择。在商朝末期至周朝初期,周武王深知洛地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选择了这里作为周朝的新都。通过这些历史和考古的证据,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根源,这种文明在传承中延续至今,与西方文明的血统观念有着根本的不同。

总结来说,周朝的定都过程及洛阳的文化底蕴,通过考古发现给出了全新的解答。周武王为何选择洛地建立都城,而洛地又为何被称为“中国”,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选择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华文明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见解编写,文中已标明出处及相关截图,敬请知悉。 你是不是一直认...
原创 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韩国作为邻国,亦难以例外。中国的国旗——五星红...
原创 “... 朋友们肯定不陌生“民族英雄”这一词。回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国家危机时刻,总会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挺身...
原创 李... 当然可以!我帮你将这篇文章每段进行改写,保留原意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同时控制字数变化不大。 --- ...
原创 诺... 奥斯曼帝国的衰退 如今,诺盖人主要生活在北高加索的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车臣及卡拉恰伊-切尔...
原创 黑... 在全球四大人种的分类体系中,白种人无疑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种族,所占领土面积也最大。在世界历史的进程当中...
档案文献中“江浙财团”的真实面... 《文汇报》第七版读书 2025.5.20(星期二) 书人茶话 档案文献中“江浙财团”的真实面相 ...
原创 越... 在勾践卧薪尝胆多年后,越国终于击败了吴国,成功分割了吴国的领土。此后,越国正式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风...
原创 希... 1939年3月15日,德军毫无掩饰地向捷克斯洛伐克发动了侵略战争。在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
原创 他... 2000年9月,新疆某军区发生了一起极为严重的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军用车辆和民房遭到了严重损毁...
原创 黄... 好的,我会按照您的要求,保持文章原意和大致字数,对每段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 --- 如果您...
傅国涌:1933年的中国 1933年的中国内忧外患,国难当头,这年元旦,胡愈之在《东方》杂志推出“新年的梦想”,一下子发表了1...
原创 韩... 历史开讲 关于淮阴侯韩信的死,几乎从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鸟尽弓藏,兔死狗...
封建王朝里最牛的皇帝:出身草根... 芒砀山下的夜风裹着陈年酒香,三十五岁的刘邦醉卧在草垛间,额前的碎发被露水打湿,恍惚间映出他眼底蛰伏的...
原创 解... 中国曾经历过一段非常艰难的解放时期,那段日子里,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困苦的摧残。不过,有一个身份却常...
原创 郝... 当然,下面是对你提供的文章内容进行改写,保持每段语义一致,同时适当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且总体字数变化...
原创 西... 所谓“历史”,其本质首先在于“历”,也就是历法,即时间的测量方式。一旦历史时间发生混乱,便会产生像“...
原创 非... 改写后的文章 文| 星揽史说 编辑| 星揽史说 法国是殖民时期在非洲占地面积最大、殖民时间最...
王安石和司马光:谁才是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的崩塌,常被归咎于金兵铁蹄。然则翻检史册,一个令人痛心的真相浮现:当朝堂之上容不下理性讨论,...
原创 3... 朱能的英勇与悲剧命运 病重与朱棣的痛惜 1406年,年仅37岁的朱能因病重接近死亡,消息传至北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