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溥仪晚年坦言:张作霖在天津向我磕头,他是给过我最大幻想的人
迪丽瓦拉
2025-09-21 06:31:51
0

1924年,东北王张作霖和末代皇帝溥仪曾在一次颇为戏剧化的会面中相遇。那时,张作霖手握重兵,势力庞大,几乎统治了整个东北;而溥仪,曾坐拥九五之尊的宝座,如今却是失去帝位的亡国皇帝。两位身世迥异、身份悬殊的人物,注定在历史的舞台上产生一场不同寻常的邂逅。

会面时,粗犷的军阀张作霖,看到昔日的皇帝溥仪,顿时情绪激动,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波动。就在溥仪尚未反应过来时,张作霖已跨前几步,跪倒在溥仪面前,狠狠地磕了个响头,声音哽咽地说道:“皇上万福。”这一举动让溥仪愣住了,心中五味杂陈。

溥仪晚年时,回忆起自己曲折的一生,他提到,自己虽然清楚复国的希望微乎其微,但始终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尽管他知道复国之路几乎无望,但在那一刻——即张作霖在天津庭院中的大礼跪拜时,他曾真切地感受到复国的曙光。他那一瞬间仿佛看到了复国的希望,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溥仪的一生充满波澜,堪比小说中的情节。自清朝灭亡后,溥仪被迫退位,沦为困守宫中和四处流亡的失落王朝之主。尽管如此,他依然心系恢复满清政权。经过数次妥协与挫败,他依靠外力扶持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他仅仅只是一个傀儡,虽拥有帝位,却失去了真正的权力。最终,溥仪再次被迫退位,并流亡至异国他乡,直至最后归国受审,经过教育与改造后,回归平凡的百姓生活,享尽晚年。

溥仪为复国的奋斗,虽然表现出坚韧不拔的努力,但他也意识到,自己始终是在逆时代潮流而行,正如一根浮萍,难以安稳生根。大多数人并未真正期盼满清复兴,而是将他当作可以被利用的工具。特别是在他历经流亡与艰难的岁月后,溥仪逐渐认清了这一点,明白自己并非受人真心拥戴。

复国的希望,溥仪知道,必须要依赖有军权的人物支持。于是,他开始四处联系与他有共同目标的军阀,甚至不惜与心怀恶意的外族势力结盟。溥仪最终决定,借助日本的力量谋求复国,在天津的日本租界中,他与一些日本军国主义者暗中勾结,试图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恢复满清。然而,溥仪并未完全依赖日本,他仍与国内的军阀保持联系,希望找到一个可以联合的力量,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复国军队。

其中,东北的张作霖,是溥仪心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张作霖从土匪崛起,凭借着自身的军事才能与强大实力,逐渐控制了东北。溥仪深知张作霖的重要性,而张作霖对日本的侵略野心则始终抱有警惕。由于种种原因,溥仪决定亲自走出日本租界,赴天津与张作霖见面。在这次见面中,溥仪表现出了一定的谦卑,甚至将自己置于张作霖之下,表露出对张作霖力量的渴望。

然而,这场会面却出人意料地给了溥仪一个巨大惊喜。张作霖跪拜在溥仪面前的举动,表明了他对满清朝廷以及溥仪本人的敬重与忠诚。这一举动使得曾因失落而沉寂的溥仪,再次燃起了复国的希望。张作霖的礼节性参拜,让溥仪及其支持者们充满了激情与信心,几乎让他们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张作霖身上,甚至有一瞬间,他们想要抛弃其他的盟友,只依赖张作霖。

当时的北洋政府,经历了袁世凯去世后的四分五裂,军阀混战逐渐升级。各地的军阀都渴望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都曾试图与溥仪进行接触。然而,为什么溥仪会对张作霖的示好如此激动呢?

