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那么强大,为什么没有更广阔的疆土,是其他地方不香么?
迪丽瓦拉
2024-11-10 00:30:05
0

原标题:中国古代那么强大,为什么没有更广阔的疆土,是其他地方不香么?

纵观我国各王朝疆域地图,北部边境基本都维持在长城一线。即使强如汉唐,也仅是在特定的强大时期才维护更广阔的疆域,等国力衰微,基本也是在长城一线。这背后好似有股神奇的力量,一只无形的手在支配着。

一、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居。

长城以外多是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干旱少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尤其是在古代没有机械、化肥和高科技的农业技术条件下,根本无法种植农作物的或者产量极低。所以,传统农耕的手段无法经营此地,中原王朝最多将其视为“鸡肋”。

长城以外是典型的大陆气候,冬天极为寒冷,古时候没有棉衣(宋元时期棉花得到一定的传播,直至明朝才大面积推广),如何越冬,尤其是对中原或南方人来讲,这是一个重大考验。况且,过去比现在还要冷,没有较好的越冬衣物是很难熬过冬的。

二、不管怎么算都是入不敷出,经济上不合算。

要想实现对该地的占领,一是派兵征战,消灭或驱逐原来的游牧民族;二就是得派兵驻守该地,不然你前脚打跑这支,他或者其他民族后脚就跟了过来;三是赋税会加深和激化矛盾,时常引来反抗,朝廷用兵平叛又得花费很大一笔银子;四是实施政治统治,一般对少数民族的封赏是少不了的,为了显示上国的丰饶和大度,赏赐肯定不能寒酸了,不然上国很没面子。

少数民族为了利益,反复无常是常态,因为投奔你还是过苦日子,那为何还要尊你为老大。

所以,不管是打仗、驻军还是政治统治,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要的是,该地不适合农耕,所有的开支全需从中原或江南运送,并且运送途中又需要消耗很大一部分。王朝的皇帝算来算去,这笔买卖不划算,还是利用长城来防御更经济一些。(详见《算笔经济账,中原王朝为何对长城以外的土地不感兴趣》)

三、受限于科技的发展,疆域也基本到了极限。

今天我们有着及其便捷的交通工具,一日千里、万里都不在话下,可在古代,人们出行基本是步行,有钱人家也就仅能骑马或者马车。任何不利的自然地形地貌,都对人们出行有着极大的影响,一座山、一条河都能将人们阻隔开来。

大家看古装剧中,不乏有书生千里进京赶考的的桥段。一般来说,那个时候能够供养一名书生免于劳作,而一门心思读书的家庭,其生活条件是优于普通家庭的,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多是步行。一路翻山越岭,不时还会有野兽、强盗出没,根本没有我们“坐上火车去拉萨”的轻松和浪漫。

国家传递信息,千百年来也只能依靠驿站,快马传递。影视作品中对此也多有描述:只见远处一路扬尘,口中喊道600里加急,眨眼间,一匹快马翩然而至,驿卒翻身下马,取出包裹,………好像速度很快一样,要说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快的了,但其实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在临潼华清池,两地相隔约三千里,6日内玄宗就得到这一音讯,可见传递速度每天达近五百里。如此紧急军情,应该已是当时速度的极限了。

另外,台湾作家柏杨在《中国国人史纲》中有个配速图,大家可以了解下,在一个辽阔的疆域里实现信息传递是很难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此的原因。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鉴于落后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帝国的疆域也达到了极限。

四、人口总量不高,内在需求不强烈。

由于过去医疗条件差,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寿命普遍比较短,人口呈高生育、高死亡、低增长的特点,人口总量一直不高。

再加上,农作物的产量也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宋朝以前,人口规模最多也就维持在6-8千万的级别,直到高产作物的引进才使我国人口有了数量级的提升。尤其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它们对自然条件要求没有那么严苛,这些作物广泛种植后,明清时人口才了极大的突破。

在没有新的技术出现下,小农精耕的经济构架下人口极限是无法突破的。

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劳动力数量反过来也限制了耕地面积。在人口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没那么强烈,长城以内的土地就能够满足需求,谁会惦记长城以外的不毛之地。包括对江南的开发,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并且更多的还是战争选择的结果。

