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过去了,我们想为他翻案!
“翻案?翻个屁!”
十几年前,四川成都安仁镇的街头异常热闹。各式各样的外地车辆停满了街头,从车上下来的人群有老有少,年龄跨度非常大,甚至连九十多岁的老人也在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怀中的婴儿。这些人并非为了其他事,而是为了祭奠一个名字——刘文彩。
这场祭祀活动,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祭祀的规模空前,宗祠内聚集了上百人,仅宴席就摆了十几桌,气氛非常宏大。然而,这场祭祀的“热度”并不完全来自它的宏大规模,而是因为祭祀的对象——刘文彩,这个人物本身。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民间常有“乱世出恶霸”的说法,而在解放前的几十年里,这句话几乎成了现实的写照。周扒皮、黄世仁等人便是这一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恶霸”形象,而刘文彩,也毫不例外,被称为与他们齐名的“四大土匪恶霸”之一。与其他几位恶霸相比,刘文彩的发迹过程有些模糊,但依旧充满了戏剧性。他成为地方上有权有势的地主,归根结底,靠的就是他的弟弟——刘文辉。
刘文彩的崛起
1921年,刘文彩的弟弟刘文辉被任命为川军旅长,驻扎在宜宾一带。借着这个机会,刘文彩也顺势进入了政界,先后担任了宜宾烟酒局、船捐局局长及清乡中将司令等职务。烟酒、船捐,一直以来都是暴利行业,刘文彩通过担任这些职务,不仅有了大量的财权,而且开始大肆敛财。他将“船捐”这一名目扩大,税收项目层出不穷,包括连厕所、耕地的锄头也都被列入了税收范围,几乎无人能幸免。
掌握了兵权后,刘文彩开始像其他土匪恶霸一样,强迫百姓种植罂粟。如果不服从,就收取沉重的税赋,让民众几乎无法维持生计。而一旦开始种植罂粟,刘文彩还通过苛刻的苗税和烟土税等层层加码,使得民众的生活更加困苦。
刘文彩的残暴统治
1927年,四川民众因忍无可忍,爆发了反烟税起义,成立了农民协会,徐经邦成为该协会的负责人。起初,农民协会选择了和平谈判,但刘文彩不仅拒绝了谈判,还在事后派兵枪杀了徐经邦。自此,刘文彩的暴虐行为愈加严重,他多次指使军队镇压四川地区的共产党党员。
1928年,刘文彩直接发动了一场血腥屠杀,杀害了包括党员、农会会员在内的七十多人。1929年,他又出动军队镇压工农革命军,屠杀了无数革命志士。而到了1931年,四川省委的特派员苟良歌来到刘文彩统治的区域巡视,不幸被刘文彩的间谍发现,并最终在刘文彩的指示下被枪杀。
刘文彩以独裁的姿态掌控了宜宾及周边地区,他的权势不断膨胀,对民众的压迫无所不用其极。通过对土地和财富的搜刮,他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甚至变得不可一世。
刘文彩的财富与野心
财富让刘文彩的野心变得愈发膨胀。1931年,他与当地另一位恶霸刘湘爆发了冲突。虽然最终刘文彩败退,但在临走时,他利用“收缴军费”的名义,搜刮了宜宾地区二十多万两白银,并且带走了大量的财富和财物,装满了四千多个木箱,乘二十艘木船驶往大邑。
之后,刘文彩回到了家乡安仁,利用空白地契霸占了七个县的上万亩良田。这些土地被他出租给农民,让他成为了当地的地主。在租田过程中,他巧妙地利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加重农民的负担,要求农民补偿因通货膨胀而造成的粮食价值下降。收租时,他还通过“粮斗”来盘剥农民。
更令人愤慨的是,刘文彩的压迫并不限于经济层面。他不仅频繁侵犯当地女青年的身体,而且还对家庭雇工进行残暴的虐待。他还养了一大群打手,专门用来镇压乡里反抗的民众。即便是亲戚稍有不满,他也会派人暗中加害。
刘文彩的最终结局
1941年,刘文彩不满足于现有的权力,组建了“袍哥组织工艺协进社”,联合周边的恶霸地主和土匪头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成为地方上的又一祸害。
相比于哥哥刘文彩的残暴,刘文辉虽然没有过多干涉哥哥的行为,但他长时间在军队服役,始终未曾对百姓做出恶行。1941年,刘文辉接触到共产党,在华岗结识了一些进步人士,并萌生了投靠共产党的念头。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他逐渐倒向了我军,并最终加入了革命的行列。
然而,刘文彩依然执迷不悟,在解放战争初期继续为非作歹,屠杀共产党人,剥削民众。直到1949年,他因病去世,享年49岁。或许是作恶多端,刘文彩最终也未能逃脱天谴。
刘文彩后代的“翻案”尝试
时至今日,刘文彩去世多年,然而,依然有一部分人试图为他“翻案”。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的孙子刘小飞。为了洗白刘文彩,他走访各地,采访当年租种刘文彩土地的佃户,并试图通过刘文彩所建学校为核心,编织出一套关于“刘文彩并非恶霸”的叙述。
然而,正如当年刘文彩后人祭祀他的反响一样,这一番“翻案”并未获得民众的认同。对于恶行累累的人物,任何努力的美化都显得毫无意义。毕竟,恶人的行为不是一场祭祀或某些洗白行为能够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