溥仪之所以对张作霖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主要有三个原因:

1. 张作霖曾是溥仪心目中的得力臣子,拥有一股强大的地方力量;

2. 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当时是中国军阀中最具实力的势力之一;

3. 张作霖所掌控的东北地区,是满清的发源地,具有象征性的历史意义。

在溥仪心中,张作霖的势力无疑是最合适的复国力量,他所给予的尊敬和大礼让溥仪充满了信心,仿佛复国的梦想就在眼前。溥仪很清楚,自己当年登基时的满清天下已经不复存在,内外环境的变化让复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他依然抱有一线希望,那就是通过张作霖的支持,让满清朝廷重现。

张作霖的崛起与溥仪对他的依赖,源自张作霖在东北的成就与忠诚。张作霖不仅在战争中屡屡取得胜利,还表现出了对溥仪的忠诚,在满清灭亡后,曾表示过要“勤王救驾”。这种忠诚,使得溥仪感到,自己与张作霖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联姻,更是一种历史的延续。

然而,张作霖的忠诚并不意味着他真正希望恢复满清。事实上,张作霖的实际目的是巩固自己在东北的统治,通过与溥仪的接触来拉拢一些残余的满清力量,但他并未真正有意恢复满清的统治。当溥仪感激不已地扶起张作霖时,张作霖却用一句话让溥仪陷入了尴尬之中——他质问溥仪为何躲在日本租界,是不是对他不信任。溥仪知道,张作霖并非全心全意支持复国,而是将溥仪视为工具,帮助自己巩固权力。溥仪对此只能避而不答,转移话题。

这次会面虽然没有达成实质性的合作,但却给溥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溥仪还特意为张作霖送上吊唁的礼物,以示尊重。然而,在日本侵略加剧的背景下,张作霖最终死于皇姑屯事件,溥仪的复国梦想也随之破灭。随着张作霖的死,溥仪的复国之路也彻底断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解... 众所周知,关羽在历史上以其卓越的武艺和赫赫的声名著称。然而,尽管他在战场上叱诧风云,关羽一生中仍然对...
原创 成... 成吉思汗最初并没有计划进行西征,他原本只是希望通过与西方各国开展贸易,获得异国的商品。为了实现这一目...
原创 六... 六十年代日本的广告,自然是大打美人牌。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随着...
原创 杨... 说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像驰骋疆场的成吉思汗、开创盛世的唐太宗、以及征服广袤土地的元朝忽必烈,大家都耳...
原创 三... 三国时期,哪个地名最为出名其实很难一概而论。从黄巾之乱爆发到三国归晋的这段百余年的历史,战火的焦点随...
原创 民... 东南五省联军,也被称为东南军,是民国时期,由直系军阀孙传芳领导的地方部队。由于这支军队主要由浙江、福...
原创 不... 从小时候老冯看的经典电视剧《还珠格格》,到后来一些广为人知的剧集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如今的《如懿传...
原创 明... 头条创作挑战赛“土木之变”标志着盛明转向中明的关键转折,同时也是明朝军事战略由主动出击转为依托九边防...
原创 1... 前言:光绪四年六月(1878年),清朝钦差大臣完颜崇厚奉旨前往沙俄,任务是就新疆伊犁被侵占问题展开交...
原创 你...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问题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但仍然有些谜团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带给我们一种尚未...
原创 盘... 中华历史悠久长达五千年,几乎每个朝代都曾出现一批杰出的军事将领。然而,在那些擅长大兵团作战的将领中,...
原创 刘... 《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记载了建安十九年刘备自任益州牧后,诸葛亮被任命为助手(股肱),法正担任谋...
原创 后... “神话故事的背后,往往掉落着许多历史的碎片。”这些古老的神话故事不仅充满梦幻色彩,它们也是古代劳动人...
原创 美... 在全球民族的更迭和消亡中,武力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美国对待印第安人的做法便是如此,这个号称“...
原创 1... 14年前,来自中国宁波的女孩拉姆,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心,踏上了前往非洲支教的征途。这段旅程不仅改变了...
他一娶黄宗英,二娶上官云珠,三... 1916 年,程述尧生于山东济南的望族,祖父为前清举人,父亲任职津浦铁路,家中在济南府的宅院占去半条...
原创 从... 在头条创作挑战赛封控的四十多天里,我没事就翻阅史书,偶然在《汉书·武五子传》中看到一句话:“巫蛊之祸...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点,天皇发布的《终战诏书》通过日本广播电台向全国传播,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六棱梅瓶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六棱梅瓶:瓷艺巅峰的文化瑰宝 在元代青花瓷器的璀璨谱系中,鬼谷子下山题材的器物因其深...
原创 汉... 汉中之战,标志着刘备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斗后,与曹操的一场巅峰对决。这场战斗的规模极其宏大,刘备动用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