后来出现的“闯关东”“走西口”,也是社会人口增长后,内地人均资源紧张,人们才不得不远走他乡讨生活。

最后

今天,我们有时会指责祖宗目光短浅,抱怨他们为什么没有占领更大的疆域。其实这是有些苛责了,更多的是,有点像子女怪父母不努力,自己当不了富二代的心理。

在那个时候,除了国力起主导作用外,另外就是认知水平没那么高,依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长城以外的地域确实没有多大意义。南海问题也是近些年才开始变热的,在早些时候南海争端就没有那么激烈,只是发现了大量油气储量后,各国才认识到了其潜在价值。包括民国初年有人主张中华民国领土只有所谓“汉地十八省”,铁血十八星旗即为例证。

在没有生存压力的条件下,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包括今天,谁也不会相信美国四处挑起战争,只是为了所谓的民主?

世界上了任何一个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均是在大江大河旁,且温度适宜的地方。我们的祖先也为我们选择并守住了利于生存的地理位置,因为占领的地方足够好,其他的地方就失去了吸引力。

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先,占据并守护住了这块适合生存的土地,才让我们无立足之虞。今天,也让我们携手,共同为子孙守护好脚下这片的土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相信大家对于这句话形容的主角都不陌生,吕布三国演义中记载的,怀有大志,胸有良谋...
原创 赵... 却说玄德与关、张、赵云等,引兵欲袭许都。行近穰山地面,正遇曹兵杀来,玄德便于穰山下寨,列阵静候曹军。...
原创 隋... 公元621年秋这天黄昏,在去四川蜀州的官道上,走来一队唐兵,他们押着大郑皇帝王世充全家在半道上正走着...
原创 脏... 喜欢看历史故事的人都知道四个字—— 脏唐乱宋 ,乱宋很容易理解,宋朝 孱弱的军事实力导致自己经常被游...
原创 龙...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位实现一统天下的皇帝,尽管数千年以来他的古墓位置早已确定,可我国还是没有进行挖掘,作...
原创 三... 小编奕天读历史非常喜欢三国,但是再三查找《三国志》和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也只看到前一句,“伏龙、...
原创 蜀... 蜀汉灭亡后,张飞的次子张绍被封侯,享荣华富贵,而关羽的后人则遭灭门之祸。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张后人...
原创 诸... 电影《手机》中有句经典台词“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其实不管哪一个时代,只要是想要做一...
原创 别... 美国在针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上自来都有一手,面对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国家,美国从来都是二话不说的直接武力镇压...
原创 衣... 在我们所熟知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历史学家往往会把一个朝代的两个时期分别以“东或西”来划分,譬如我们熟知...
原创 诸... 诸葛亮病重五丈原时,有一牛人能救他的命,可惜两人错失了 说到三国就一定会想到诸葛亮这位神奇的人物吧!...
原创 王... 9月30日,王楚然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惊艳释出一组古风美图,瞬间吸睛无数。 照片中,她身着华丽战国袍,...
讲好长城故事 凝聚团结力量 本报记者 宋朝军 “嘉峪关始建于明朝,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来来往往的人们从这...
原创 曹...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中,曹操将关羽围困在土山之后,为降服关羽,不惜答应关羽的三个不平等条件,其中第...
原创 水...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微(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完诸葛亮以后,便深藏功与名,仰天大笑而去,留下一段耐人...
原创 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原创 日...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过大批将星。在他们的运筹帷幄下,我们以一个落后农业国的身份最终击败日本,而日...
秦国统一六国,卫国却独留! 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单单留了一个卫国没有处理,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把卫君废掉,卫国世系才彻底断绝...
原创 原... “黑人问题”是美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的一个种族性的问题。欧洲殖民者们来到了美洲大陆,他们以列强的身份踏上...
原创 还... 并不是每一个公主都那么好运,能够嫁给王子,也不是每一个灰姑娘都叫做仙度瑞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面...