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8日,第二野战军第15军第43师在云南昭通展开了一次决定性的战斗。仅用了两个多小时,部队就成功消灭了一个大规模的土匪集团,首领当场被击毙。解放军战士们很快认出了这个匪首,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龙三”。当43师师长张显扬亲眼看到龙三的尸体时,他感到一丝不安,随即询问部下为何没有留下活口。此时,云南早已解放,为何在这种情况下击毙匪首会让我方高层产生担忧呢?这背后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复杂原因。
龙三的身份相当特殊,他竟然是云南军阀龙云的亲生儿子,原名龙绳曾,排行龙家第三,因此江湖上称他为“龙三”。龙云曾经在云南统治近二十年,是滇系军阀的领袖。虽然在解放战争前,他被国民政府中的老蒋和杜聿明等人用计架空并软禁,但龙云在云南省内依然享有极高的威望。1949年,龙云与卢汉等滇系将领宣布起义,作为前国民党的一名一级上将,龙云亲自前往北京,在新中国政府任职。然而,当得知自己儿子被击毙的消息时,龙云正在北京,他愤怒地找到了主席,要求给一个“说法”。
张显扬师长显然料到了这一点,因此深感局势的复杂与棘手。所幸,陈赓将军当时担任云南军区司令员,他安慰张显扬说:“我们军队是在保卫政权、保护人民,击毙匪首是为民除害,功德无量。龙云将军历来爱国,必定能够理解我们的立场。”听了上级的解释,张师长心头的疑虑稍微得到了缓解。并非我军高层对龙家在云南的影响心存畏惧,而是要充分考虑到龙云作为起义将领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尽管龙绳曾是龙云的儿子,但从小便与父亲疏远。龙云长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事务繁忙,对儿子的教育和管理相对松懈。由于龙三性格顽劣、叛逆不羁,龙云希望他能进入军校,接受严格的军事纪律,以期改变他的行为。然而,龙三显然让父亲失望透顶。
在云南讲武堂学习期间,龙三几乎没有心思用功,整日沉迷于戏曲和歌舞,甚至与歌女舞女纠缠不清,烟瘾也越来越重。尽管教官们多次劝他改过自新,龙三不仅不听,还动手殴打了教官。由于他是龙云的儿子,教官们不敢反抗,直到其中一名教官被打成重伤。龙云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将龙三关进了禁闭室。然而,龙三依然毫不悔改,禁闭期满后依旧我行我素,行为更加放纵。
全面抗战爆发后,龙云开始派遣滇军前往前线抗日,他将龙三安排到后备部队,并任命其为团附,要求他与部队一起前往卢汉的第60军汇合。可龙三从云南出发后,每到一地便流连于戏院,不思进取,延误了大量时间。团长不敢阻拦,而龙三依旧不以赴前线为己任,直到部队到达卢汉驻地时,已经晚了十五天。龙三因怕战斗而找借口返回昆明,并没有参与与日军的交战。
1945年,卢汉将军失去了蒋中正的支持,兵权被剥夺,龙三的生活却未受影响。1946年,龙三在上海游玩时与孔祥熙之女孔令伟发生争执,竟在公园里拔枪开战,打伤了多名无辜市民,震惊一时。由于双方都有显赫的家世,他们并未受到严厉追责,龙三从此更加放纵自己,甚至与被软禁的父亲关系日益疏远,最终被蒋中正控制和利用。
解放战争后期,龙三受蒋中正指派,在云南组织流寇土匪,并被封为“司令”。他鼓动地方民众与二野部队对抗,利用龙家的影响力和手中掌握的丰厚经费,迅速招募了数千名散兵游勇,意图长期与我军作对。然而,此时龙云已经起义,并前往北京任职。陈赓等我军领导人顾全大局,多次尝试与龙三接触,并提出给予其昭通警备副司令一职,以保留部分部队并确保生活待遇。表面上,龙三似乎愿意接受和平解决,但背地里他却架设了电台,与台湾保持联络,并暗中策划大规模暴动,试图恢复龙家昔日对云南的统治。
在他即将发动暴动之时,龙三还多次组织暗杀行动,目标直指我军云南地区的多位高级将领。二野的指挥官们对龙三的行为了如指掌,警告无效后,最终决定在龙三带领部队暴动的当天将其击毙,同时剿灭了反动的武装力量,歼灭了上千名敌军。
龙云得知儿子死讯后,心情极度激动,身处北京的他立即找到了主席。主席回复他:“还是您亲自回一趟云南,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看看如何处理。”龙云便亲自来到了昭通,二野的干部们将龙三所犯的罪行逐一交给龙云查阅。看到这些确凿的证据后,龙云终于不再纠缠此事。他深深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此子实在太坏,还是你们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