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波第8604部队”名册国内首次整册出现
迪丽瓦拉
2025-09-20 11:03:59
0

新华社广州7月7日电(记者邓瑞璇)广东省档案馆7日举行“抗战档案史料捐赠仪式”,接受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的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波第8604部队”名册的彩色扫描件。这也是该部队名册首次在国内整册出现。

广东省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份《留守名簿》的日文档案编纂于1945年2月1日,二战后曾被日本秘藏多年,直至2019年其存在才被世人知晓。日本迫于各方压力,在今年5月14日公布该档案。

《留守名簿》主要记录了编纂时“波第8604部队”仍在籍的860名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役种、兵种、职务、前属部队番号及编入日期、编入该部队日期、入伍年份、任现职年份、户籍地、家庭住址、留守家人姓名等信息。

华南理工大学退休教授、研究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的资深专家谭元亨介绍,二十世纪30年代末,日军组建了设在广州的“波第8604部队”,名为“华南防疫给水部”,表面上从事防疫和向士兵提供净水的工作,实际上却干着细菌战和人体活体实验的罪恶勾当,屠杀了大量粤港难民。但细菌战部队属于日军秘密部队,且日军在战败时将大量资料销毁,因此有关“华南防疫给水部”的原始史料尤为稀少。

“名簿与华南地区留存的日军细菌战历史遗址、遗迹形成了有力呼应,以日方档案文件的形式印证了此前‘波第8604部队’老兵证词和幸存受害者口述史料的真实性。”谭元亨说。

“这份档案可以说是我们打开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历史研究的一把重要钥匙。”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佩军说,接下来不但可以通过名册厘清其人员构成、机构设置和编制规模等基本史实,也可以具体研究名簿上人员战后的去向、梳理日军细菌战体系等,对揭示日军罪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希望这些资料今后用于广东省档案馆的展览和历史研究。我想通过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实现‘日中友好、日中不再战’的目标。”在捐赠仪式上,松野诚也通过视频致辞说。(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如果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谁可以在生儿子这件事上自豪吹牛,西汉的霍仲儒绝对是有资格的。虽然他只有两个儿子,...
赵崇云分享:《金字塔之巅:古埃...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 法老的国度13 上海博物馆特展系列 赵崇云分享 2024年7月17日,上...
原创 岳... 谈起民族英雄,岳飞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提到他,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刻骨铭心的诗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
原创 八... 人活着需要一个家,死后则需要一个墓地。每个人最终都会归于尘土,而一座简单的墓碑,便代表着一个人的存在...
原创 上...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早在民国时期便成为了国民党政府的心脏。1949年5月27日,陈毅和粟裕领...
原创 日... 编辑:小洛 文:史言有志 日本创办间谍学校,却意外培养出传奇红色间谍! 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所...
原创 寒... 提到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总会被其中那几句充满感慨的词句吸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原创 清...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一 在世界各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最为清晰明了。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历代...
汪涛:如何对西方伪史论一剑封喉... 现在,有很多长期鼓吹“西方伪史论”的自媒体账号被封禁,但还是有诸如何新、黄河清等“西方伪史论”的主要...
原创 一... 平山团:太行山上的铁血子弟 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红军主力...
深圳地铁效率密码:竟藏在这款三... 每当早晚高峰的深圳地铁1号线呼啸而过,总能引发人们对城市效率的惊叹。这条自1998年便贯穿城市东西的...
原创 李... 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唐诗不仅没...
元朝明朝亡后有北元、南明,清朝... 辽朝灭亡后还有西辽,北宋灭亡有南宋,元朝灭亡还有北元,明朝灭亡还有南明,清朝灭亡后,也差点有一个“西...
原创 春... 在遥远的东周时期,华夏大地被分割成众多诸侯国,各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波谲云诡。在这乱世之中,鲁国的第...
抗战胜利80周年追忆隐蔽战线“... 适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位隐匿于历史深处的抗日英烈事迹再次震撼...
云贵会馆为何“看上去没有修完” 修缮后的云贵会馆。 在河北区五马路那片错落有致的居民区中,一栋历经百年风雨的清代建筑群——云贵会馆,...
原创 西... 1936年秋季,红军的三大主力军队在长征的伟大旅程中终于汇聚,标志着长征的圆满结束。随着长征的告一段...
原创 韦... 在天京之变之后,石达开决定离开,而洪秀全则深感痛心,彻底反思后发誓再也不封王。然而,在为了报答功臣的...
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的“脂肪工厂... 新华社洛杉矶7月7日电 美国《科学进展》杂志近日刊发一项新研究说,研究人员在现今德国境内发现尼安德特...
黄旗山、东正路......东莞... 保护地名文化,赓续地名文脉。为加强东莞历史地名文化传承保护,7月8日,东莞市民政局发布了《东莞市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